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24 05:05

  本文关键词: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卒中后抑郁 规范化心理治疗 康复


【摘要】:目的:评估规范化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获益。方法: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卒中并继发抑郁患者6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功能康复训练。并对治疗组进行规范化心理干预治疗,治疗周期2月,随访总时间时间为4月,每月随访1-2次。全体入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汉密尔顿24项量表(HAMD)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测评。根据前后两次量表测定结果,评估和分析心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获益情况。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实验前后量表的减分情况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和Mann Whitney test(曼-惠特尼U检验),性别、年龄、配偶、学历、性格与HAMD评分关系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HAMD评分的观察中,在治疗2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评分明显降低,出现显著差异(P0.05)。2.在NHISS评分观察中,治疗2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评分明显降低,出现显著差异(P0.05)。3.在ADL评分观察中,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月后进行比较,出现显著差异(P0.05)。4.在SSRS的观察中,治疗2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SSRS评分增高,出现显著差异(P0.05)。5.给予心理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HAMD减分率为(16.26?3.94),对照组减分率为(9.3?8.11);治疗组NHISS减分率为(8.57?3.01),对照组减分率为(5.7?3.13);治疗组ADL减分率为(25.67?7.14),对照组减分率为(15.67?5.60)。治疗组社会支持度均值增高(1.93?4.25),对照组均值降低(-4.17?4.55)。6.将患者的性别、年龄、配偶、学历、性格与HAMD评分做相关性分析,与性格密切相关(r=-0.277),与学历呈正相关(r=0.281),与配偶是否健在密切相关(r=0.654),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结论:1.规范化心理干预可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促进PSD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协同提高社会支持度及日常生活能力。2.本研究结果分析得知,卒中后抑郁的高危因素有性格内向、高学历及丧偶患者。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 规范化心理治疗 康复
【学位授予单位】:宁夏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43.3;R749.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中英文缩略词表9-12
  • 前言12-15
  • 资料与方法15-20
  • 1.研究对象15
  • 2.研究方法15-19
  • 2.1 研究工具15-16
  • 2.2 一般资料16
  • 2.3 心理咨询过程16-18
  • 2.4 追踪随访18-19
  • 3.统计学方法19-20
  • 结果20-31
  • 讨论31-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综述 卒中后抑郁患者发病机制及心理干预效果评价38-47
  • 综述参考文献43-47
  • 致谢47-48
  • 个人简历48-49
  • 附录49-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静;脑卒中后抑郁对预后的影响[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5期

2 单培彦,曹丽丽,迟兆富,麻琳,刘淑萍;卒中后抑郁状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3 ;脑卒中后抑郁和情感不适与发病部位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11期

4 苏文大;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03年04期

5 孙忠华,潘秋兰,潘福祥;脑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3期

6 凌先传;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26例的疗效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3年02期

7 钟雷,张继青;卒中后抑郁[J];医师进修杂志;2004年01期

8 吴丹红,李宗兰,沈向英,李承晏;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年01期

9 黄恩,陈平,程韬;脑卒中后抑郁的心理干预对照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年07期

10 杨雅莹,晏勇;脑卒中后抑郁的研究新进展[J];重庆医学;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嘉林;;额叶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A];2006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龙登毅;;关注脑卒中后抑郁[A];第十二届全国老年医学进展学术会议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巧俊;;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换届暨第十五次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年会、湖南省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林源绍;邵蓓;王虹;Kevin O' Byrne;李晓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雌激素保护卒中后抑郁中的作用[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朱敏初;朱文娟;;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内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王萍;段德香;卢红;赵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A];第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惠红;;疏解平潜、健脾养(清)心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研究[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郭瑞友;王莉;李吉柱;赵丽霞;毛德军;;卒中后抑郁患者瘦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暨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徐隽莹;肖艳;;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征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巩法莲;李运刚;;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对运动康复的影响[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记者 张昊;卒中后抑郁管理项目启动[N];健康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颖;对卒中患者要少批评多鼓励[N];科技日报;2012年

3 辽溪;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编译 李译;卒中后女性比男性更易患抑郁[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宋鲁平 柳妍;当心“卒中”变“抑郁”[N];北京科技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黄静;卒中患者提高生存质量方向在哪?[N];人民政协报;2012年

7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詹淑琴;小心脑卒中后抑郁[N];健康时报;2003年

8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耿同超;关注脑卒中后抑郁[N];保健时报;2009年

9 王梅;脑卒中后为何闷闷不乐[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尹思远;卒中后抑郁早期检测和治疗的新视角:一篇单脑科中心112例卒中后抑郁的回顾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2 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的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的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3 张滨斌;益肾疏肝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程远;脑卒中后抑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炎彬;卒中后抑郁症发病机制研究及其小鼠模型建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6 晋秀林;调肝扶脾、化痰通络法针药并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纪孝伟;卒中后抑郁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及FGF-2表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蔡华;畅郁逍遥散对脑卒中后抑郁(PSD)小鼠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琳;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邓懿函;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申龙燮;脑卒中后抑郁患者SEP与血浆5-羟色胺的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15年

4 祝斌;卒中后抑郁量表的数据分析[D];东南大学;2015年

5 程敏;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磁共振评分预警量表评价及临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6 刘莉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临床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7 李浩然;急性期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因素[D];吉林大学;2016年

8 张高才;卒中后抑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D];苏州大学;2016年

9 夏睿;卒中后抑郁视频数据分析[D];东南大学;2016年

10 张大伟;强化运动训练对卒中后抑郁大鼠抑郁程度及海马区kalirin-7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909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909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1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