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多奈哌齐及L-NNA对小鼠阿尔茨海默症脑组织NOS活性影响及对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本文关键词:盐酸多奈哌齐及L-NNA对小鼠阿尔茨海默症脑组织NOS活性影响及对NOS阳性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小白鼠 脑海马 阿尔茨海默症 一氧化氮合酶 L-硝基-精氨酸 盐酸多奈哌齐
【摘要】:本试验运用D-半乳糖联合铝诱导的方法,成功制备了小鼠的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然后分别用盐酸多奈哌齐和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L-NNA)对成功的AD小鼠模型进行比较治疗试验。通过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和脑海马内NO含量变化、NOS活性变化以及脑组织内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的变化来探讨AD发病机理与NO的关系,NOS抑制剂L-NNA和盐酸多奈哌齐对其主要病变部位的NO、NOS神经元的影响。 运用口腔灌服三氯化铝及皮下注射D-半乳糖的方法进行诱导,制备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模型,,并通过行为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模型进行检测。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及刚果红染色镜检显示,本试验制备的小鼠AD模型达到了成功模型的标准。 运用生物化学检测和硝酸还原酶的方法分别检测脑组织内NOS的活性变化及各组小鼠血清及海马内的NO含量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NO含量及海马内NO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和L-NNA治疗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及L-NNA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显著性差异(P0.05)。NOS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各组对应时间点内TNOS活性强弱顺序均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 L-NNA组正常对照组。iNOS活性变化表现为:模型组前期iNOS活性升高平缓不显著(P0.05),中后期活性显著升高(P0.05);两个治疗组iNOS活性变化规律表现为前期与模型组基本一致,8w-12w其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较对照组仍有升高,两个治疗组之间比较,前期L-NNA降低iNOS活性的效果好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 在显微镜下观察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的各组小鼠脑海马,观测nNOS及i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结构。结果显示:模型组nNOS阳性神经元表达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元密度逐渐降低,截面积变小,突起数量减少等。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L-NNA治疗组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nNOS阳性神经元密度显著性升高(P0.05),胞体截面积,显著增大(P0.05),最长突起长度和第一级突起数量增加。两个治疗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模型组n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逐渐降低,神经元缺失,iNOS在前期神经元表达痕量,随着造模时间的上升表达逐渐上升,表现为模型组比对照组iNOS密度显著升高(P0.05);两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i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在8w后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两个治疗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结果表明:模型组海马内NO及血清NO含量随着时间的延续,含量持续增加,到达6w时达到巅峰,随后保持较高含量。而通过L-NNA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小鼠海马内NO含量及血清NO含量在各时间段内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通过检测脑海马NOS活性与NO的变化呈正相关。盐酸多奈哌齐及L-NNA治疗组小鼠脑组织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胞体截面积及最长突起长度变化显著,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核溶解等变化与相应的模型组比较显著减轻,只有少数神经细胞出现死亡。L-NNA和盐酸多奈哌齐可明显减少神经元的死亡数量,并使神经元的最长突起长度有所增加,治疗效果显著(P0.05)。实验结果表明:L-NNA和盐酸多奈哌齐在治疗AD中对神经元发挥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小白鼠 脑海马 阿尔茨海默症 一氧化氮合酶 L-硝基-精氨酸 盐酸多奈哌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16
【目录】:
- 英文缩略表4-9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1 引言14-26
- 1.1 一氧化氮的概述14-18
- 1.1.1 一氧化氮的生物学特性15-16
- 1.1.2 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分类16-17
- 1.1.3 一氧化氮合酶在脑内的分布17-18
- 1.2 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18-22
- 1.2.1 阿尔茨海默症模型的研究进展19-22
- 1.3 NO 与阿尔茨海默症22-23
- 1.4 NOS 抑制剂与阿尔茨海默症23-24
- 1.5 盐酸多奈哌齐与阿尔茨海默症24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24-26
- 2 材料与方法26-32
- 2.1 试验材料26-27
- 2.1.1 试验动物26
- 2.1.2 主要试剂26
- 2.1.3 主要试验仪器26
- 2.1.4 试验场地及预备试验26-27
- 2.2 试验方法27-32
- 2.2.1 分组及其给药方法27
- 2.2.2 Morris 水迷宫行为学测试27
- 2.2.3 取材27-28
- 2.2.3.1 小鼠血清的分离27-28
- 2.2.3.2 脑组织取样和脑匀浆液的制备28
- 2.2.4 脑切片制作28
- 2.2.5 HE 染色28
- 2.2.6 Highman 甲醇刚果红染色法28
- 2.2.7 SABC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8-29
- 2.2.8 切片观察和测量29
- 2.2.9 NO 浓度(含量)的测定29-30
- 2.2.10 NOS 活性的测定30-31
- 2.2.10.1 脑组织蛋白质含量的测定30
- 2.2.10.2 NOS 活性测定步骤30-31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31-32
- 3 结果与分析32-45
- 3.1 各组小鼠行为学检测结果32-33
- 3.2 各组小鼠 NO 检测结果33-35
- 3.2.1 各组小鼠血清 NO 含量变化检测结果33-34
- 3.2.2 各组小鼠海马 NO 含量变化的检测结果34-35
- 3.3 各组小鼠 NOS 活性检测结果35-37
- 3.3.1 各组小鼠海马 TNOS 活性检测结果35-36
- 3.3.2 各组小鼠海马 iNOS 活性的检测结果36-37
- 3.4 各组小鼠海马 nNOS 阳性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与分布37-41
- 3.4.1 各组小鼠海马 nNOS 阳性神经元密度的变化37-38
- 3.4.2 各组小鼠海马 nNOS 神经元胞体截面积的变化38-39
- 3.4.3 各组小鼠海马 nNOS 神经元最长突起长度的变化39-40
- 3.4.4 各组小鼠海马 nNOS 神经元第一级突起数的变化40-41
- 3.5 各组小鼠海马 iNOS 阳性神经元的形态结构与分布41-45
- 3.5.1 各组小鼠海马 iNOS 阳性神经元密度的变化41-42
- 3.5.2 各组小鼠海马 iNOS 阳性神经元胞体截面积的变化42
- 3.5.3 各组小鼠海马 iNOS 神经元最长突起长度的变化42-43
- 3.5.4 各组小鼠海马 iNOS 神经元第一级突起数的变化43-45
- 4 讨论45-49
- 4.1 AD 模型的选择及 Morris 水迷宫对 AD 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的评价45
- 4.2 AD 小鼠海马 nNOS 阳性神经元凋亡机制45-46
- 4.3 AD 造模不同时间脑海马 NOS 活性及 NO 含量的变化46-47
- 4.4 AD 脑海马 nNOS 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数量及形态结构的变化47-48
- 4.5 盐酸多奈哌齐和 L-NNA 在 AD 脑海马中的作用机制48-49
- 5 结论49-50
- 5.1 D-半乳糖联合三氯化铝造模方法49
- 5.2 盐酸多奈哌齐在阿尔茨海默症中的保护作用49
- 5.3 L-NNA 在阿尔茨海默症中的保护作用49-50
- 参考文献50-58
- 附图58-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学君;徐德琴;汪骏;;多奈哌齐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9年04期
2 涂丽莉,冯定庆,齐威琴,徐胜春;人胎海马内nNOS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年02期
3 张瑞堂;石晓峰;;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概述[J];甘肃医药;2009年01期
4 储国祥;郭兆贵;;一氧化氮及其药理学前景[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2年06期
5 徐法君,闫有旺;明星分子——一氧化氮[J];化学世界;2005年10期
6 李进,况伟宏,李静,王雪,黄明生,伍定平;阿尔茨海默病海马萎缩与ApoE∈4等位基因间相关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7 金宏波,徐洪伟,刘军,杨永滨,王淑珍;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NA对福尔马林大鼠脑nNOS、iNOS表达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谢欣;曹云鹏;史巍;李志贤;刘力平;;阿尔茨海默病海马和齿状回体积的MRI分析[J];中外医疗;2009年09期
9 王翠萍;;NOS_1免疫阳性细胞在小鼠脑内的分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庄莹;陈杰;;阿尔茨海默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928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92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