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例唇缺损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136例唇缺损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唇是口腔颌面部重要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性器官之一。由于良恶性肿瘤、外伤等原因可造成唇部原有解剖形态的改变,给患者带来身体及心理上的双重打击。因此,唇部缺损的修复无论是对于恢复患者唇部形态还是功能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的1.调查唇缺损发生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分别加以分析。2.通过评价唇缺损修复术后的疗效、深入了解唇部解剖特征、探讨不同的麻醉和手术方式,为唇缺损修复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3.在保证唇组织缺损达到修复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唇部正常的生理结构及功能,总结出唇部缺损修复的手术原则。材料及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14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经手术治疗的唇缺损修复病例1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致病因素、缺损部位及大小、麻醉及手术方法的选择等。其次对患者术后进行唇重建评估及满意度调查,并绘制评分表。最后对唇重建评估及患者满意度评分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6例唇缺损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50例,男女比例1.72:1。患者中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52岁,中位年龄为59岁。60-79岁患者占45.59%,在本次回顾性分析中此年龄段的发病率最高。退休患者占36.76%,体力劳动者占32.35%,是唇缺损的主要人群。唇部恶性肿瘤是造成唇缺损的主要原因,占44.85%,外伤、良性肿瘤、瘢痕、炎症分别占27.21%、13.23%、9.56%、5.15%。上唇缺损39例(28.68%),下唇缺损占97例(71.32%)。上唇或下唇的缺损面积小于1/2占67.65%,1/2-2/3占30.88%,大于2/3占1.47%。涉及口角缺损占4.41%,不涉及口角缺损占95.59%。全身麻醉57例(41.91%),局部麻醉79例(58.09%)。拉拢缝合107例(78.68%),改良Bernard皮瓣13例(9.55%),Estlander皮瓣11例(8.09%),Karapandzic皮瓣2例(1.47%),前庭沟加深术2例(1.47%),口角开大术1例(0.74%)。2.对136例患者术后1、3、6、12个月分别进行回访,从术后唇部形态及功能两大方面对唇重建后恢复效果进行评估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各术式术后1、3、6、12个月重建后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逐级增高(P0.05)。说明患者恢复情况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得更好。结论1.唇癌是唇缺损的主要致病因素,发病的人群以60-79岁的男性为主。2.唇缺损修复手术的最佳时期为一期手术,不涉及颈部淋巴清扫术者局部麻醉为最佳麻醉方案。3.唇部的血运丰富,局部邻近皮瓣修复成活率高,发生坏死感染机率低。对不同部位及范围的唇缺损患者,采用个性化的修复方案,才可以达到“形态与功能”兼顾的双重目的。4.缺损范围及缺损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唇缺损 修复重建 外科皮瓣 流行病学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2.2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一) 前言12-13
- (二) 材料和方法13-14
- 1. 研究对象13
- 2. 研究方法13-14
- 2.1 临床资料收集13
- 2.2 手术方式13
- 2.3 术后随访及唇重建后的评估13-14
- 2.4 患者满意度调查14
- 2.5 统计学方法14
- (三) 结果14-16
- 1. 临床病例资料的特点14-15
- 1.1 性别及年龄分布14-15
- 1.2 致病因素及职业15
- 1.3 缺损部位及大小15
- 2. 术式的选择15-16
- 3. 麻醉方式的选择16
- 4. 唇重建后的评估及患者满意度调查16
- (四) 讨论16-23
- 1. 唇部缺损的发病特点16-17
- 1.1 性别16-17
- 1.2 年龄17
- 1.3 职业17
- 1.4 部位及大小17
- 2. 唇部缺损的致病因素17-18
- 3. 唇部的解剖结构18-20
- 4. 唇部缺损修复的麻醉方式20
- 5. 唇缺损修复的术式选择及重建后评估20-22
- 5.1 直接拉拢缝合20-21
- 5.2 Estlander皮瓣21
- 5.3 改良Bernard皮瓣21-22
- 5.4 远位组织瓣22
- 6. 口角成形术22-23
- 7. 唇缺损修复的手术原则23
- (五) 结论23-24
- (六) 参考文献24-27
- 综述27-37
- 参考文献33-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伟明,李嫣;中西医结合治疗唇部血管神经性水肿3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2年05期
2 刘先娥;;漂唇术致唇部疱疹的预防及护理[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陈忠存;高尚;王永洁;王仲锋;;动静态结合唇部美容整形术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1期
4 王仲锋;陈忠存;高尚;王永洁;;成人唇部衰老的量化评价标准初探[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7期
5 缪和兴;江华;;疔疮[J];广西中医药;1979年04期
6 孙弘,王贤淑;唇部缺损的整复治疗[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87年00期
7 ryoma;;冬季注意唇部保养[J];时尚北京;2014年01期
8 ;唇部美容[J];家庭医学.新健康;2006年01期
9 ;唇部化妆怎样才显性感?[J];健康生活;1994年01期
10 刘不老;;根据发质选发型[J];科学养生;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野达也;秦美奈子;;关于唇部干裂新评价方法的开发[A];2006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新;李冬梅;王峰;郑家伟;;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在唇部整复中的应用——附23例报告[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3 齐双;;辽宁汉族青年女性唇部轮廓特征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3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3年
4 贺国权;熊磊;戴德华;唐yN;周先略;;巨大唇部动静脉畸形5例临床报告[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皓;赵晖;张权;唐朝京;;一种唇部自动跟踪及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肖文;余兵;;Peutz-Jeghers综合征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倪娜;;水晶塑唇和丝绣柔眉技法[A];2005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吴超;晋红中;;Laugier-Hunziker综合征1例[A];2014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9 曾跃平;马东来;;Q开关紫翠宝石激光治愈Laugier-Hunziker综合征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杨丽;;水晶塑唇和丝绣柔眉技法[A];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子;唇部护理对与错[N];保健时报;2004年
2 齐建荣;让嘴唇过个滋润的冬天[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晓丽 何颖;秋天护好你的娇唇[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王开珍;女性冬季如何护唇[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答疑解惑(004)[N];中国质量报;2003年
6 王敬霞/整理;二十岁善待你的天生丽质[N];保健时报;2003年
7 张琴;让你的红唇更诱人[N];山西日报;2000年
8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 刘清;唇部肿胀、糜烂是咋回事[N];河北科技报;2003年
9 企 鹅;美唇精灵—唇膏[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余文慧;唇部疱疹的防治[N];云南科技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露;图像中的唇部区域分割和特征提取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2 郑云龙;唇裂术后上唇部瘢痕组织中血管密度与生成模式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3 刘玉芳;新型强脉冲光治疗唇部、腋部多毛的疗效观察[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丽;柠檬醛对鸡胚唇部组织形态发育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8时空表达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赵春阳;136例唇缺损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6 王武杰;唇部血液供应显微外科临床解剖[D];山东大学;2009年
7 赵燕燕;基于视频图像的唇部检测与跟踪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志文;唇部检测算法的研究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7年
9 姚文娟;基于视频的唇部定位和序列切分算法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昀;唇部检测算法的研究改进与实现[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136例唇缺损临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6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