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抑郁、双相抑郁及抑郁伴双极性特征患者神经认知及神经电生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5 14:46
目的:由于双相抑郁的高误诊率,一部分双相抑郁患者接受着不适当的治疗,即没有以情绪稳定剂作为治疗基础,单纯的应用抗抑郁剂。在这种情况下,双相抑郁患者转相的风险大大增加,与此同时药物治疗也没有起到预防下一次抑郁发作的作用。因此,寻找鉴别双相障碍(Bjpolar disorder,BD)与抑郁障碍(Unipolar disorder,UD)的生物学标志物是十分重要的,目前许多研究者也正在为之努力,遗憾的是,目前尚未发现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来鉴别这两种疾病。本研究通过探索UD、双相抑郁及抑郁伴双极性(Depression with bipolarity,DWB)患者之间神经认知功能和电生理特点的差异,来明确神经认知功能能否成为鉴别BD及UD的生物学标志物,同时也进一步去证实,抑郁伴双极性特征是更靠近BD还是UD。方法:收集符合DSM-5重性抑郁发作标准的患者,年龄在18-45岁,使用HAMD-17、YMRS对其进行评定,要求其HAMD-17>17分并且YMRS<6分,其中符合DSM-5双相I型障碍及双相Ⅱ型障碍诊断的患者分入BD组,然后对符合DSM-5抑郁障碍的患者进行第二次访谈,根据抑郁伴双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1.1 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的概况
1.2 抑郁伴双极性特征
1.3 双相障碍与抑郁障碍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1.4 双相障碍与抑郁障碍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患者组入组标准
2.1.2 健康对照组入组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参与研究人员培训
2.2.2 受试者入组
2.2.3 研究数据采集
2.2.4 研究工具
2.3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
2.4 研究流程图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四组间WCST差异
3.3 四组间CPT差异
3.4 四组间THINC-it差异
3.5 四组间ERP差异
3.6 影响各认知功能指标的相关因素
3.6.1 影响WCST的相关因素
3.6.2 影响CPT的相关因素
3.6.2.1 二位数CPT
3.6.2.2 三位数CPT
3.6.2.3 四位数CPT
第4章 讨论
4.1 BD组、UD组及DWB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4.2 BD组、UD组、DWB组及HC组神经认知功能的比较
4.3 BD组、UD组、DWB组及HC组神经电生理特征的比较
4.4 影响认知指标的相关因素
4.4.1 认知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4.4.2 认知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
4.4.3 认知与焦虑程度的相关性
4.4.4 认知与MDQ分数的相关性
4.5 创新性与不足
4.5.1 创新性
4.5.2 不足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J]. 张颖,李刚,刘丽荣,王若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04)
[2]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 侯正华,蔡昌群,梁可美,康海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01)
[3]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照研究[J]. 谢青莲,李喆,邓伟,王强,李名立,李寅飞,刘祥,郑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05)
[4]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50和P300比较[J]. 任志斌,金卫东,王鹤秋.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05)
[5]首发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比较[J]. 陈大春,陈科,张荣珍,冯薇,高岚,杨甫德,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09)
[6]软双相心境障碍患者听觉P300研究[J]. 甘建光,秦国兴,何国琪,吴景竹. 现代实用医学. 2013(10)
[7]P300与单、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J]. 李嘉,林伟成,曾德夫,邹益辉,吴广兵,薛士健,文启琴,古小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05)
[8]单双相抑郁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比较[J]. 蔡溢,匡卫平,郭田生,鄢林,朱娟娟,谌红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11)
[9]单双相抑郁注意功能的对照研究[J]. 张明,关念红,陈敏华,张晋碚,刘海润.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27)
[10]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在执行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 季春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04)
本文编号:3685974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前言
1.1 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的概况
1.2 抑郁伴双极性特征
1.3 双相障碍与抑郁障碍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1.4 双相障碍与抑郁障碍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患者组入组标准
2.1.2 健康对照组入组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参与研究人员培训
2.2.2 受试者入组
2.2.3 研究数据采集
2.2.4 研究工具
2.3 伦理批准及知情同意
2.4 研究流程图
2.5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四组间WCST差异
3.3 四组间CPT差异
3.4 四组间THINC-it差异
3.5 四组间ERP差异
3.6 影响各认知功能指标的相关因素
3.6.1 影响WCST的相关因素
3.6.2 影响CPT的相关因素
3.6.2.1 二位数CPT
3.6.2.2 三位数CPT
3.6.2.3 四位数CPT
第4章 讨论
4.1 BD组、UD组及DWB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4.2 BD组、UD组、DWB组及HC组神经认知功能的比较
4.3 BD组、UD组、DWB组及HC组神经电生理特征的比较
4.4 影响认知指标的相关因素
4.4.1 认知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4.4.2 认知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
4.4.3 认知与焦虑程度的相关性
4.4.4 认知与MDQ分数的相关性
4.5 创新性与不足
4.5.1 创新性
4.5.2 不足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比较[J]. 张颖,李刚,刘丽荣,王若梅.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04)
[2]首次发病的抑郁障碍患者视觉诱发电位P300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性研究[J]. 侯正华,蔡昌群,梁可美,康海燕.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01)
[3]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与单相抑郁症患者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对照研究[J]. 谢青莲,李喆,邓伟,王强,李名立,李寅飞,刘祥,郑重.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05)
[4]单相与双相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50和P300比较[J]. 任志斌,金卫东,王鹤秋.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05)
[5]首发精神分裂症与双相障碍及抑郁障碍认知功能比较[J]. 陈大春,陈科,张荣珍,冯薇,高岚,杨甫德,张向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6(09)
[6]软双相心境障碍患者听觉P300研究[J]. 甘建光,秦国兴,何国琪,吴景竹. 现代实用医学. 2013(10)
[7]P300与单、双相抑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J]. 李嘉,林伟成,曾德夫,邹益辉,吴广兵,薛士健,文启琴,古小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05)
[8]单双相抑郁临床特征及认知功能比较[J]. 蔡溢,匡卫平,郭田生,鄢林,朱娟娟,谌红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11)
[9]单双相抑郁注意功能的对照研究[J]. 张明,关念红,陈敏华,张晋碚,刘海润.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27)
[10]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在执行功能障碍研究中的应用[J]. 季春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5(04)
本文编号:3685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6859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