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婚姻质量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6 11:18
本文关键词: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婚姻质量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内观认知疗法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婚姻质量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严重精神病性障碍,多起病于青壮年,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由于缺乏对疾病的了解,也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加上传统观念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往往也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而多数家属负性情绪无处排解,心理问题越来越重,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功能。家属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患者,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及社会功能的恢复亦有重要的影响。康复期患者的社会功能相对完好,部分患者有了家庭责任感,对家属的不良生活状态亦会感到自责,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本研究以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配偶共同进行;注重患者的婚姻质量,为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思路。 方法:将天津市安定医院中西医结合科2012年1月至8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其配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患者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经药物治疗达临床有效标准:PANSS,总分≤60;男女不限,年龄22—65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自愿参与研究,征得监护人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既往一个月和估计今后一个月使用的药物种类、剂量不需调整;以配对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研究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分散内观认知疗法:需经历连续4周的内观认知疗法治疗,每天3小时;对照组在原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提供与研究组同样的时间,进行家庭心理治疗;两组被研究者入组和治疗结束时,各进行一次症状自评量表(SCL-90)、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抑郁自评量(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Ⅱ-CV)、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的评定;治疗开始结束三个月后对被研究者再次进行以上量表评定;配偶在相同时间点进行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Ⅱ-CV)、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的评定。 结果:共60例完成研究。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进入结果分析。干预前两组人员一般情况、用药以及各量表评估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①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较治疗先前下降,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量表评分中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思维障碍、激活性和偏执因子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因子分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患者总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12周随访研究组PANSS量表总分、各因子得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量表分、思维障碍、激活性因子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因子分仍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时,研究组患者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及抑郁因子得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CL-90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CL-90量表评分中总分、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恐怖因子、精神病性因子分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及偏执因子评分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患者总分、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焦虑、敌对以及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随访研究组SCL-90量表总分、以及各因子评分仍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SCL-90量表评分中总分、躯体化因子、强迫症状因子、恐怖及精神病性因子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焦虑因子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相对对照组患者的优势仍持续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量表得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及SD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随访研究组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随访对照组患者SAS及SD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仍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及12周随访时SAS及SDS量表得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④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ACES Ⅱ-CV量表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得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亲密度不满意程度、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得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实际适应性得分较治疗前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适应性不满意程度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亲密度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亲密度不满意程度较治疗前上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随访;研究组患者实际亲密度、理想亲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亲密度不满意程度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实际适应性随访时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随访时,对照组患者实际亲密度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实际适应性及理想适应性较治疗前升高;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与治疗后相较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变化;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实际亲密度以及实际适应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亲密度不满意程度以及适应性不满意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随访时,两组差异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研究组患者治疗后GWB量表得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GWB量表得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后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评分仍高于治疗前分数,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评分亦较治疗前分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GWB量表比较:研究组GWB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2周随访时,这一优势仍保持,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⑥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NRICH量表评分中:总分及各个因子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ENRICH量表评分中:角色平等性因子得分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分、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经济安排、子女婚姻因子得分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随访时,研究组患者ENRICH量表总分及其中各因子得分较治疗前仍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信仰一致性因子得分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分、过分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及与亲友关系因子得分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患者在总分、过分理想化、性格相容性、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以及业余活动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周随访时,除上述因子外,夫妻交流、性生活、与亲友关系、角色平等性因子得分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配偶FACES Ⅱ-CV量表中实际亲密度及实际适应性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配偶,在12周随访时,这一优势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配偶在亲密度不满意程度及适应性不满意程度上均低于对照组患者,12周随访时亦是这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研究组患者配偶治疗后GWB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配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12周随访时,研究组患者配偶GWB得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⑨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配偶ENRICH量表中:总分、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性生活及角色平等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患者配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随访时研究组患者配偶在上述因子的优势仍保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过分理想化以及与亲友关系因子得分也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联合内观认知疗法;①可以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②可以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③可以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提升患者婚姻质量;④经过系统内观认知疗法干预,患者配偶的主观幸福感、婚姻质量亦明显提升;有利于患者的系统治疗;⑤在治疗12周的随访发现,经过系统的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在随访时患者及其配偶在治疗后改善的各项症状及指标,仍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家庭心理治疗的对照组;部分因子评分甚至优于治疗后;提示内观疗法的疗效持续性更好;值得推广;可扩大样本量、增加随访时间,以进一步探讨其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长期有效性。
【关键词】:内观认知疗法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婚姻质量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3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5
- ~.略语15-16
- 前言16-18
- 研究现状、成果16-17
- 研究目的、方法17-18
- 对象和方法18-23
- 1. 研究对象18-19
- 1.1 研究总体18
- 1.2 样本与分组方法18-19
- 2. 方法19-23
- 2.1 研究组19-20
- 2.2 对照组20
- 2.3 评估和测量20-21
- 2.4 统计分析21-23
- 研究流程图23-24
- 结果24-49
- 1. 一般资料24
- 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24-26
- 3. 两组患者治疗前婚姻质量比较26-27
- 4. 两组患者配偶治疗前婚姻质量比较27-29
- 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29-34
- 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婚姻质量比较34-40
- 7.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比较40-43
- 8. 两组患者治疗后婚姻质量比较43-45
- 9. 两组患者配偶治疗后婚姻质量比较45-49
- 讨论49-56
- 1. 内观认知疗法能有效减轻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49-50
- 1.1 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49
- 1.2 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49-50
- 2. 内观认知疗法能明显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配偶婚姻质量50-51
- 2.1 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幸福程度及婚姻质量的影响50-51
- 2.2 内观认知疗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配偶幸福程度及婚姻质量的影响51
- 3. 内观认知疗法对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婚姻质量均具有持久的疗效51-52
- 4. 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婚姻质量的心理机制52-54
- 4.1 内观疗法52-53
- 4.2 内观认知疗法53-54
- 4.3 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婚姻质量的心理机制54
- 5. 本次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54-56
- 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1
- 发表文章说明61-62
- 附录62-90
- 综述90-104
- 综述参考文献100-104
- 致谢10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军;胡纪泽;;住院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2 史晓慧;;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及其情感表达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07期
3 杜召云,张丽,陈景清,李功迎,曹中昌;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干预前后家庭支持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年11期
4 詹来英;李荣琴;;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患者心理康复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9年15期
5 赵鹤鸣,徐鹤定,陈三星,王祖承;内观疗法治疗强迫症一例[J];健康心理学;1994年03期
6 陶金花;王红欣;;内观疗法治疗强迫症1例[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7 曲鸿儒;毛富强;陈玉辉;高艳杰;刘霞;徐小童;;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对30名硕士生心理社会功能影响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8 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年02期
9 朱紫青;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治疗与社会治疗[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S1期
10 白影梅,杨宝春,苏惠芬;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干预[J];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525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525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