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
本文关键词: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5年
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
靳晓媛
【摘要】:研究背景和目的腮腺肿瘤是常见的头颈部肿瘤,临床上最常见的有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粘液表皮样癌。腮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是目前腮腺肿瘤定性诊断的最可靠方法,当病灶较小或位于腮腺深叶时,往往因为取材不足而无法明确诊断,并且FNAC为有创性检查,所以临床上对腮腺肿瘤的术前诊断首选无创的影像学检查,目前主要有超声、CT、MRI、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检查操作方便、价格低廉、无辐射,为首选的检查方法。CT检查扫描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由于腮腺组织富含脂肪,腮腺肿瘤与正常腮腺组织形成良好的密度对比,有利于腮腺肿瘤的检出和定位,但是对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特异性不高。MRI检查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多平面成像、无辐射等优点,能较好的显示肿瘤的形态、边界及周围组织浸润等情况,MRI对钙化的检出不敏感,并且扫描时间较长、伪影较多、临床应用范围较局限。放射性核素显像对腮腺肿瘤诊断的特异性不高,仅作为辅助检查手段。能谱CT是近年来新兴的成像技术,以80k Vp和140k Vp高低电压瞬时切换为核心技术,同时获取两组不同的能量数据,具有单能量成像及物质分离等功能,能够对基物质(水,碘,钙,尿酸等)进行物质密度成像和定量分析。我们通过腮腺良、恶性肿瘤的能谱CT多参数对比分析,探讨其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在术前接受能谱CT扫描的62例腮腺肿瘤患者,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龄12~85岁,中位年龄47.0岁。在GE AW4.5工作站利用GSI Viewer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在70 ke V单能量图上选择肿瘤实性部分设定感兴趣区ROI(尽量避开囊变坏死、钙化及伪影),获得碘浓度值(IC)、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观察并记录所有肿块发生部位、形态、边界、囊变等形态学特征。根据肿块病理结果,将观察对象分为良性组、恶性组,良性组又细分为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组。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多形性腺瘤组与恶性肿瘤组、腺淋巴瘤组与恶性组、多形性腺瘤组与腺淋巴瘤组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诊断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及相应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应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对肿块碘浓度、部位、形态、边界、囊变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有价值的指标(P0.2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绘制多因素ROC曲线,评价联合诊断效能。结果平扫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腮腺良性组分别为-1.41×100μg/ml(-2.25,0.16)、-0.10(-0.31,0.12)、7.25(7.17,7.40),腮腺恶性组分别为-1.13×100μg/ml(-1.46,1.44)、1.01(-0.19,2.04)、7.17(7.13,7.4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腮腺良性组分别为9.65×100μg/ml(4.29,18.37)、0.69(0.31,1.59)、7.89(7.71,9.15);腮腺恶性组分别为18.04×100μg/ml(12.5,20.98)、1.56(1.29,2.65)、9.22(9.11,9.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273、-2.43、-3.01,P均0.05)。静脉期碘浓度、曲线斜率、有效原子序数的中位数及上、下四分位数,腮腺良性组分别为12.26×100μg/ml(10.03,22.19)、1.23(0.65,2.08)、8.14(7.91,8.31);腮腺恶性组分别为11.08×100μg/ml(9.89,17.55)、1.22(1.07,2.25)、7.96(7.89,8.1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以碘浓度18.90×100μg/ml为阈值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70%、79.50%。经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碘浓度值、深叶或深浅叶同时受累、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为诊断腮腺恶性肿瘤有价值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出联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8,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4.5%。结论能谱CT多参数成像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但是动脉期良恶性肿瘤的碘浓度有部分重叠,能谱CT碘浓度定量分析联合传统形态学特点有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8;R730.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平仲;余强;石慧敏;罗济程;;CT灌注诊断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价[J];上海口腔医学;2005年06期
2 林晓珠;李卫侠;朱延波;董海鹏;吕培杰;缪飞;李剑颖;沈云;陈克敏;;宝石能谱CT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3 曾广绥;罗葆明;;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及其新进展[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年01期
4 畅智慧;刘兆玉;孙洪赞;吴振华;;64层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腮腺常见肿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8年09期
5 李巧珍;肖萤;徐乐天;唐宁;黄思;;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腮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孙沫逸,董绍忠,杨耀武,李建虎,王磊,居云;雪旺细胞标记物Leu-7(HNK-1)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中的意义[J];北京口腔医学;2005年01期
2 周健;吕衍春;;CT能谱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11年04期
3 郑海;汤炜;;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化疗途径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年12期
4 王琳;;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1期
5 毛永征;王振常;杨本涛;常青林;;多层螺旋CT在腮腺良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09年20期
6 郑建金;董刚;李涛;;CT增强扫描对颈部肿物的诊断意义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09年31期
7 谭介恒;凌文龙;蓝秋丽;;平阳霉素治疗头颈部囊状淋巴管瘤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11期
8 张鹏;杜玉宾;于淼;殷翔;吕岩红;髙钟秀子;郑金华;;鼠舌癌发生过程中弹性纤维、胶原纤维的变化[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9 谢艳敏;王玲;;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皮肤缺损的手术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04期
10 艾松涛;余强;;CT灌注成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8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光峰;原发性及复发性喉鳞癌、治疗后改变的CTP及伴发颈部转移淋巴结的DWI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2 万娅敏;双能量CT对胃癌患者术前病理分级及分期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芬宜;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郭锋;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3 沈君怡;CT能谱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鉴别诊断应用价值的初步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4 甄朝炯;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对照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5 许晓亮;区域性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回顾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天佑;宝石CT低剂量扫描结合ASIR重建小肠造影的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田宝民;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中芳香化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相互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陈伟;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的病理组织学基础及相关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9 吕绍茂;多层螺旋CT前列腺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7年
10 刘连生;颌面部疾患的CT和MRI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静娴;范卫君;吕衍春;肖鹏;;上皮源性腮腺恶性肿瘤的CT征象与病理对照研究[J];癌症;2007年07期
2 吕衍春;范卫君;沈静娴;肖鹏;;133例腮腺肿瘤的CT征象分析[J];癌症;2007年11期
3 陈永兴,郑笑娟,卢晓潇,黄雪兰,任淑先,邹晓娉,金国应,王良;三维彩色能量图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年04期
4 罗建文,白净;超声弹性成像的原理及理论分析[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年03期
5 汪慧访;叶钢;陈晓岗;郭旻华;;甲状腺结节钙化的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6年03期
6 余珊珊;韩东刚;刘娜;张琪;梁艳;周琦;;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与弹性分级法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1期
7 徐智章,俞清;超声弹性成像原理及初步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5年01期
8 江泉;张渊;张婉莹;栾丽娜;单君;周星;王登山;;三维灰阶超声与二维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应用[J];上海医学影像;2006年04期
9 程玉书;周正荣;彭卫军;;腮腺原发良、恶性肿瘤CT表现的比较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07年10期
10 陈文,张武,苗立英,冉维强,黄曼维,林发俭,贾建文;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善珏;桑庆南;;腮腺区肿瘤69例的临床分析[J];工企医刊;2000年04期
2 王可颜;腮腺滞留性囊肿1例报告[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1年S1期
3 陈卫民,陶学金,邵乐南,朱声荣;腮腺深部肿瘤手术治疗[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S1期
4 李玉庆,孟宪哲;腮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李阳;郑延清;刘樱;王吉;杜启涛;;腮腺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1例[J];口腔医学研究;2007年06期
6 邱攀;张忠翔;张媛;张晓燕;秦维香;;腮腺区肿物11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15期
7 朱明仁 ,刘方柏;人类付腮腺的发生率,特性和意义[J];国外医学参考资料.口腔医学分册;1978年02期
8 焦静,张瑞,张宪;腮腺区肿瘤的超声诊断[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9 吴列红,朱慧勇;腮腺Warthin瘤62例临床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0年04期
10 徐明,董飞君,吴伟;保留腮腺主导管腮腺浅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王彦峰;;中药治疗小儿双腮腺区淋巴结炎1例[A];第25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中医药高等教育儿科教学研究会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2 陈丹;王安训;丁学强;陈宇;;腮腺区疾病谱的临床分析[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杨二虎;王亚琛;梁福英;;婴幼儿腮腺区肿瘤53例临床分析[A];第三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袁晓春;;多排螺旋CT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5 傅成扬;王昭勇;夏光明;刘汉前;张双越;俞辉明;;腮腺区域性切除术的临床应用[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徐晓刚;周中华;王悦;;插补邻近组织瓣预防腮腺切除后Frey's syndrome[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李恒国;刘连生;;腮腺病变的临床与影像[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江朝根;邱菊生;朱希松;;腮腺Warthin瘤的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表现[A];2013年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张望群;张丽萍;;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同期面神经移植修复一例[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郭军;杨耀武;侯锐;郑文;赵莉莉;孙琰;胡开进;;超声定位引导穿刺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南京总医院主任医师 寿柏泉;[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靳晓媛;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吴隆秋;鼻咽癌腮腺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3 陈凤志;超声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陈悦;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预防腮腺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5 谢洪辉;早期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腮腺保护的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6 黄谢山;耳后肌骨膜瓣在腮腺肿瘤切除手术应用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张丹;涎腺疾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能谱CT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169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