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NMDA受体拮抗剂对高铜灌注抑郁大鼠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05:11

  本文关键词:NMDA受体拮抗剂对高铜灌注抑郁大鼠的影响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抑郁症 NMDA受体 谷氨酸 美金刚


【摘要】:研究目的通过建立高铜(Copper,Cu)灌注抑郁大鼠模型,采用N-甲基-D-天冬氨酸(N-mehty-D-asparticacid,NMDA)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进行干预,探讨Cu与NMDA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寻找抑郁症有效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4 4只雄性S 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皮质酮(H yd ro c ort i s on e,C ORT)组,每天随机选择时间予CORT 20mg/kg,皮下注射给药(subcutaneous i nj e ct i on,s.c),同时接受生理盐水1m l/k g,灌胃给药(i nt r a gas t ri c adm i ni s t ra t i on,i.g)。B组为C ORT+高铜(cop pe r,C u)组,于每天同样时间段接受C ORT 20m g/k g,s.c+铜溶液(C u)7m g/k g,i.g;C组为单纯灌C u组,接受C u7m g/k g,i.g;D组为正常对照(he al t h con t rol,HC)组,接受生理盐水1m l/k g,i.g。模型建立持续21天。定期监测四组大鼠的体重、活动情况、进食量等,刺激结束后进行摄食测试、糖水偏好测试、旷场试验及Morris水迷宫等行为学测试。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将每组大鼠中的其中5只处死,取血样本和脑组织保存待测,剩余大鼠接受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进行干预。药物浓度为20m g/k g,i.g,且1 4天干预结束后同样进行行为学测试,测试结束后将剩余所有大鼠处死,取血样本和脑组织保存。检测干预前后血样本的血清铜离子含量和脑组织NMDAR1表达以及谷氨酸受体离子化NMDA1受体基因(Gl ut a m at e R e c ept o r,Io n ot r opi c NM DA 1 gen e,G ri n 1)表达水平。研究结果1.经皮质酮处理的大鼠的体重随时间推移呈逐步减轻的变化趋势,尤以C ORT+C u组大鼠的体重下降明显(F=68.9 7,p=0.00 0;F=1 42.2 6,p=0.00 0;F=7 6.22,p=0.00 0)。单纯灌C u组大鼠的体重变化与HC组无显著差异。C ORT、C ORT+C u及C u组大鼠的摄食量及糖水偏好度均较H C组显著下降(F=21.94 5,p=0.000,f=52.159,p=0.000)。在旷场实验中,cort组和cort+cu组大鼠的活动距离和速度均显著低于hc组(f=4.23,p=0.000,f=5.73,p=0.002)。morris水迷宫测试中,四组大鼠从第3天起逃避潜伏期出现显著差异(f=3.453,p=0.025),cort+cu组在第3天的逃避潜伏期高于其他三组,第4、5天,cort+cu组的逃避潜伏期均高于cort组和cu组,cort组和cu组的逃避潜伏期均高于hc组(f=7.249,p=0.001;f=11.873,p=0.000),cort组、cort+cu组和cu组在探索测试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少于hc组(f=17.526,p=0.000)。2.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干预前后对比发现,cort及cort+cu组大鼠干预后的摄食量显著增加(t=-2.509,p=0.046;t=-4.75,p=0.005),cort组大鼠干预后的糖水偏好度有显著增加(t=-6.959,p=0.000),cort、cort+cu以及cu组等三组大鼠干预后在旷场试验中活动总路程有显著增加(t=-3.764,p=0.009,t=-4.872,p=0.005,t=-4.915,p=0.004),cort+cu以及cu组大鼠干预后在旷场试验中平均速度有显著增加(t=-4.23,p=0.008,t=-4.635,p=0.006),cort+cu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测试的逃避潜伏期较干预前明显缩短,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t=2.843,p=0.036;t=2.786,p=0.039;t=5.073,p=0.004;t=3.465,p=0.018;t=3.807,p=0.013;t=-6.5,p=0.001)。3.cort及cort+cu组大鼠的血清铜水平显著高于cu组及对照组,未发现cu组与hc组的血清铜水平存在差异(f=11.7,p=0.000)。经nmda受体拮抗剂干预后,各组大鼠的血清cu水平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9.625,p=0.025;t=3.207,p=0.000;t=0.003,p=0.003;t=1.943,p=0.003)。4.cort组、cort+cu组及cu组大鼠的nmda1受体及grin1基因表达在皮质酮注射及高铜灌注后与hc组相比未存在差异(f=3.168,p=0.053;f=1.041,p=0.401)。nmda受体拮抗剂干预后,各组大鼠的nmda1受体(t=0.681,p=0.077;t=0.817,p=0.329;t=0.012,p=0.561;t=0.765,p=0.873)及grin1基因表达(t=0.565,p=0.619;t=2.388,p=0.121;t=4.339,p=0.211;t=0.476,p=0.112)较干预前亦无显著变化。研究结论1.铜离子可能加重皮质酮所致的大鼠抑郁症状;并与快感缺失等症状有关;增加铜摄入可能会加重皮质酮对大鼠认知功能的损害。2.NM D A受体拮抗剂治疗可改善抑郁大鼠出现的食欲、快感体验以及认知功能等抑郁症状。3.皮质酮注射可引起血清铜离子水平增高,N M D A受体拮抗剂治疗可降低抑郁大鼠体内升高的血清铜水平。4.NM D A受体拮抗剂干预治疗可能不影响NM D A受体蛋白及基因表达。
【关键词】:抑郁症 NMDA受体 谷氨酸 美金刚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4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英文摘要6-11
  • 第一章 前言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17-26
  • 2.1 仪器与材料17-18
  • 2.2 动物模型的建立18-21
  • 2.3 大鼠脑组织及血样品的处理21-22
  • 2.4 大鼠血清Cu测定22
  • 2.5 免疫组化检测22-23
  • 2.6 实时定量PCR( Real-ti me PCR)检测23-25
  • 2.7 统计学分析25-26
  • 第三章 研究结果26-35
  • 3.1 干预前后大鼠体重观测26-27
  • 3.2 干预前后抑郁大鼠摄食测试、糖水偏好及旷场试验结果对比27-29
  • 3.3 抑郁大鼠干预前后Morris水迷宫结果及对比29-32
  • 3.4 血清Cu浓度测定32
  • 3.5 免疫组化测定NMDAR1 表达32-33
  • 3.6 大鼠海马组织Grin1 基因表达测定33-35
  • 第四章 讨论35-42
  • 4.1 NMDA受体拮抗剂对抑郁大鼠的体重、食欲的影响35-37
  • 4.2 NMDA受体拮抗剂对抑郁大鼠的行为学、认知特征的影响37-39
  • 4.3 NMDA受体拮抗剂对抑郁大鼠血清铜水平的影响39
  • 4.4 NMDA受体拮抗剂对NMDA受体水平的影响39-40
  • 4.5 NMDA受体拮抗剂对Grin1 基因水平的影响机制40-41
  • 4.6 研究的不足41
  • 4.7 研究的创新性41-42
  • 第五章 结论42-43
  • 参考文献43-47
  • 综述47-56
  • 参考文献53-56
  • 附录-中英文缩略词表56-58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58-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铭新;周立;李娜娜;冯志博;臧卫东;袁国艳;;NMDA受体拮抗剂剂量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0期

2 臧梦维,刘景生;NMDA受体拮抗剂对阿片类药物耐受和依赖的阻断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3 袁国艳;任铭新;张新中;;NMDA受体拮抗剂作用与剂量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09年19期

4 卞士中;张健;刘伟丽;孙志红;顾振纶;蒋小岗;;NMDA受体拮抗剂与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J];法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5 李富春,孙秀君,胡文辉,任民峰;大鼠蛛网膜下腔联合注射kappa受体激动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协同镇痛[J];药学学报;1994年12期

6 李清;陆江;王焱林;;NMDA受体拮抗剂和GABA_A受体激动剂对未成熟大脑的影响及可能的防治措施[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7 王华;朱永平;;NMDA受体拮抗剂治疗药物依赖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8年01期

8 单巍松,王朝晖;NMDA受体拮抗剂与惊厥治疗[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5年03期

9 郭华,吕国蔚;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对体表炎症痛反应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10 刘惠芬,谢小虎,周文华,杨国栋;毒蕈碱和NMDA受体拮抗剂对吗啡依赖大鼠脊髓和脑干前脑啡肽原和前强啡肽原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建荣;;NMDA受体拮抗剂神经毒性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同度;;NMDA受体拮抗剂提高吗啡止痛疗效的最新研究[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张春翌;张光毅;;NMDA受体拮抗剂抑制脑缺血细胞色素c的释放[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吴婷;丁新生;董海蓉;王蔚;;NMDA受体拮抗剂对转Aβ42基因果蝇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A];2009全国抗衰老与老年痴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曹仁存;王庆松;林杭;吴渝宪;王伟文;;NMDA受体拮抗剂和Ca2+拮抗剂联合治疗反复缺血性脑损害[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左代英;NMDA受体拮抗剂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谷氨酸能机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2 王维嘉;NMDA受体拮抗剂对椎管内吗啡镇痛和瘙痒发生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潇潇;NMDA受体拮抗剂对高铜灌注抑郁大鼠的影响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35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835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d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