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脑半球功能非对称理论对舍曲林联合rTMS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2:33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脑半球功能非对称理论对舍曲林联合rTMS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机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经颅磁刺激 运动皮层兴奋性 皮质静息期
【摘要】:目的:通过对运动皮层兴奋性及皮质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性分析,探讨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与持续性躯体形式障碍的关系。初步探讨经颅磁刺激对PSPD的治疗机理,并比较单纯的抗抑郁药物和抗抑郁药物联合rTMS的疗效。方法: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脱落标准筛选PSPD患者37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选取符合以上标准的37例PSPD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药物联合rTMS组,B组为药物组,选取20名健康受试者分为C组。A组给予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B组为单纯选择性5-HT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治疗。A、B两组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3周、第6周进行HAMD和NRS评估以及MT和CSP的检查;C组进行HAMD和NRS评估以及MT和CSP的检查,并对HAMD、NRS、MT及CS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PSPD患者双侧大脑半球MT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受试者右侧大脑半球MT值高于左侧大脑半球MT值(P0.05);且PSPD患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低于正常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T值(P0.05),PSPD患者右侧大脑半球MT值与正常受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3周、6周治疗后A组左侧大脑半球MT值降低(P0.05),右侧大脑半球MT值升高(P0.05);B组仅在治疗后6周右半球MT值降低。2.经过3周、6周治疗后,A、B两组HAMD、NR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01),且A组HAMD评分低于B组评分(P0.05);治疗后3周A组NRS评分低于B组(PO.05),治疗后6周A、B两组NR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3.经过3周治疗后,A组患者右侧CSP较治疗前延长,左侧CSP较治疗前缩短,但无统计学差异(P.05),但右侧CSP长于左侧CSP,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两侧CSP较治疗前均缩短(P0.05);B组患者两侧CSP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周,A组患者双侧CSP较治疗前延长,且右侧皮质静息期仍长于左侧皮质静息期,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SPD患者左侧运动皮层兴奋性低于正常对照,存在左右大脑半球功能非对称性被打破的现象,左右大脑半球功能异常偏侧化可能对PSPD发病产生重要影响,但其与PSPD的发病机理之间深层次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2.rTMS可提高PSPD患者左侧运动皮质兴奋性,降低右侧运动皮质兴奋性,相对提高右侧皮质下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活性,恢复左右半球运动皮层兴奋性的不对称性,恢复前额叶对杏仁核的抑制作用,使top-down连接功能相关的认知控制功能恢复,达到对疼痛调节的目的。3.单纯抗抑郁药物及抗抑郁药物联合rTMS均能缓解PSPD患者疼痛症状、改善PSPD患者的不良情绪;在缓解疼痛方面,单纯的抗抑郁药物较抗抑郁药联合rTMS缓慢;在改善不良情绪方面,单纯的抗抑郁药物较抗抑郁药联合rTMS疗效差且作用缓慢;抗抑郁药物及rTMS二者之间可以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关键词】: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经颅磁刺激 运动皮层兴奋性 皮质静息期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9
【目录】:
- 中文摘要2-4
- Abstract4-6
- 中英文缩略词表6-10
- 引言10-15
- 1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研究10
- 2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危害10-11
- 3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发病机制—抑郁的变异形式11
- 4 精神疾病大脑非对称变异理论—大脑半球脑功能非对称假说11-12
- 5 经颅磁刺激可用于PSPD的治疗,但机制尚不明确12
- 6 运动阈值(MT)和皮质静息期(CSP)是探讨PSPD发病生物学因素的重要方法12-14
- 7 研究内容14
- 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4-15
- 研究方案15-26
- 1 研究对象15-17
- 1.1 受试者来源15
- 1.2 患者诊断标准15
- 1.3 纳入标准15-16
- 1.4 排除标准16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16-17
- 1.6 剔除与脱落后处理17
- 1.7 终止试验标准17
- 2 研究设计17
- 3 样本量确定17-18
- 4 随机方法18
- 5 盲法18
- 6 治疗方法18-20
- 6.1 药物治疗18-19
- 6.2 药物联合rTMS治疗19-20
- 7 研究观察指标20-22
- 7.1 一般资料20-21
- 7.2 运动阈值(MT)21
- 7.3 皮质静息期(CSP)21-22
- 7.4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2
- 7.5 数字分级评分法(NRS)22
- 8 研究步骤22-23
- 9 安全性评价23
- 10 质量控制23
- 11 异常情况的处理23-24
- 12 受试者权益保护24
- 1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24-25
- 14 技术路线图25-26
- 研究结果26-39
- 1 病例完成情况26
- 2 基线比较26-29
- 2.1 一般资料的比较26-27
- 2.2 治疗前三组HAMD及NRS评分比较27
- 2.3 治疗前三组MT值比较27-28
- 2.4 治疗前三组CSP值比较28-29
- 3 治疗后3周数据结果29-33
- 3.1 治疗后3周HAMD及NRS评分比较29-30
- 3.2 治疗后3周MT值的比较30-31
- 3.3 治疗后3周CSP值的比较31-33
- 4 治疗后6周数据结果33-37
- 4.1 治疗后6周HAMD及NRS评分比较33-34
- 4.2 治疗后6周MT值的比较34-35
- 4.3 治疗后6周CSP值的比较35-37
- 5 安全性评价37
- 6 小结37-39
- 讨论39-56
- 1 祖国传统医学对PSPD的认识39-40
- 1.1 祖国传统医学对PSPD病因病机的认识39-40
- 1.2 祖国传统医学对PSPD治疗的认识40
- 2 现代医学对PSPD的认识40-42
- 2.1 发展演变40-41
- 2.2 现代医学对PSPD发病原因的认识41
- 2.3 现代医学对PSPD治疗现状的认识41-42
- 3 立题依据42-47
- 3.1 疼痛与抑郁的关系42-43
- 3.2 疼痛和抑郁相关联的脑区43-44
- 3.3 疼痛和抑郁之间共享神的经环路以及影响神经系统的激素44
- 3.4 左右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的特点44-45
- 3.5 疼痛的组成成份及传导调控通路45
- 3.6 PSPD患者大脑功能异常偏侧化可能对疼痛调节的影响45-46
- 3.7 rTMS在疼痛领域的临床应用及对运动皮层的影响46-47
- 4 临床试验设计47-49
- 4.1 临床研究类型的选择47
- 4.2 临床研究对象的选择47
- 4.3 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47-48
- 4.4 统计方法的选择48-49
- 5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49-50
- 5.1 数字分级评分法(NRS)49
- 5.2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9
- 5.3 运动阈值(MT)49
- 5.4 皮质静息期(CSP)49-50
- 6 结果分析50-52
- 6.1 PSPD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的疗效分析50-51
- 6.2 PSPD患者抑郁情绪缓解程度的疗效分析51
- 6.3 PSPD患者运动阈值(MT)的变化51
- 6.4 PSPD患者皮质静息期(CSP)的变化51-52
- 7 药物联合rTMS对PSPD患者大脑半球功能异常偏侧化的影响52-53
- 8 药物联合rTMS治疗PSPD患者可能的镇痛机制53-56
- 8.1 调节皮层兴奋性53-54
- 8.2 改善PSPD患者的认知功能54
- 8.3 调节抑制性神经递质54
- 8.4 改善大脑局部血流及代谢54-56
- 结论56-57
- 特色与创新57-58
- 问题与展望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7
- 附件67-80
- 附件一:综述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治疗进展67-73
- 参考文献70-73
- 附表73-79
- 附件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Mara Fernandes MARANH饴O;;r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治疗(英文)[J];上海精神医学;2013年05期
2 郭铁成,曹学兵,朱晓临,张允健,孙圣刚;rTMS治疗对实验性家兔脑出血灶周组织单胺类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变化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8期
3 蒋廷云;刘磊;张文蔚;;rTMS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影响的初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16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伯永;周广喜;;rTMS刺激右侧半球对脑梗死失语康复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阳;七氟醚早期暴露对L型Ca~(2+)通道活性的抑制及rTMS调控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2 白新刚;基于大脑感觉门控理论对rTMS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李柄佑;基于大脑半球功能非对称理论对舍曲林联合rTMS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52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8527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