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发布时间:2017-08-04 07:26

  本文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


  更多相关文章: 养血清脑颗粒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量表


【摘要】:随着医疗医学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在不断增高,我国也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伴随着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脑血管性认知障碍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这种起病隐袭、病程逐步加重及晚期治疗效果差的疾患,我们在做到加强宣传教育以及早发现病情的同时,更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手段去阻断或延缓病情的发展。 研究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改善情况。材料和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11月在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大连中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解放军二零八医院、吉林省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研究院及吉林市中心医院共九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VCI患者421例。所有受试者均是符合筛查条件并在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入组。然后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入组第1天开始口服养血清脑颗粒,并在服药期间进行电话监督患者服药情况。持续服药3个月后,复查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评,以及询问并记录不良事件。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或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参数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规定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受试者服药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19.70±1.51和20.53±1.86,前后对比显示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服药前后MoCA评分分别为19.43±3.60,和20.46±3.77,前后对比显示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服药前后ADL评分分别为27.86±4.11和26.89±3.89,前后对比显示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对各个量表分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认知功能当中,记忆力、注意力和命名能力在用药前后对比显示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日常生活能力中,洗澡、上厕所、购物、轻家务及重家务等五方面能力改善,尤其是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明显。 用药三个月后,血常规、凝血常规、尿常规未见明显改变;肝功能有9例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无临床意义,停药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肾功能中有7例受试者尿素氮轻度升高,无临床意义,停药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11例非糖尿病患者用药后出现空腹血糖轻度升高,停药2周后复查恢复正常。研究中有5例受试者在初次服药时出现恶心,2例伴有呕吐1次,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后受试者未使用药物及其他特殊治疗,自诉经过休息后上述症状消失。 研究结论: 1、服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3个月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明显改善; 2、在认知功能当中,记忆力、注意力和命名能力在用药前后改善明显; 3、在日常生活能力中,洗澡、上厕所、购物、轻家务及重家务等五方面能力改善,尤其是完成家务的能力提高明显; 4、长期服用养血清脑颗粒安全性高,无明显不适感。
【关键词】:养血清脑颗粒 血管性认知障碍 神经心理学量表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13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英文缩略词11-12
  • 第1章 引言12-13
  • 第2章 综述13-25
  • 2.1 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14-15
  • 2.2 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15-17
  • 2.2.1 人口学及遗传等因素15-16
  • 2.2.2 血管性危险因素16-17
  • 2.3 神经病理学17
  • 2.4 MCI 的诊断标准17-18
  • 2.5 MCI 的诊断方法18-23
  • 2.5.1 神经心理学测查18-20
  • 2.5.2 神经影像学检查20-22
  • 2.5.3 其它相关检查22-23
  • 2.6 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23-25
  • 2.6.1 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策略23
  • 2.6.2 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23-25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5-27
  • 3.1 病例资料收集25-26
  • 3.1.1 病例来源25
  • 3.1.2 入选标准25
  • 3.1.3 排除标准25-26
  • 3.2 研究方法26
  • 3.3 认知功能的评定26
  • 3.4 统计学处理方法26-27
  • 第4章 结果27-35
  • 4.1 患者一般资料27
  • 4.2 量表评分结果27-34
  • 4.2.1 NIHSS 量表评分27-28
  • 4.2.2 CDR 量表评分28-29
  • 4.2.3 MMSE 量表评分29-30
  • 4.2.4 MoCA 量表评分30-31
  • 4.2.5 ADL 量表评分31-33
  • 4.2.6 ADAS-Cog 认知量表评分33-34
  • 4.3 药物安全性的检验34-35
  • 第5章 讨论35-41
  • 5.1 神经心理学量表35-38
  • 5.1.1 NIHSS 量表及评分35-36
  • 5.1.2 CDR 量表及评分36
  • 5.1.3 MMSE 量表及评分36-37
  • 5.1.4 MoCA 量表及评分37
  • 5.1.5 ADL 量表及评分37-38
  • 5.1.6 ADAS-cog 量表及评分38
  • 5.2 养血清脑颗粒38-39
  • 5.3 安全性指标的分析39-40
  • 5.4 研究体会40-41
  • 第6章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9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9-50
  • 致谢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琳;养血清脑颗粒对MCAO模型大鼠神经功能保护机制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12期

2 高文静;刘雪梅;沈志霞;吴寿岭;;颈动脉硬化及脑梗死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09年23期

3 任国华;李鲁杨;葛剑;尚志梅;;养血清脑颗粒对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慢性脑缺血模型脑组织中VEGF及HSP70的影响[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王瑞;郭庆乐;元小冬;赵静;郑宝霞;刘景旺;赵文忠;韩义;刘淑娟;李健;王振常;;老年认知功能障碍与脑结构CT测量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年03期

5 田金洲;时晶;张新卿;毕齐;马辛;王志良;李晓斌;盛树力;李林;吴振云;房立岩;赵晓东;苗迎春;王蓬文;任映;尹军祥;王永炎;;轻度认知损害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年01期

6 凌霜;康立源;胡利民;高秀梅;;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脑血流量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年07期

7 钟剑;朱爱华;杨承芝;田金洲;;参乌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17期

8 孟琛,汤哲,陈彪;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9 周玢,洪震,黄茂盛,曾军,金美华;上海市城乡人群痴呆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邱昌建,唐牟尼,张伟,韩海英,戴静,卢江,吴赛,王双红,陈建民,郭林晋,丁玉琼,李胜先,刘协和;成都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轻微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12期



本文编号:618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618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d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