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15:16

  本文关键词: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重度抑郁 电休克治疗 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


【摘要】: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重性抑郁症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脑结构及脑功能的变化,探讨电休克抗抑郁作用的功能磁共振机制。方法:符合DSM-IV-TR重性抑郁症诊断,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35分,且符合电休克治疗指征者(SCI-D诊断程序诊断),共20人,分别于MECT治疗前、MECT治疗1疗程(6—12次)后行HAMD、HAMA、SSI、MADRS评分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分别采用分析局部一致性(ReHo)、功能连接密度(rsFCD)、低频振幅(ALFF)、灰质体积(GMV)等技术考察电休克治疗前后脑结构及功能的变化。结果:1.rsFCD分析显示: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左内侧额上回和右额叶内侧眶皮层功能连接密度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04,AlphaSim校正);2.ReHo分析显示: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双侧楔叶,距状脑回、左舌回、枕叶脑回和右梭状回局部异质性活动减少,而右枕叶脑回和下顶叶局部一致性活动增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AlphaSim校正);3.ALFF分析方法显示: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右侧距状回低频振幅减少,左侧额下回的三角形部分和右侧额上回低频振幅增强,有统计学差异(P=0.003,AlphaSim校正);4.灰质体积(GMV)分析显示:ECT治疗后较治疗前,内侧额上回、中央前回、额上回和右丘脑灰质体积增大,有统计学差异(P=0.005,AlphaSim校正)。结论:1.ECT治疗后左内侧额上回和右额叶内侧眶皮层的功能连接密度下降,可能是ECT治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的机制。2.梭状回ReHo值减低可能是ECT治疗改善患者抑郁情绪的疗效靶点。3.额叶ALLF值的升高或降低或许可以作为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4.ECT治疗后重性抑郁症病人额叶的灰质体积增大很有可能是抗抑郁疗效的部分机制并且有可能作为ECT疗效预测的一个指标。
【关键词】:重度抑郁 电休克治疗 功能磁共振 静息态
【学位授予单位】:济宁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8
  • 符号说明8-9
  • 前言9-13
  • 资料与方法13-21
  • 结果21-26
  • 讨论26-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7
  • 综述37-51
  • 参考文献47-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亚媛;朱国行;;脑功能磁共振在神经科的应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8年02期

2 孙兮文,鲍敏,张效初,张达人;听觉记忆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4年01期

3 项敏,孙兮文;视觉记忆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4年02期

4 张志强,王世杰,卢光明;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分析的原理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年10期

5 邵春红,江开达,徐一峰,李一峰,汤伟军;物质依赖中渴求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年01期

6 周洁茹;苗玲;;功能磁共振在人类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2期

7 龙淼淼;付维林;顾欣;王育琪;冯凯林;;脑功能磁共振后处理方法进展[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盛良驹;姜平;尉传社;彭卫斌;吴琴;;利用功能磁共振研究记忆功能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年09期

9 刘志芬;张克让;;精神分裂症不同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06期

10 周雪婷;蔡太生;;句子加工脑机制功能磁共振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华富;尧德中;;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A];第十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1)论文集[C];2001年

2 陈龙;安东梅;龚启勇;周东;;合并抑郁的未用药癫痫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尹f3丽;杨小庆;刘斌;杨明;张洪英;;正常老年人计算任务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郑玲;;时间聚类分析的功能磁共振信号检测成分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廖瑞端;苏毅华;陈立勋;;立体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区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沈剑峰;詹仁雅;周永庆;;功能磁共振在颅内功能区病变中的运用[A];2005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美豪;王美豪;祝一虹;李建策;吴恩福;;运动准备和执行的全脑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舒斯云;张增强;包新民;郑金龙;吴永明;;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共同参与脑的数字记忆--功能磁共振研究[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9 张玉梅;王拥军;朱镛连;;失语症的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耿左军;刘卫国;张晓云;;听觉相关穴位刺激时中枢变化——功能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廖志林;汶川地震幸存者大脑出现异常变化[N];健康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虹;静态功能磁共振之方法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黄沛钰;1.图形创造思维中抑制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2.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脑结构的磁共振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吴晶涛;老龄相关的静息状态脑功能网络变化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吴宏峗;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思虑过度状态患者脑功能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戴慧;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3TMR功能磁共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雪海;微意识状态视觉神经网络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刘亚东;脑功能磁共振和光学成像数据模式分析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王美豪;语言功能脑区与运动性失语静息态功能连接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曹龙龙;情感障碍功能磁共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汤业磊;伴中央颞区棘波儿童良性癫痫脑自发活动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周;情绪冲突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程志勇;额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执行功能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曹龙飞;电休克抗抑郁疗效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机制研究[D];济宁医学院;2015年

4 吕维帅;模式识别方法在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暄;脑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研究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苏宇征;小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正常老年人计算能力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7 邹庆华;功能磁共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8 申云霞;脑梗死针刺康复的功能磁共振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9 周卉芬;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闫芬;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25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625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