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小胶质细胞乳铁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腹侧中脑神经元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0:28

  本文关键词:小胶质细胞乳铁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腹侧中脑神经元的作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MPP~+ 乳铁蛋白


【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减少和姿势反射障碍等症状。PD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是黑质致密带(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pc)多巴胺(dopamine, DA)能神经元的变性脱失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纹状体DA含量降低。PD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氧化应激、兴奋性毒素、自身免疫、黑质(substantia nigra, SN)铁聚积和细胞凋亡等多种因素有关。PD患者的中脑SNpc有大量的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这些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残存的DA能神经元又有大量的铁沉积,然而小胶质细胞激活和铁聚积之间的关系尚未阐明。 乳铁蛋白(lactoferrin, Lf)是一种铁结合性糖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成员之一,由许多外分泌腺分泌,存在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乳汁和嗜中性粒细胞中。乳铁蛋白受体(lactoferrin receptor, LfR)广泛存在于人体内的不同组织和细胞类型中,其作用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参与Lf内化。Lf可以结合转运三价铁离子,是铁在机体内代谢及转运的关键载体。Lf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抗氧化应激,抗癌,调控免疫炎症反应等,可能与其铁结合特性无关。在体内Lf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不含铁形式(apo-lactoferrin, apo-Lf)和铁饱和形式(holo-lactoferrin, holo-Lf)。在脑内只有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合成释放Lf,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 MPTP)模型小鼠中Lf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LfR主要在神经元上表达,脑组织染色发现PD患者中脑的神经元和微血管中LfR反应性表达增加,提示Lf/LfR与PD铁聚积和神经元进行性退化之间有一定关联性。 本研究应用原代培养的大鼠小胶质细胞、腹侧中脑神经元及神经毒素MPTP制备的PD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仪技术、免疫荧光、免疫印迹、高效液相色谱法、激光共聚焦扫描技术等多项研究方法,探讨了铁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合成释放Lf的影响以及Lf对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吡啶阳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 ion, MPP+)损伤的腹侧中脑神经元及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如下: 1.100μmol/L MPP+或800ng/ml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处理原代培养的小胶质细胞24h,Lf的释放量显著增加(P0.05)。100μmol/L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 FAC)预处理12h可显著增加其释放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00μmol/L FAC预孵育12h后,分别加入100μmol/L MPP+或800ng/ml LPS处理24h,小胶质细胞中Lf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100μmol/L MPP+处理原代培养的VM神经元24h后,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差(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Ψm)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ng/ml apo-Lf和100ng/ml holo-Lf预处理4h后,可明显拮抗MPP+引起的△Ψm降低(P0.05)。 4.100ng/ml apo-Lf和100ng/ml holo-Lf处理原代培养的VM神经元24h, LfR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LfR抗体封闭1h可以明显阻断Lf的神经保护作用(P0.05)。 6.100μmol/L MPP+处理原代培养的VM神经元24h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蛋白水平下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ng/ml apo-Lf和100ng/ml holo-Lf预处理后,可明显拮抗MPP+引起的SOD蛋白水平下调,与单纯MPP+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7.100μmol/L MPP+处理原代培养的VM神经元24h后,细胞内Bcl-2蛋白水平下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ng/ml apo-Lf和100ng/ml holo-Lf预处理后,可明显拮抗MPP+引起的Bcl-2蛋白水平下调,Bcl-2/Bax比值升高,与单纯MPP+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8.100ng/ml apo-Lf处理后可明显降低原代培养的VM神经元内可变铁池(labile iron pool, LIP)的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lo-Lf处理后未检测到此变化。 9. MPTP可明显减少C57BL/6小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免疫阳性(TH-IR)神经元数目,apo-Lf预保护可显著增加TH-IR神经元数目(P0.05)。 10.Lf预保护可明显对抗MPTP对小鼠纹状体DA含量的降低作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上述结果表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可合成释放大量的Lf,这一过程可以被细胞内的高铁状态增强。在原代培养的腹侧中脑神经元中,Lf可明显拮抗MPP+引起的细胞△Ψm的降低,上调SOD和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的作用;apo-Lf还具有铁螫合能力,从而对抗MPP+的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中TH-IR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HVA的含量明显降低,而经Lf预处理以后可明显拮抗上述变化。本实验通过研究Lf合成释放的影响因素及其神经保护作用,为PD的发病和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帕金森病 小胶质细胞 MPP~+ 乳铁蛋白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16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材料和方法12-29
  • 1. 腹侧中脑神经元的原代培养12-13
  • 2. 小胶质细胞的原代培养13-15
  • 3. 免疫荧光方法鉴定腹侧中脑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纯度15-16
  • 4. 小胶质细胞释放Lf含量的检测16-18
  • 5 小胶质细胞Lf mRNA的表达变化18-20
  • 6. Lf对MPP~+处理的VM神经元线粒体跨膜电位(△Ψm)的影响20-21
  • 7. Lf处理后VM神经元LfR、SOD、Bcl-2、Bax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21-24
  • 8. LfR封闭后Lf对MPP~+处理的VM神经元△Ψm的影响24-25
  • 9. Lf处理后细胞内可变铁池(Labile iron pool,LIP)的测定25-26
  • 10. 实验动物及动物分组26
  • 11. 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小鼠黑质TH的表达变化26-27
  •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鼠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27-28
  • 13. 统计学处理28-29
  • 结果29-41
  • 1. 免疫荧光技术鉴定原代培养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纯度29-30
  • 2. 铁对MPP~+或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释放乳铁蛋白含量的影响30
  • 3. 铁对MPP~+或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L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30-31
  • 4. Lf可以明显阻断MPP~+诱导的VM神经元△Ψm的降低31-32
  • 5. Lf可以上调VM神经元内LfR的蛋白表达水平32-33
  • 6. LfR封闭可以明显抑制Lf对VM神经元的保护作用33-34
  • 7. Lf预处理可以上调VM神经元内SOD的蛋白表达水平34-35
  • 8. Lf对VM神经元中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35-36
  • 9. Apo-Lf可显著降低VM神经元内LIP的水平36-37
  • 10. Lf对PD模型小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影响37-39
  • 11. Lf对PD模型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39-41
  • 讨论41-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6
  • 综述46-60
  • 参考文献55-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61
  • 缩略词表61-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一星,王伟;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与调控[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4年08期

2 李小媚;李爱萍;;小胶质细胞的发育和功能[J];解剖学研究;2010年03期

3 杨逢春;显示小胶质细胞方法的改进[J];解剖学研究;2002年02期

4 袁琼兰,郭勇,王琼,邓莉,高小青,余鸿,古元;小胶质细胞培养、分离、纯化和鉴定的初步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锋,朱长庚;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J];解剖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6 蒋平,彭艳,倪健,向正华,焦炳华;小胶质细胞蛋白质组三维分离方法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熊怀林,范光碧,胡兴宇;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中的作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年02期

8 魏桂荣,张敏,董继华,梅元武,刘仁刚;构建一种高产量小胶质细胞体外纯化培养的方法(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1期

9 赵洋;孙素真;;小胶质细胞和癫痫[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王均辉;孙峰波;秦绿叶;岳鑫;于常海;;异常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特征与功能[J];生理科学进展;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书珍;李雪梅;牛文泽;陈翔;王果;李泽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半暗区内小胶质细胞的变化及意义[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捷;刘勇;张蓬勃;肖新莉;吕海侠;李敏杰;康前雁;邓美英;;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来源[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3 贾思远;雷露雯;王克万;王勇;;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离体海马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与定位[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锋;朱长庚;刘庆莹;;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在致痫过程中的作用机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5 赵天智;;血清白蛋白刺激小胶质细胞前炎症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敏;袁云;赵培园;李t,

本文编号:8467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8467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