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在配方奶中生长代谢及黏附能力影响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在配方奶中生长代谢及黏附能力影响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医科大学》 2015年
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在配方奶中生长代谢及黏附能力影响的分析
张琰君
【摘要】:目的:赤藓糖醇(erythritol)是一种新型的糖醇类甜味剂,近年来研究发现其还有防龋及抑制细菌的作用。但主要集中于赤藓糖醇对链球菌属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影响的研究上,对口腔中主要致龋菌之一的乳杆菌的生长、产酸是否有影响还未见报道。配方奶粉是可供给婴儿生长与发育所需营养的一种人工辅食,用作母乳的替代品。然而,根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以下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00%,致龋原因多为奶瓶喂养所致。本实验在配方奶中添加赤藓糖醇,希望既满足儿童对甜味的喜爱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要求,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龋病的发生。将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La)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赤藓糖醇用于龋病预防的可行性及机理。方法:1.赤藓糖醇对La在配方奶中产酸和乳酸代谢量影响的分析:将La接种于赤藓糖醇浓度为1%、2%、4%、6%、8%的赤藓糖醇-配方奶混合液(实验组)、及不含赤藓糖醇的配方奶溶液(对照组)中37℃厌氧(80%N2、10%CO2、10%H2)培养。于4、8、12、16、20及24 h各时间点取各培养液,处理后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计算。同时于培养0、4、8、12、16、20、24h各时间点测定各管溶液的p H值。2.赤藓糖醇对La在配方奶中增殖的影响:将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培养18h的La菌液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计算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s,CFU),来观察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生长的影响。3.赤藓糖醇对La菌斑生物膜在配方奶中黏附牙本质的影响:将处理好的牙本质块置于各组溶液中,加入La菌液厌氧培养18h,运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CLSM)和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ESEM)观察La生物膜在牙本质上黏附情况,探讨赤藓糖醇对La黏附作用的影响。结果:1.各组乳酸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持续增高,即各时间点之间乳酸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nnett-t检验各实验组与对照组M相比,乳酸代谢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key HDS检验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不考虑时间点),其中4%E-M、6%E-M、8%E-M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各组p H变化的曲线图可看出,4h前变化不明显曲线较平缓,自8h时各组曲线均呈下降趋势,且4%E-M、6%E-M、8%E-M组下降幅度较其余组小,对照组M下降幅度最大。Tukey HDS检验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不考虑时间点),各实验组与对照组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E-M与2%E-M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6%E-M组与4%E-M、8%E-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实验组CFU值均小于对照组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两两比较,其中4%E-M、6%E-M、8%E-M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1%E-M、2%E-M)CFU值大于高浓度组(4%E-M、6%E-M、8%E-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LSM观察到MRS、6%E-M、8%E-M组绿色荧光面积较M、1%E-M、2%E-M组少,且统计学比较各组中相对层的活菌百分比,6%E-M、8%E-M组显著小于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EM观察到的2%E-M、4%E-M、6%E-M、8%E-M的胞外聚合物和菌体数均少于M、1%E-M组,且牙本质结构较清晰。结论:赤藓糖醇对La在配方奶中生长和产酸有抑制作用,高浓度的赤藓糖醇组(4%、6%、8%)抑制效果优于低浓度赤藓糖醇组(1%、2%),且6%、8%浓度的赤藓糖醇抑制La在配方奶中黏附牙本质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252.1;R788.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敏,刘正;有龋和无龋人牙菌斑菌丛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1995年04期
2 姚军;张佳丽;;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3 黄晓波;赵良启;;细菌胞外多糖的研究和应用[J];山西化工;2006年01期
4 顾淑萍,刘正宋,宋培智;乳杆菌的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测定[J];上海口腔医学;1998年04期
5 岳松龄;微生物与龋病(一) 龋病学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之二(一)[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年11期
6 顾淑萍,刘正,宋培智;乳杆菌和变链菌的牙本质粘附能力实验[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7 赵玮;李文卿;卢佳璇;余东升;;蔗糖浓度对重症婴幼儿龋菌斑中变型链球菌致龋性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年05期
8 黄莉莉;王舒婷;康琼屹;夏文薇;;两种糖经变异链球菌代谢后酸性产物的定量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春叶;龚月生;刘林丽;曹雨莉;;酵母菌生长曲线的测定及其转葡萄芪合酶基因重组菌遗传稳定性的检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王萍;周常义;苏文金;苏国成;;新型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及结冷胶类多糖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6期
3 庾桦;何钟勤;高心;钟丞;李倪娜;薛莹;王志刚;;殊异韦荣菌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鉴定[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4 廖晓寰;杨汝德;;鸡源双歧杆菌与鸡源乳酸杆菌混合发酵工艺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7年06期
5 夏斌;秦满;马文利;刘鹤;王建红;刘克英;刘瑞昌;杨旭东;葛立宏;;111例全身麻醉下儿童牙齿治疗效果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1期
6 郑雪飞;张健;刘高成;王丽;赵千;;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570名儿童家长对牙科全身麻醉技术的接受程度[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6期
7 杨利民;;年轻恒牙再生性牙髓治疗机理及支架的探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8 赵增波;董福生;马哲;;氟化泡沫与氟保护漆对离体乳牙釉质保护效果的比较[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09期
9 薛强;张海东;孙继红;杨淑芳;张金磊;孙国庆;;利用乳杆菌发酵法制备柞蚕蛹皮甲壳质研究初报[J];北方蚕业;2014年03期
10 赵丽萍;董文亮;徐喆;;口腔科门诊儿童牙病护理配合体会[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钱方;黄原胶生物降解及其寡糖生理活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徐春兰;Enterobacter cloacae Z0206富硒多糖的制备、结构分析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王凤芹;Z0206细菌多糖的结构分析及其对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陈艳丽;不同海洋生境来源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静;Rahnella sp. PJT09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与结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洁仪;RPDs修复材料对口腔优势菌表面粘附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3 杨健;抗变链鸡卵黄抗体(IgY)对两种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D];江西医学院;2000年
4 胡江如;野油菜黄单胞菌EMP途径相关基因的突变分析[D];广西大学;2007年
5 郭春叶;芪合酶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吴小军;耐热性黄原胶的制备[D];江南大学;2007年
7 刘俊强;烃类降解菌的筛选及油田污水室内生化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李珂昕;超高压与微生物多糖对猪肉凝胶品质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庾桦;殊异韦荣菌乳酸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及重组表达[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伟;防龋基因疫苗pVAX1-GC免疫BALB/c小鼠和SD大鼠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军;;前景看好的甜味剂——果葡糖浆[J];发酵科技通讯;2006年04期
2 李继遥,周学东,戴朝政,张萍;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牙菌斑脂肪酸方法的建立[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3 刘鲁川,岳松龄,蒋和田,吕太平;不同有机酸对釉质脱矿率的对比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4 翁方敏;刘正;;口腔变形链球菌生长的世代时间测定[J];口腔医学;1984年03期
5 金世琳;乳酸菌的科学与技术[J];中国乳品工业;1998年02期
6 聂凌鸿,彭华松;微生物胞外多糖——结冷胶的生产与应用前景[J];生命的化学;2002年02期
7 邱慧霞,赵谋明;一种新型微生物胶凝剂──凝结多糖[J];食品与发酵工业;1998年06期
8 何越;高果糖浆和其他甜味剂在食品加工中的选用[J];食品工业;2005年03期
9 杨海军;果葡糖浆的特性及应用[J];食品科学;2002年02期
10 艾志录,黄忠民,刘风杰;凝结多糖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食品科技;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海军;赤藓糖醇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4年01期
2 李发财 ,杨海军;赤藓糖醇在奶片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乳业;2004年07期
3 李发财 ,杨海军;赤藓糖醇在奶片中的应用[J];中外食品;2004年05期
4 杨海军;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通过鉴定[J];农产品加工;2004年10期
5 汪家铭;赤藓糖醇蕴含市场潜力[J];江苏化工;2004年06期
6 黄海英,黄绍华,沈玲霞;“零”值配料——赤藓糖醇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江西食品工业;2005年02期
7 ;赤藓糖醇被批准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J];山东食品发酵;2007年03期
8 肖素荣;李京东;;赤藓糖醇的特性及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年05期
9 李树东;宋微;魏春红;曹龙奎;;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的研究综述[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09年12期
10 温拥军;谢达平;;产赤藓糖醇菌株的筛选[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海;王阳木;;淀粉深加工-赤藓糖醇的生产及近期展望[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2 薛雅莺;贾慧慧;杨海军;;赤藓糖醇在非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3 秦涛;谭玉霞;庞明利;杨海军;;赤藓糖醇在冰淇淋中的应用及市场前景[A];第三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4 谭玉霞;杨海军;李发财;;赤藓糖醇低热酸奶的研制[A];第二届中国奶业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5 韩春妮;何芳雁;代蓉;范源;;糖尿病甜昧剂赤藓糖醇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A];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2 帅斌 李发财;[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3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杨海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4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 杨海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5 刘华秋;[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6 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技术中心 杨海军;[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7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 裴疆森 硕士 李路娟;[N];中国食品报;2008年
8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 裴疆森 硕士 李路娟;[N];中国食品报;2008年
9 朱路甲 陈玉海 王宝军 朱凯宁;[N];中国食品报;2010年
10 保龄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辛修锋 黄婧 李发财;[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戴欢;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特异性氧化1-苯基-1,2-乙二醇及赤藓糖醇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娴;赤藓糖醇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张琰君;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在配方奶中生长代谢及黏附能力影响的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佳丽;赤藓糖醇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作用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俊梅;紫外诱变及电融合法构建赤藓糖醇高产菌株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5 谷微微;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赤藓糖醇工艺优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6 贾伟;丛梗孢酵母赤藓糖醇产生条件优化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刘媛媛;硫酸二乙酯结合紫外线诱变选育赤藓糖醇高产丛梗孢酵母[D];天津大学;2012年
8 王凤伟;耐高渗赤藓糖醇生产菌的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D];江南大学;2012年
9 解丕苓;赤藓糖醇菌种的选育与发酵工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张立鹤;赤藓糖醇生产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赤藓糖醇对嗜酸乳杆菌在配方奶中生长代谢及黏附能力影响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62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