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及BDNF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1:06
本文关键词:BIN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及BDNF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症发病率逐渐上升,认知功能障碍对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老年期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混合型痴呆(Mixed Dementia,MD)及其他痴呆。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元退行性疾病,有家族性(Familial Alzheimer Disease,FAD)和散发性(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SAD)两种类型,以后者多见。SAD发病机制和病因非常复杂,目前认为遗传因素与发病密切相关,已有部分研究表明桥连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 BIN1)基因上游区域多态性能够增加SAD患者的危险性,上游28kb处“GGG”三碱基的插入/缺失(rs59335482)多态性能够调节基因转录活性,能够增加SAD患者的危险性。而VD、MD加上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 VCIND)合称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一种获得性且与血管因素相关的认知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与认知过程紧密相关,且存在多种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BDNF基因蛋白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从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目的:探讨中国重庆地区部分汉族人群BIN1基因上游28kb处“GGG”三碱基的插入/缺失(rs59335482)与SAD发病的关系及BDNF基因多态性与VCI发病的关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对88例SAD患者及68例健康老人的DNA进行扩增,再用直接测序技术检测位点的插入缺失多态性;利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技术对60例VCI患者及99例健康老人BDNF基因G11757C、G196A、C270T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分析。结果:SAD组rs59335482位点3-bp缺失(Deletion, D),3-bp插入(Insersion, I),基因型DD (35.2%)、ID (46.6%、II (18.2%),等位基因D(58.5%)、I(41.5%);对照组rs59335482位点基因型DD(33.8%)、ID (57.4%)、II (8.82%),等位基因D(62.5%)、I(37.5%),2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7,P=0.195;χ2=0.507,P=0.477)。VCI组G11757C位点基因型GG (30.4%)、GC (53.6%)、CC(16.1%),等位基因G(57.1%)、C(42.9%);对照组G11757C位点基因型GG (30.9%)、GC (47.4%)、CC (21.6%),等位基因G(54.6%)、C (45.4%) (χ2=0.837, P=0.658;χ2=0.180, P=0.671)。VCI组G196A位点基因型AA(23.3%)、AG(51.7%)、GG(25.0%),等位基因A(49.2%)、G(50.8%);对照组G196A位点基因型AA (22.2%)、AG (46.5%)、GG(31.3%),等位基因A(45.5%)、G(54.5%)、(x2=0.744,P=0.689;χ2=0.413,P=0.520)。VCI组C270T位点基因型CC(8.30%)、T(56.7)、TT(35.0%),等位基因C(36.7%)、T(63.3%);对照组C270T位点基因型CC(24.2%)、CT (50.5%)、TT (25.3%),等位基因C(49.5%)、T(50.5%),2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8,P=0.035; χ2=4.98, P=0.026)。VCI组中G196A与C270T配对单体型GC(36.7%)显著低于对照组(47.9%) (Fisher's P=0.037),而G11757C与C270T配对单体型GT(18.8%)显著高于对照组(7.9%)(Fisher's P=0.007), G196A与C270T配对单体型GT(14.2%)显著高于对照组(6.7%) (Fisher's P=0.031), G11757C、G196A与C270T配对单体型GGT(14.3%)显著高于对照组(6.3%) (Fisher's P=0.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s P=0.025)结论:BIN1基因上游28kb处“GGG”三碱基插入/缺失多态(rs59335482)可能与重庆地区部分汉族人群SAD发病无关,而BDNF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重庆地区部分汉族人群VCI发病有关。
【关键词】:SAD VCI BINl基因 基因多态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9.1;R440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7
- 中文摘要7-10
- 英文摘要10-14
- 前言14-19
- 参考文献16-19
- 第一部分 桥连整合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相关性研究19-29
- 1 材料与方法19-23
- 2 结果23-24
- 3 讨论24-26
- 小结26
- 参考文献26-29
- 第二部分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重庆地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29-39
- 1 材料与方法29-32
- 2 结果32-35
- 3 讨论35-37
- 小结37
- 参考文献37-39
- 全文总结39-40
- 附图40-44
- 附表44-48
- 文献综述48-60
- 参考文献54-60
- 致谢60-61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的文章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娜;高成阁;陈策;马现仓;李生斌;刘清波;;BDNF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认知功能的关联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2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俊慧;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与CREB1、BDNF基因多态性和血清BDNF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祺;BIN1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及BDNF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39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93907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