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度洛西汀合并放松技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9 12:21

  本文关键词:度洛西汀合并放松技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度洛西汀 菩提树放松技术 广泛性焦虑症 心率变异性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技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及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3年3月~12月住院的患者,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筛查出200名焦虑症患者(符合ICD-10的广泛性焦虑症诊断标准)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排除中重度抑郁症的患者,符合条件的有124名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将124名患者分为两组。即:干预组(n=62例,其中脱落2名)和非干预组(n=62例,其中脱落4名)。干预组在固定服用度洛西汀(40mg/d)的同时给予菩提树放松治疗,2次/周,每次持续50min,连续8周,共16次;非干预组服用度洛西汀不进行菩提树放松治疗,自然安静状态下监测生理指标值。两组患者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其情绪进行评估。治疗后使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分别在每次干预前后监测心率(HR)及心率变异性(HRV)值。 结果: 1.焦虑水平在干预前后的对比:干预后两组SAS和HAMA的评分均呈逐渐减少的倾向,治疗2、4、6、8周干预组(SAS)评分较非干预组减少明显,通过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2、4、6、8周干预组HAMA评分较非干预组减少明显,通过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临床疗效在干预前后的对比:干预组痊愈例数为18例,显效例数为21例,进步例数为12例,无效例数为9例,治愈率为30%,有效率为85%。非干预组痊愈例数为11例,显效例数为15例,进步例数为12例,无效例数为18例,治愈率为18%,有效率为65%。通过对两组有效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8周末,干预组的TESS量表均分为(7.45±3.21)分,非干预组的TESS量表均分为(6.21±2.9)分,通过对两组TESS的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异常的例数在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心率值在干预前后的对比: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心率值下降显著,并且在干预的第12、13、14、15、16次出现了统计学意义的降低(t=-2.045,-3.572,-2.421,-3.593,-2.855;P=0.042,0.002,,0.018,0.000,0.005)。 5.每次干预前后心率变异性的低频(LF)值比较: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干预后LF值下降显著,且在干预的第13、14、15、16次出现了统计学意义的降低(t=-2.735,-3.562,-2.262;P=0.007,0.025,0.018)。 6.每次干预前后心率变异性的高频(HF)值比较: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均有HF值升高的趋势,且在干预的第13、14、15、16次出现了统计学意义的差异(t=2.402,2.586,2.343,2.358;P=0.018,0.011,0.021,0.025)。 7.每次干预前后心率变异性的LF/HF值比较:与非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均有LF/HF值降低的趋势,且在干预的第13、14、15、16次出现了统计学意义的差异(t=-2.806,-2.725,-3.572,-2.272;P=0.006,0.007,0.001,0.025)8.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焦虑严重指数值与低频/高频值的关系:通过散点图,可以看 出两者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经过Pearson相关性的分析,确定了两者有显著的正相关(r=0.335, P<0.05)。 结论: 1.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存在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偏高,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的平衡状态被打乱。 2.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技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效率增加。 3.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技术能提高患者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说明该治疗方法能有效减弱心脏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心脏迷走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能够增强患者的自主神经系统活性。
【关键词】:度洛西汀 菩提树放松技术 广泛性焦虑症 心率变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72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
  • 对象和方法12-17
  • 1、研究对象12-13
  • 2、研究方法13-14
  • 3、研究工具14
  • 4、实验仪器与材料14-15
  • 5、干预程序15-16
  • 6、数据的采集16
  • 7、心率变异性分析16-17
  • 8、资料分析与统计处理17
  • 结果17-24
  • 1、两组中途退出情况17
  • 2、两组治疗前后SAS、HAMA评分比较17
  • 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17-18
  • 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18
  • 5、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治疗对患者HR的影响18-20
  • 6、度洛西汀合并菩提树放松治疗对患者HRV的影响20-24
  • 讨论24-29
  • 结论29-30
  • 参考文献30-34
  • 综述34-49
  • 参考文献45-4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49-50
  • 致谢50-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玉霞;张月娟;阎克乐;席明静;苏朝霞;唐一源;;应激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2期

2 陶建青;杨苏萍;覃晓波;梁佳;;帕罗西汀对青年广泛性焦虑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14期

3 路翠艳,潘芳;应激反应中HPA轴的中枢调控和免疫调节[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3期

4 宋国华;卢桂华;王世锴;;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2年07期

5 王晓良;王飙;诸索宇;徐鹤定;粟幼嵩;李朝;;焦虑症患者行为特征与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31期



本文编号:645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645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7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