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胍丁胺对链脲菌素致阿尔茨海默病大鼠低温反应的改善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03 08:09

  本文关键词:胍丁胺对链脲菌素致阿尔茨海默病大鼠低温反应的改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阿尔茨海默病 体温 胍丁胺 能量代谢 交感神经 甲状腺激素 阿尔茨海默病 体温 胍丁胺 应激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海马和大脑皮层神经元退行性变化,有两个主要的标志性病理改变,即老年斑和神经元内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而神经元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形成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结构基础。tau蛋白高磷酸化,不仅与衰老、认知障碍、AD和记忆力丧失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影响下丘脑的功能。众所周知,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有重要的作用。那么,AD是否影响体温调节功能,未见报道。所以,本实验研究了AD对体温调节功能的影响以及胍丁胺(Agmatine,AGM)对其引起体温调节功能变化的改善作用。第一部分链脲菌素致AD大鼠的低温反应及AGM对其引起体温变化的改善作用目的AD的病理变化会累积下丘脑,但目前关于AD是否影响体温调节功能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向大鼠侧脑室注射链脲菌素(STZ)建立AD模型,观察体温和活动的变化以及AGM对其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用雄性SD大鼠(180g-220g)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AD大鼠组STZ+生理盐水(Sal)组和AGM干预组(AGM+AGM)组。对照组侧脑室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其他两组注射STZ;对照组与AD大鼠组在侧脑室注射缓冲液或STZ后连续14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而AGM干预组腹腔连续注射AGM。手术后2周进行Morris水迷宫与形态学验证,检测造模是否成功后继续进行实验。(1)在环境温度为22℃,明暗时间设定为12:12 h。6:00 h开灯,18:00 h关灯的人工气候箱内,使用无线遥测技术连续48 h测量大鼠的体温和活动,观察AD大鼠体温和活动的变化和AGM对AD大鼠体温与活动变化的影响;(2)用美国哥伦布公司动物代谢分析系统连续48 h测量AD大鼠能量代谢的变化和AGM对AD大鼠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3)用成都泰盟软件公司生产的BL-420S生物信号采集和分析系统记录大鼠肩胛间区支配BAT的交感神经的放电频率,观察AD大鼠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和AGM对AD大鼠支配BAT交感神经变化的影响。(4)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各组大鼠在侧脑室注射14 d后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素(TSH)和甲状腺激素(T3 T4)含量。分析三组大鼠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差异。结果(1)在昼光期三组大鼠的平均体温分别是:对照组37.83±0.12℃;AD大鼠为37.09±0.12℃;AGM干预组为37.58±0.19℃。AD大鼠体温较对照组低0.73℃(P0.05);在暗光期三组大鼠体温分别是:对照组为38.62±0.12℃;AD大鼠为37.98±0.15℃;AGM干预组为38.45±0.13℃。AD大鼠的体温较对照组低0.64℃(P0.05)。在给予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AGM后,昼夜体温均与对照组相似,且明显高于AD大鼠(P0.05)。在昼光期,AD大鼠与AGM干预组大鼠的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暗光期。AD大鼠的活动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2)在暗光期,AD大鼠的产热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GM干预组大鼠产热量与对照组相似,并明显高于AD大鼠(P0.05)。昼光期三组产热量无显著差异。(3)AD大鼠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放电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GM干预组大鼠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放电频率与对照组相似,并明显高于AD大鼠。(4)AD大鼠血清中TSH、TRH及TT4和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给予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AGM后,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均有所上升,对照组水平相似,且明显高于AD大鼠,但FT3与TT3与AD大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AD大鼠的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AGM能改善AD大鼠的低温。(2)AD模型体温低于对照组与其产热量降低有关,给予AGM能改善AD大鼠的产热量。(3)AD大鼠支配BAT交感神经放电频率低于对照组,证明AD大鼠体温降低与BAT产热降低有关,因为BAT的产热量受交感神经的支配。而给予AGM能够改善AD大鼠的低温反应,与其能恢复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放电活动有关。(4)AD大鼠的低体温与AD导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异常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有关。AGM能使AD大鼠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第二部分AGM对STZ致AD大鼠模型应激性体温变化的影响目的应激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反应,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协调做出机体的整体反应,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机体将会出现应激反应的异常,使机体不能耐受外界或心理刺激,对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参与应激反应的多个脑区均有受累,因此我们以应激性体温的变化作为AD应激反应的指标,观察AD大鼠对应激刺激的反应,以及AGM对AD大鼠应激性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1)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AD大鼠和AGM干预组。对照组侧脑室注射柠檬酸-柠檬酸钠混合液,其余两组侧脑室注射STZ,侧脑室注射后连续14 d给予对照组和AD大鼠腹腔注射Sal,AGM干预组腹腔注射AGM。侧脑室注射后第14 d将大鼠放入常笼并置于人工气候箱内适应性过夜,实验当天10:00 h将大鼠放入开放实验箱,在开放试验箱中60 min复制应激性体温过高的模型。使用无线遥测技术测量大鼠体温与活动的变化。(2)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去甲肾上腺素(NA)和肾上腺素(EP)的水平。分析AD大鼠与对照组的差异,以及AGM对AD大鼠模型血清中CRH、ACTH、NA和EP的水平的影响。结果(1)对照组大鼠移入开放实验箱后体温从37.35±0.11℃快速上升到38.28±0.14℃,之后缓慢下降。AD组大鼠移入开放实验箱后,体温不仅未出现升高现象,反而出现轻微的下降,在开放实验箱中平均下降0.58±0.17℃。给AD大鼠AGM治疗大鼠放入开放实验箱中,体温变化曲线与正常大鼠的体温曲线相似。(2)AD组大鼠血清中CRH、ACTH、NA和E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CRH与EP下降更明显(P0.01)。给AD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AGM后,血清中上述4种激素与对照组水平相似,且明显高于AD大鼠,其中EP水平上升最明显(P0.01)。结论(1)AD大鼠在开放试验箱中未出现应激性体温升高反应,说明AD大鼠的应激性反应能力降低;AGM能恢复AD大鼠的应激反应。(2)AD大鼠在开放环境应激性体温升高反应明显降低,其原因与体内CRH、ACTH、NA和EP水平明显降低有关;而AGM能恢复AD大鼠的应激体温升高反应和体内CRH、ACTH、NA和EP水平。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体温 胍丁胺 能量代谢 交感神经 甲状腺激素 阿尔茨海默病 体温 胍丁胺 应激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16
【目录】:
  • 摘要6-10
  • ABSTRACT10-15
  • 前言15-18
  • 第一部分 AGM对链脲佐菌素致AD大鼠体温变化的影响18-44
  • 1 材料与方法18-27
  • 1.1 实验动物、实验试剂及配制18-19
  • 1.2 动物手术19-21
  • 1.3 AD大鼠模型的行为学检测(MORRIS水迷宫)21
  • 1.4 AD大鼠模型的形态学检测21-23
  • 1.5 体温与活动的记录23-24
  • 1.6 能量代谢的测定24-25
  • 1.7 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放电活动记录25-26
  • 1.8 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26-27
  • 1.9 统计学方法27
  • 2 结果27-39
  • 2.1 MORRIS水迷宫实验27-29
  • 2.2 AD大鼠模型形态学检测29-30
  • 2.3 AGM对AD大鼠模型体温与活动昼夜节律的变化的影响30-34
  • 2.4 AGM对AD大鼠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34-36
  • 2.5 AGM对AD大鼠模型支配棕色脂肪交感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36-37
  • 2.6 AGM对AD大鼠模型甲状腺激素变化的影响37-39
  • 3. 讨论39-44
  • 第二部分 AGM对AD大鼠模型应激性体温降低的改善作用44-54
  • 1 材料与方法44-46
  • 1.1 实验动物和实验试剂配制44
  • 1.2 动物手术44-45
  • 1.3 应激性体温过高模型的复制45
  • 1.4 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45-46
  • 1.5 统计学方法46
  • 2 结果46-51
  • 2.1 AGM对AD大鼠应激性体温变化的影响46-48
  • 2.2 AGM对AD大鼠模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变化的影响48-51
  • 3. 讨论51-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7
  • 文献综述57-65
  • 参考文献63-65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同度,张昌颖;素食大鼠的贫血现象[J];营养学报;1957年04期

2 陈伟强;赵善广;;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装置[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4期

3 肖柳英,林培英,冯昭明,张丹;不同周龄的SD大鼠生理、生化及体重的正常值测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年03期

4 李淑云;简易大鼠灌胃器的制作[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杨明智,陈积圣;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6 戴英,陆群;复方H_(505)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1期

7 韦应波,孙喜庆,曹新生,姚永杰,冯岱雅,杨长斌;+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8 吕学军,郭俊生,李敏,周利梅,张永娟;晕船大鼠体内铁含量的变化[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4期

9 汤仁仙,王迎伟,王慧,周峰;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病变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孙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陈伟;介绍一种简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音;孙振宇;胡敏;李冬霞;;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对大鼠颞颌关节损伤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祝~=骧;iJ梊霞;洃克琴;崔素英;文允摪;,

本文编号:783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783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