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的基本因素和策略构想
发布时间:2023-08-08 19:29
血管性痴呆是临床第二大常见痴呆类型,以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下降为临床表现,患者生存质量差,治疗护理费用较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血管性痴呆,现代医学无明确推荐治疗用药,且疗效欠佳,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和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在防治血管性痴呆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但目前尚无明确的中医相关诊断标准。临床预测模型符合当前个体化治疗和精准医学的思维模式,在临床及科研工作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因此,建立血管性痴呆中西医结合临床预测模型将会对本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提供帮助。本文从血管性痴呆的基本危险因素及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构想进行阐述,旨在论述和构想一个能够预测血管性痴呆的预测模型及建立条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预防和治疗思路。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概况
2 血管性痴呆临床预测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血管性痴呆临床影响因素的基本分析
3.1 脑卒中
3.2 高血压
3.3 脂质代谢异常
3.4 糖代谢异常
3.5 肥胖症研究
3.6 增龄与性别
3.7 文化水平
3.8 生活方式
3.9 遗传基因
3.1 0 其他因素
4 血管性痴呆诊疗的过去和现状
5 传统医学对VD的认识
6 建立VD中西医结合预测模型的必要性
7 建立VD中西医结合预测模型的新思路和初步设想
7.1 数据的获取及数据库的建立
7.2 筛选预测因子
7.3 模型的建立
7.4 模型的呈现
8 目前建立VD临床预测模型的困难和策略
本文编号:3840349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血管性痴呆的流行病学概况
2 血管性痴呆临床预测模型国内外研究现状
3 血管性痴呆临床影响因素的基本分析
3.1 脑卒中
3.2 高血压
3.3 脂质代谢异常
3.4 糖代谢异常
3.5 肥胖症研究
3.6 增龄与性别
3.7 文化水平
3.8 生活方式
3.9 遗传基因
3.1 0 其他因素
4 血管性痴呆诊疗的过去和现状
5 传统医学对VD的认识
6 建立VD中西医结合预测模型的必要性
7 建立VD中西医结合预测模型的新思路和初步设想
7.1 数据的获取及数据库的建立
7.2 筛选预测因子
7.3 模型的建立
7.4 模型的呈现
8 目前建立VD临床预测模型的困难和策略
本文编号:3840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38403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