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炎症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内炎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对脑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54只Wistar雄性大鼠(3~4个月龄),随机选取18只作为正常组、36只制作AD大鼠模型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选取18只分别作为治疗组、模型组;模型组和正常组采用HE染色法对大脑皮层组织进行观察,治疗组给予G-GCS(0.3 ml·kg-1·d-1),模型组和正常组分别给予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注射,又分别于第7、14、21天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治疗第7、14、21天的大脑皮层细胞IL-1β染色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14、21 d后大脑皮层细胞IL-1β染色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正常组治疗第7、14、21天的大脑皮层细胞TNF-α染色光密度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14、21 d后大脑皮层细胞TNF-α染色光密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AD大鼠对脑内炎症反应作用显著增强,G-CSF可以有效降低AD大鼠的炎症反应作用,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单位】: 成都医学院解剖组胚教研室;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 炎症反应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4ZA0231) 四川省发育再生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No.SYS10-006)
【分类号】:R749.16
【正文快照】: 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病理改变为大脑弥散性萎缩和神经细胞变性,并且以记忆障碍、失言、失认、执行功能障碍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为主要临床特征〔1,2〕,该病发病缓慢且呈进行性发展〔3〕。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包括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但其治疗效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岭梅,黄明生,刘春风;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精神症状学分析[J];江苏医药;2000年05期
2 马崔,施佳军,冯容妹,李强,郭扬波,王达平,苗国栋;早老素1基因多态性与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相关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年03期
3 许丹,王鲁宁;血管机制与阿尔茨海默病[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4 毕胜,王德生,张昱,吴江,盛雨辰,韩辉,王守春,孔繁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两种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年01期
5 毕胜,王德生,张昱,吴江,盛雨辰,韩辉,王守春,孔繁军;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3号外显子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6 黄世杰;脑活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0年05期
7 刘建农,杨建功;3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电图观察[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8 杨望清,王怀明,郭洪志,姜宝善,胡国友,刘春英;阿尔茨海默病病人脑脊液蛋白指标改变[J];前卫医药杂志;2000年06期
9 刘声远;阿尔茨海默病与微循环[J];微循环学杂志;2000年03期
10 曹日芳,田虹;不同性别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分析[J];现代康复;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帅帅;;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信号转导[A];重庆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谭兰;郁金泰;毛彩霞;;PICALM基因rs3851179G/A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敏;宋海庆;贾建平;;IL-6R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赵圣杰;赵永波;郭春妮;;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Hcy升高[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5 马微微;康庆贺;吴岩;王德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体内多氯联苯蓄积水平的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建枝;;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生物标记的研究进展[A];2011全国老年痴呆与衰老相关疾病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省神经内科医师(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7 边建涛;张俊武;张振馨;赵华路;陈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196A/G多态性和阿尔茨海默病关联性分析[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曹玉媛;王红梅;;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营养药物靶点研究现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连立飞;贾建平;;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建枝;;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诊断研究进展[A];全国神经核医学与神经科学新进展研讨会暨核医学科普专家工作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王爱民;您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吗?[N];大众卫生报;2012年
2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王爱民;门诊可排查阿尔茨海默病[N];大众卫生报;2012年
3 余志平;聚焦阿尔茨海默病诊疗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衣晓峰邋通讯员 陈英云;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因子被锁定[N];健康报;2007年
5 段文利;我国4.8%的老年人患阿尔茨海默病[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马世骏;阿尔茨海默病与遗传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闻新;早期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新依据被发现[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霞;血液炎症可预测阿尔茨海默病[N];医药经济报;2007年
9 李勇;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警报[N];健康报;2009年
10 编译 石头;阿尔茨海默病新药成泡影[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英茹;阿尔茨海默病的MRI结构与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杨平;中国南方人群阿尔茨海默病易感基因筛查及可能机制[D];复旦大学;2014年
3 李毅;FDG和PiB PET显像在Alzheimer's Disease早期诊断及临床分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矫树生;依达拉奉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5 李工博;杀虫剂DDT和hnRNPA1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王清华;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年
7 周世明;吸烟、饮酒及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关系[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8 姜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抗炎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洪霞;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卞莉;阿尔茨海默病候选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8679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867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