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知觉与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本文关键词:歧视知觉与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歧视知觉 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145名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知觉、应对方式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结果:1歧视知觉与情感中心应对方式、PTSD均呈显著正相关,但与问题中心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2情感中心应对方式在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群体的歧视知觉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歧视知觉既直接预测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PTSD的症状严重程度,也可以通过情感中心应对方式间接预测其PTSD严重程度。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
【关键词】: 歧视知觉 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基金】: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180)的资助
【分类号】:R512.91;R749.5
【正文快照】: 艾滋病是一种可能威胁个体生命的严重疾病,感染艾滋病病毒对个体而言是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因此,艾滋病感染者是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高危人群。研究表明,PTSD在艾滋病感染者群体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约为9.4%~53.8%[1]。PTSD可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方晓义;范兴华;刘杨;;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4期
2 蔺秀云;张锦涛;方晓义;赵俊峰;兰菁;李晓铭;;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歧视知觉在歧视经历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年01期
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4 杨柳;刘力;吴海铮;;污名应对策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5期
5 胡心怡;刘霞;申继亮;范兴华;;生活压力事件、应对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6 孙仕秀;范方;郑裕鸿;朱清;陈世键;张露;覃滟云;;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7 胡伟;王芳;马丽霞;林丹华;;歧视知觉、逆境评价和流动人口心理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庄伟;曹晖;赵富才;;高职大学生完美主义与自我接纳、交往焦虑的关系[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吴新雷;刘海燕;;重点高中学生运动情绪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5期
3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戴群;姚家新;;体育锻炼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关系: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自尊的中介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孟秀红;黄朝辉;孙莹;陶芳标;万宇辉;许韶君;;应对方式对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焦虑症状关联的中介效应[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7 卢敏;殷恒婵;郭建富;;人际关系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中介效应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8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磊;殷恒婵;王茜;傅雪林;;应对策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与压力间的中介作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健;陈善平;潘华山;梁建平;;在锻炼情境下2种运动承诺结构模型的比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与人际能力、社会支持感知和自主性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胡保玲;云乐鑫;;网络顾客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顾客信任的中介作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郭全根;;高校中青年教师离职倾向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沛;陈莉;;惩罚和社会价值取向对公共物品两难中人际信任和合作行为的影响[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6 王茹;贾军;;优秀运动员目标定向、认知特质焦虑与自信关系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杜运周;任兵;陈忠卫;;先动性,合法化与中小企业成长——一个中介模型及其启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范明;肖璐;;高管团队信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易学东;高博;;网店形象通过信任中介作用影响顾客购买意向[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海艳;李乾文;;研发团队的人际信任、交互记忆系统与创新绩效[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楠;高管团队社会网络、运作过程与绩效间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3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万益迁;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模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仁江;企业文化、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9 冯旭;服务创新过程中一线员工创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应洪斌;产业集群中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菲菲;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后的消费者信任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年晶;儿童忽视与社会行为、同伴接纳性的关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丽博;农村留守幼儿社会化现状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华;教师期望对小学生人格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红梅;蒙汉父母教育价值观、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人格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杨锦宜;湘潭市城区农村务工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姜亮;顾客感知价值与顾客满意、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周志娟;初中生感戴、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宝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分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年03期
2 郝志红;梁宝勇;;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应对风格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4期
3 王艳芝;李彦牛;龚蓉;;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5期
4 刘苓;陈蕴;;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家庭精神环境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5 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6 熊辉;;群体偏见、污名化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入[J];民族论坛;2008年03期
7 刘斌志;;汶川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的研究综述[J];青年探索;2011年02期
8 张秋凌,屈志勇,邹泓;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对北京、深圳、绍兴、咸阳四城市的访谈报告[J];青年研究;2003年09期
9 方烨;;我国农村1000万留守儿童状况堪忧[J];社会工作;2005年02期
10 杨聪敏;;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流动规模考察[J];探索;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单士兵;[N];中国社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旭;中学生学业压力、应对策略及应对的心理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四海;云南省工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国华;易守宽;;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保障问题[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2 杜云祥;王书兰;;来华留学生中二例艾滋病感染者调查报告[J];中国公共卫生;1989年08期
3 李io;;中国艾滋病感染者:1000万?70万?[J];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46期
4 ;世界艾滋病感染者数[J];科技文萃;1994年10期
5 裴李玲;让生命去体验——几位艾滋病感染者给人的启示[J];健康;1999年10期
6 周剑平,蔡开贵,康素萍,李文志;2例艾滋病感染者引起家庭内传播的病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4期
7 陈芳;部分高校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及行为[J];中国校医;2004年06期
8 ;热爱生命 远离艾滋[J];医疗保健器具;2004年Z4期
9 郑灵巧;杨力勇;;艾滋病感染者集中在五省区 云南河南广西新疆广东感染者数占全国77%[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年21期
10 戚桂平;;六合区艾滋病感染者现况分析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汤啸天;;必须高度重视艾滋病感染者对社会的报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柳;;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污名应对的发展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杨柳;刘力;;艾滋病感染者/患者污名应对的发展机制及其应对策略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任昌明;赵立娟;;盘锦市首次在流动人口中发现3例艾滋病感染者[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许利军;朱彪;徐燕;李兰娟;;老年艾滋病感染者临床特点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李琛;刘力;;艾滋病感染者内化的污名——一个质性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赵利芬;段开文;白劲松;杨向红;祁燕伟;;云南地区143例艾滋病感染者口腔表现的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朱书平;蒋俊霞;;HIV艾滋病感染者孕妇围生期的健康教育及效果评价[A];HIV/AIDS防治知识培训班暨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任诗芹;我省发现艾滋病感染者2068例[N];安徽日报;2004年
2 陈显秋 宋果;艾滋病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有何区别[N];重庆日报;2000年
3 黄春英;一季度我省新发现16例艾滋病感染者[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黄春英;我省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比例不断攀升[N];黑龙江日报;2004年
5 江世虎;湖北“包干”救助艾滋病感染者[N];健康报;2005年
6 记者 宜秀萍;甘肃省女性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多[N];甘肃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均珠;全国首家感艾者企业生产自救却举步维艰[N];贵阳日报;2007年
8 记者 胡蔓 实习生 冯丽娟 通讯员 陈莉;武汉新发现63例艾滋病感染者[N];湖北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明 李荣华;宁夏艾滋病感染者“失踪”隐忧[N];华兴时报;2006年
10 记者 石磊;建立救助艾滋病感染者关怀体系[N];喀什日报(汉);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丽;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社区关怀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2 张丽坪;我国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就医歧视现状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3 刘洪波;女性艾滋病感染者的需求分析及社会工作实践介入[D];吉林大学;2014年
4 张慧;东北地区艾滋病感染者组织社会救助功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5 刘永艳;艾滋病感染者/患者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婧;反艾滋社会排斥的社工服务项目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李念念;社会资本与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79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637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