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改变及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本文关键词:抑郁症患者脑功能改变及药物治疗抑郁症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静息态 脑功能成像 比率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抑郁症 静息态 脑功能成像 舍曲林 逍遥散 抑郁症
【摘要】:第一部分抑郁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比率低频振幅和局部一致性算法研究抑郁症患者的脑功能异常改变的脑区,探讨这些脑区在抑郁症患者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为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提供影像学证据。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就诊于广州市脑科医院、依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TR)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36例(男8例,女28例)作为疾病组。同时选取与疾病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仿的健康志愿者20例(男5例,女15例)作为对照组。36例抑郁症患者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为30.17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3.24年;20例正常对照被试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为30.00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58年。两组所有被试者均无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史、药物依赖史、脑器质性疾病史以及磁共振扫描禁忌症,且均为右利手。2.数据采集:采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OTesla超导磁共振及鸟笼状头部8通道线圈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数据的采集。静息态fMRI的扫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echo planner imaging, EPI)序列,扫描参数如下:TR=2000ms, TE=30ms, FOV=220×220×150mm,体素=3.44×3.44×3.44mm,FA=90°,矩阵=64×64,层数=33,采用逐层扫描,层厚=4mm,层间距=0.6mm,激励次数=1,时间点数=240,扫描时间约8min。3D高分辨结构像扫描采用快速扰相梯度回波(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 FSPGR)序列,采用矢状位扫描以减少折叠伪影,扫描参数如下:TR=8.2ms, TE=3.7ms, FOV=256×256mm,体素=1×1×1mm,矩阵=256,层数=188,激励次数=1,扫描时间约11min。3.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析在MATLAB (R2012a)平台上处理运行,利用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软件(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 Advanced 4.0, DPARSFA4.0)对所采集的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fALFF分析法预处理步骤包括数据整理、数据格式转换、剔除前10个时间点、时间层校正、头动校正、去除协变量、空间标准化、平滑处理以及计算ALFF及fALFF; ReHo分析法预处理步骤包括数据整理、数据格式转换、剔除前10个时间点、时间层校正、头动校正、去除协变量、滤波、空间标准化、计算ReHo以及平滑处理。其中头动校正步骤,剔除在x、y、z轴方向上平动大于2.0mm和旋转大于2.0。的被试,两组所有被试均在该标准内。4.统计分析: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 20.0, SPSS20.0)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身高及体重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当P0.05时则认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REST1.8软件分别对正常对照组及疾病组的fALFF文件及ReHo文件进行单样本t检验,对正常对照组及疾病组进行双样本t检验。利用REST软件内的AlphaSim功能进行多重比较校正,其中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6, P值=0.05,经蒙特卡罗模拟1000次。校正后,得到两组间fALFF差异图的簇的阈值为76,ReHo差异图的簇的阈值为69。使用REST软件的Viewer功能,按上述的簇的阈值设置簇的大小,P值0.05(经校正)时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t=O.081,P0.05)、性别(χ2=0.55,P0.05)、身高(t=1.938,P0.05)、体重(t=1.946,P0.05)及受教育年限(t=1.238,P0.05)各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将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fMRI图像进行对比,疾病组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颞中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fALFF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未发现疾病组fALFF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脑区;而右侧颞中回ReHo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左侧中央后回及右侧中央前回ReHo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1.相较于正常对照,抑郁症患者多个脑区存在异常的fALFF值改变,主要表现为抑郁症患者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及右侧楔前叶fALFF值明显增高,而无明显fALFF值降低的脑区;抑郁症患者还存在多个脑区异常的ReHo值改变,主要表现为抑郁症患者右侧颞中回ReHo值增高,而右侧中央前回及左侧中央后回ReHo值减低。2.综合fALFF及ReHo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抑郁症患者在额叶、颞中回(右侧)、楔前叶、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存在异常。本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及楔前叶与抑郁症的发病及某些临床表现相关。而颞中回、中央前回、中央后回在抑郁症所起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第二部分舍曲林与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研究目的:利用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比率低频振幅和局部一致性算法分别研究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及逍遥散治疗前后的脑功能改变的脑区,探讨这两种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作用脑区,从而为临床研究及使用这两种药物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所有被试均就诊于广州市脑科医院、依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TR)抑郁发作诊断标准及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得分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将被试分为西药组及中药组,分别接受舍曲林(50mg/次,1次/日)及逍遥散(9g/次,2次/日)6周抗抑郁治疗。所有被试治疗前后均进行HAMD量表评估及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扫描。两组所有被试者均无其他精神障碍疾病史、药物依赖史、脑器质性疾病史以及磁共振扫描禁忌症,且均为右利手。排除脱落病人最后西药组及中药组各有9例。2.数据采集:采用Philips Intera Achieva 3. OTesla超导磁共振及鸟笼状头部8通道线圈进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数据的采集。扫描序列及参数同第一部分。3.数据预处理:数据处理分析在MATLAB (R2012a)平台上处理运行,利用静息态fMRI数据处理软件(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 Advanced 4.0, DPARSFA4.0)对所采集的静息态fMRI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步骤同第一部分。其中头动校正步骤,剔除在x、y、z轴方向上平动大于2.0mm和旋转大于2.0。的被试,剔除中药组内超过上述标准值的2例患者。4.统计分析:应用REST1.8软件分别对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前后的fALFF文件及ReHo文件进行单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配对t检验。利用REST软件内的AlphaSim功能进行多重比较校正,其中半高宽(full width at half maximum, FWHM)=6, P值=0.01,经蒙特卡罗模拟1000次。校正后,西药组治疗前后fALFF差异图的簇的阈值为30, ReHo差异图的簇的阈值为28,中药组治疗前后fALFF差异图的簇的阈值为29, ReHo差异图的簇的阈值为28。使用REST软件的Viewer功能,按上述的簇的阈值设置簇的大小,P值0.05(经校正)时则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两组所有被试的HAMD量表得分均高于20,西药组量表总分从21到37不等,中位数为28,中药组量表总分范围为22到39,中位数为30。治疗后两组所有被试HAMD量表得分均低于20,西药组量表总分从4到15不等,中位数为11,中药组量表总分范围从3到13不等,中位数为9分。分别将西药组及中药组治疗前后的fMRI图像进行对比,西药组治疗后左侧枕中回及左侧小脑半球fALFF值较治疗前增高,左侧额中回ReHo值较治疗前降低,未发现fALFF降低或ReHo值增高的脑区。中药组治疗后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前扣带回及左侧颞中回ReHo值增高,而未发现fALFF改变或ReHo值降低的脑区。结论:1.舍曲林治疗抑郁症患者,其治疗后HAMD量表得分较前明显降低,提示抑郁症状得到改善。而对比治疗前后fMRI图像,发现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治疗后多个脑区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左侧枕中回及左侧小脑半球fALFF值较前明显增高,而左侧额中回ReHo值较前明显降低。2.逍遥散治疗抑郁症患者,其治疗后HAMD量表得分较治疗前也有显著的降低,提示抑郁症患者病情减轻。对比其治疗前后fMRI图像,发现抑郁症患者经逍遥散治疗后也存在多个脑区的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前扣带回及左侧颞中回的局部一致性明显增高,而未发现fALFF值明显改变的脑区。3.综合西药组及中药组的静息态fMRI影像学结果,提示舍曲林改善抑郁症状的作用脑区可能为左侧枕中回、左侧小脑半球及左侧额中回,而这三个脑区均被认为与情绪和认知的加工处理有密切关系。而逍遥散抗抑郁的作用脑区可能为左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双侧前扣带回以及左侧颞中回,其中前额叶皮层及前扣带回是LCSPT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而颞中回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病情存在什么联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静息态 脑功能成像 比率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抑郁症 静息态 脑功能成像 舍曲林 逍遥散 抑郁症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45.2;R749.4
【目录】:
- 摘要3-8
- ABSTRACT8-15
- 第一章 前言15-20
- 第二章 抑郁症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20-38
- 引言20
- 材料与方法20-25
- 结果25-31
- 讨论31-37
- 结论37-38
- 第三章 舍曲林与逍遥散治疗抑郁症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38-56
- 引言38
- 材料与方法38-40
- 结果40-49
- 讨论49-54
- 结论54-56
- 第四章 全文总结56-58
- 参考文献58-63
-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63-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64-65
- 致谢65-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曦,李艳红,陈晓兰;30例抑郁症患者的P_(300)电位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2 艾丽,秦晓霞;抑郁症与自杀问题[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3期
3 卢胜利;光量子氧透射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现代康复;2000年06期
4 孔淑华;青春期抑郁症的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校医;2000年06期
5 万艳琼,谢斌,郑瞻培;抑郁症患者1年内再次住院的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03期
6 赵庆莲,李莲芳,王立伟,诸索宇;血管性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作用[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03期
7 闫立新,韦好儒,陈林庆;以反复呃逆为首发症状的抑郁症一例[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01期
8 郁缪宇;抑郁症的神经营养机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1年04期
9 李银霞,张淑兰,林桂梅;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康复指导[J];现代康复;2001年11期
10 张然;让抑郁症无处藏身[J];中国工商;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京;李跃华;杨慧敏;肖爽;;抑郁症相关因素的归因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学与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会议暨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范振国;;青少年抑郁症的咨询与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周东丰;孙学礼;张心保;赵贵芳;马崔;许毅;欧红霞;李惠春;李斌彬;;噻奈普汀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开放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邹春玲;;96例老年住院荣军抑郁症调查[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5 魏道敏;汪厚根;;抑郁症与自杀关系的探讨[A];湖北省民政康复医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6 耿峰;李晓驷;郑东旭;周晓琴;谢雯;季益富;夏海涛;;抑郁症患者早年分离经历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周翠粉;王世伟;;青少年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及防治[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王培;;就诊于口腔科的抑郁症12例临床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芮晓东;;老年人首发抑郁症头颅影像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关于建立抑郁症科学防治体系的几点建议[A];2010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建议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新德;知识分子高发抑郁症[N];长春日报;2005年
2 彭怀仁;归属感与抑郁症[N];光明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罗序文 实习生 周新宇;不可忽视的抑郁症[N];湖北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非尔;抑郁症“盯上”白领丽人[N];华夏时报;2004年
5 绿水;抑郁症与全身疾病[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6 吕斌;关注男性抑郁症[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广东 廖祖笙;给抑郁症患者真正的出路[N];中国信息报;2005年
8 陈福新;抑郁症青睐5种人[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刘共;话语太多可能是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10 唐艳英;更年期情绪低落警惕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芬;抑郁症外周血特异lncRNAs的筛选与验证[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米国琳;HTR3A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其临床表型的关联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赵约翰;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改善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钟静玫;替普瑞酮抵抗环境应激所致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曲姗姗;电针印堂、百会治疗轻中度原发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及Rs-fMRI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凯明;抑郁症脑电信号的非线性研究与诊断模型构建[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魏强;抑郁症电抽搐治疗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陈玉明;抑郁症患者的负性认知偏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佳佳;KIBRA基因多态性、社会心理因素及端粒在抑郁症中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10 张永东;银杏叶提取物EGb761抑制NF-κB-IL-6信号通路缓解长期避光诱发的小鼠抑郁样行为[D];山东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媒介真实与现实世界的背离:国内报纸抑郁症患者形象再现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马洋洋;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隋丽娜;哈尔滨地区抑郁症患者就诊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刘欢欢;首发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闪闪;抑郁症患者发病进程中神经机制的探索[D];西南大学;2015年
6 刘瑞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洁;巴戟天寡糖胶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郭冰心;抑郁症患者对情绪面孔的定向遗忘效应[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9 杨欢;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气郁化火型抑郁症疗效观察及其对HPA轴的影响[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10 郑郭Z,
本文编号:918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91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