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6 10:04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的特点。 2、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个性、性格特征。 3、研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依照随机整群抽样原则,于2003年4月~2003年6月间对山西省三所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510名本科生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EPQ(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及自编的大学生上网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山西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6.24%。各专业成瘾程度各自百分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成瘾者每周上网时间显著大于非成瘾者(p0.001),而上网历史差异无显著性(p.05),成瘾组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01),在网络的一般使用情况方面,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每月上网费用、经常上网地点、认为上网有无负面影响、父母对其使用网络功能是否了解、上网的目的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在使用的网络功能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5)。 2、EPQ(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结果显示成瘾组P分(精神病性得分)、N分(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0.001),,两组E分(内外向得分)、L分(掩饰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5)。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成瘾组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六个因子分得分显著高于非成瘾组(p0.05~0.001),两组在躯体化、恐怖、偏执三个因子分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每周上网时间、上网有无负面影响、父母对其上网的了解程度、P(精神病性得分)、E(内外向得分)、N(神经质得分)、强迫、抑郁、偏执、恐怖。其中性别、偏执为保护因素。 结论: 1、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者在互联网的使用方面与非网络成瘾者存在差异,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预防 WP=5 网络成瘾的发生。 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具有不良的个性、性格特征。 3、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每周上网时间、上网有无负面影响、父母对其上网的了解程度、P、E、N、强迫、抑郁、偏执、恐怖。
【关键词】:网络成瘾 个性 SCL-90 EPQ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749.99
【目录】:
- 论文9-26
- 前言9-10
- 对象与方法10-11
- 结果11-17
- 讨论17-20
- 结论20-22
- 参考文献22-24
- 附表24-26
- 综述26-32
- 正文26-30
- 参考文献30-32
- 个人简介32-33
- 致谢3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永占;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管束、学校管理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7年
2 付志丹;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唐志红;网络成瘾青少年网络行为特点及心理风险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赵书越;山西省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个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705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