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血清蛋白因子差异

发布时间:2017-10-02 05:32

  本文关键词: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血清蛋白因子差异


  更多相关文章: 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血清蛋白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以阳性、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浓度变化,及其与精神病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46例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患者和6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 growth factor-β,NGF-β)、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水平,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结果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和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NGF-β浓度低于对照组[(21.25±8.65)ng/L vs.(18.73±5.95)ng/L vs.(44.93±9.77)ng/L],而IL-1β[(61.55±21.08)ng/L vs.(79.33±25.68)ng/L vs.(24.77±8.09)ng/L]和MBP[(45.95±27.99)μg/L vs.(60.37±29.82)μg/L vs.(2.32±0.71)μg/L]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IL-1β、MBP浓度低于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症状为主的患者组血清蛋白IL-1β(r=0.769,P0.001)、MBP(r=0.499,P=0.002)浓度与阴性症状分呈正相关。结论阴性症状为主与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可能有着不同的病理学机制。
【作者单位】: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血清蛋白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360210)
【分类号】:R749.3
【正文快照】: 精神分裂症症状复杂多样,临床上常见以阳性症状为主和以阴性症状为主两种类型。许多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的变化与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关联性[1-3]。我们之前的研究也表明,通过检测外周血蛋白因子的方法来帮助诊断、评估精神分裂症是可行的[4]。既往的研究已经证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代辉,江开达;胶质细胞与重性精神疾病相关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2 杜蘅,唐济生;精神分裂症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网络的研究进展[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2年05期

3 熊鹏;吴秋霞;王继才;李国华;曾勇;张树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FAP与MBP水平的变化[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飞;翁剑驰;谈林;罗巧红;岳安丽;舒莉萍;;阿立哌唑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2 王颢;刘胜武;;帕利哌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4期

3 狄婷婷;王秋杰;张美;王瑞婷;;胶质细胞对Aβ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脑神经损伤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年11期

4 钟宇龙;任赐儿;高云;薛上健;吕德鹏;梁忠新;何汝冰;陈镜松;郑洪波;邓河晃;胡文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8、IFN-γ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7期

5 黄肖峰;吴琦珀;陈元林;庄华琴;;分裂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分析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年13期

6 牛莉莉;熊鹏;曾勇;温科奇;李明;黄晓江;;血清与脑脊液蛋白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关系[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7 李亚飞;舒丽萍;舒燕萍;刘瑞霞;;阿立哌唑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变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24期

8 牛莉莉;温科奇;熊鹏;曾勇;徐飞;李明;黄晓江;;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血清NGF、BDNF、GFAP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5年01期

9 李明;曾勇;熊鹏;黄晓江;徐飞;王继才;李娜;陈鹏;;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蛋白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J];精神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10 冉柳毅;姜红燕;许秀峰;;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研究新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芙蓉;小胶质细胞激活在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动物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2 韩岱;MK-801处理青春期大鼠制作精神分裂症认知损伤模型和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万静;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浓度与临床症状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2 闫全志;IL-10、IL-1β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医学院;2010年

3 吴秋霞;应用ROC曲线评估八种蛋白因子水平在精神分裂症中的诊断价值及其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4 牛莉莉;血清蛋白因子与精神分裂症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5 温科奇;血清蛋白因子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的预测和评估价值[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6 刘鲜华;rTMS联合抗抑郁剂对抑郁症患者早期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浆MBP和NSE浓度的影响[D];新乡医学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博,彭昌孝,翟书涛;精神分裂症的细胞因子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9年03期

2 张向阳,周东丰;白细胞介素在精神分裂症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6年04期

3 彭代辉,江开达;胶质细胞与重性精神疾病相关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4 刘小林;郭培桂;刘安求;张铭莉;谌必胜;毕爱华;李建蓉;;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2生成异常的初步探讨[J];上海精神医学;1992年04期

5 许明智,杨玲玲;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精神病理学的关系[J];上海精神医学;1998年02期

6 冯方波,李立青,周飞;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TNF检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9年06期

7 李东阳;周秀芳;孙晓东;陈涛;鲁娜;;柴胡龙牡汤对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刻板行为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07期

8 李元,肖红,高晓宁,李永平;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改变[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年03期

9 刘建勋,冯志颖,田红军,姚智,卢奕;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年03期

10 张向阳,周东丰,沈渔惃,张培琰,成秀芳,李道,南振国,白京生,石夏明,陈建,张艳萍,李尚明;精神分裂症白细胞介素2、6、8与精神病理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矜;田亚平;董振南;刘红鹰;;应激反应对舰艇官兵血清蛋白的影响[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胡洪华;蒋婷;宋海星;胡瀚丹;;四种检测法在乙腈沉淀法去除血清蛋白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年23期

3 ,

本文编号:957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957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