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6:10
目的:对强迫症患者及其父母的人格及两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30名符合CCMD-3强迫症以及ICD-10强迫性障碍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30名正常对照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进行测评,对强迫症患者的父母、正常对照父母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进行评定。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编码后输入spss数据库,根据资料的性质应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person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1)强迫症组神经质总分N[(14.97±5.52)vs.(8.77±4.69)]以及精神质总分P[(6.70±2.61)vs.(4.83±2.30)]高于正常对照组(Ps<0.01),内-外向总分E低于正常对照对照组[(11.23±4.87)vs.(14.20±3.55),P<0.01]。(2)强迫症患者父母的神经质总分N[(12.23±4.43)vs.(8.81±4.00)]高于对照父母组(P<...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正文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在儿童强迫症的发展和持续中的作用[J]. 谭洁清,易春丽.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3)
[2]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家庭因素的研究[J]. 陈旭先,林力.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8(02)
[3]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J].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07(11)
[4]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及其家庭因素研究[J]. 曾昭祥,刘琳. 四川精神卫生. 2006(04)
[5]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 王国强,张亚林,程灶火,曹玉萍,张宏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2)
[6]强迫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J]. 李斌,杨彦春,段明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2)
[7]强迫症的人格特征研究[J]. 周云飞,张亚林,雷英,胡纪泽,刘妹,张春玲,杨世昌,李鹤展,李龙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5(02)
[8]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J]. 管新丽,马书礼,李曙亮. 中国临床康复. 2004(33)
[9]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J]. 邹政,肖泽萍,张明岛,陈珏,徐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04)
[10]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J]. 王贵山,曾昭祥. 四川精神卫生. 2004(01)
本文编号:3604706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正文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在儿童强迫症的发展和持续中的作用[J]. 谭洁清,易春丽.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03)
[2]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家庭因素的研究[J]. 陈旭先,林力.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08(02)
[3]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特点及其对患者的影响初探[J]. 李启荣,苗国栋,阳琼,余金龙. 中国民康医学. 2007(11)
[4]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及其家庭因素研究[J]. 曾昭祥,刘琳. 四川精神卫生. 2006(04)
[5]首诊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 王国强,张亚林,程灶火,曹玉萍,张宏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02)
[6]强迫症患者人格特征研究[J]. 李斌,杨彦春,段明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12)
[7]强迫症的人格特征研究[J]. 周云飞,张亚林,雷英,胡纪泽,刘妹,张春玲,杨世昌,李鹤展,李龙飞.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5(02)
[8]青少年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J]. 管新丽,马书礼,李曙亮. 中国临床康复. 2004(33)
[9]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J]. 邹政,肖泽萍,张明岛,陈珏,徐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04)
[10]强迫症患者的防御机制、父母教养方式及个性特征的调查分析[J]. 王贵山,曾昭祥. 四川精神卫生. 2004(01)
本文编号:3604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6047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