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锥形束CT对偏侧咀嚼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测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14 05:45
   目的:运用锥形束CT测量偏侧咀嚼伴TMD患者TMJ骨性结构的变化,探讨偏侧咀嚼不良习惯对TMJ形态和空间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门诊患者,主诉长期偏侧咀嚼习惯且伴有TMD症状的患者40名,对照组为双侧TMJ正常的健康人群20名。采用CBCT行颅颌面大视野扫描并进行影像三维重建,对重建影像进行矫正及测量层面的选取。在髁突最大长轴的轴位分别测量髁突前后径和内外径、半径值及髁突水平角,在矫正冠状位分别测量髁突垂直角、受力角及关节内外间隙,在矫正矢状位分别测量颞骨关节窝宽度和深度、关节结节斜度、关节前上后间隙、髁颈厚度及髁突高度。所有测量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双侧TMJ各测量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习惯侧关节结节斜度小于非习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习惯侧髁突高度大于非习惯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习惯侧髁突前后径、关节内间隙、关节后间隙、髁颈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习惯侧关节前间隙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习惯侧髁突前后径、髁突水平角、髁颈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习惯侧关节前间隙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侧咀嚼伴TMD患者双侧TMJ骨性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双侧髁突在异常应力下矢状向改建变小,习惯侧髁突内后移位,非习惯侧关节前间隙代偿性增大,但偏侧咀嚼是否是导致TMD症状的必然因素有待进一步明确。
【学位单位】:遵义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82.6
【部分图文】:

品牌,设备,关节区,旋转时间


、创伤、感染及手术史。经痛、其他原因导致的关节区放射痛等症状。耳鸣症状。究者提出的各项试验要求,不能配合完成试验引进的意大利 NewTom VG 品牌 CBCT 对双侧高频直流,旋转阳极 110KV,1-20mA(脉冲形控制辐射剂量,最小层厚 0.3mm,360 度旋转时间 18 秒(标准模式),重建时间 60 秒(图

髁突,枕骨大孔,鼻中隔,双侧


-鼻中隔-枕骨大孔中点均位于矢状线,双侧髁突基本图 5:冠状位双侧髁突基本对称取像重建矫正完成后,只获得了常规轴位、冠状由于髁状突水平角及垂直角的存在,仅从常规

髁突,双侧,长轴


图 5:冠状位双侧髁突基本对称选取影像重建矫正完成后,只获得了常规轴位、冠状位,由于髁状突水平角及垂直角的存在,仅从常规层反映出 TMJ 的骨性结构及空间位置关系;因此,需步矫正,以获得矫正冠状位和矫正矢状位,也就是平长轴斜位;在矫正后的参考平面上确定参考点及参效的测量。矫正冠状位:在髁突长轴最大轴位层面中点;矫正矢状位:在髁突长轴最大轴位层面,矢状(图 6、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灵波;朱熠;成官迅;;颞下颌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影像诊断[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9年06期

2 宋娟;龙星;邓末宏;;颞下颌关节盘钙化病例报告暨文献回顾[J];口腔疾病防治;2018年01期

3 李瑞;赵鹏飞;王振常;;颞下颌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8年07期

4 王烨欣;张善勇;郑吉驷;;人工颞下颌关节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年06期

5 徐斌;方忠朝;石宇远;徐明;;颞下颌关节慢性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患者60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年06期

6 陈义洲;林璐琪;梁淑慧;;猫外伤性颞下颌关节僵硬的治疗[J];中国兽医杂志;2016年11期

7 何冬梅;胡逸晖;杨驰;陈敏洁;张善勇;李辉;白果;张露珠;陆川;黄栋;;人工颞下颌关节治疗关节强直的效果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7年01期

8 吴艳华;;早期张口训练在颞下颌关节盘锚固术后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年08期

9 毛凯平;邹璟;李解;姜梦雅;高桃珍;;氦氖激光对兔退变颞下颌关节髁突软骨基质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年09期

10 刘晓东;张勉;王美青;;咬合紊乱导致颞下颌关节髁突异常改建[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晗;咬合因素对牙体、牙周及颞下颌关节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7年

2 冯亚平;HMGB1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血管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8年

3 张渊;量化的咬合接触与颞下颌关节应力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于世宾;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颞下颌关节中的分布及其生理病理意义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5 刘展;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建模及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的生物力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许跃;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力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赵强;下颌后退术对下齿槽神经及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吴梦婕;颞下颌关节滑膜细胞对应力的分子应答机制及丹皮中具有滑膜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筛选[D];浙江大学;2008年

9 刘桂才;颌面部撞击伤对羊颞下颌关节间接性损伤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10 李颖杰;细胞层组织工程模拟构建颞下颌关节滑膜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世熹;BSSRO后退术后颞下颌关节的形态和位置变化以及肌动力平衡改变前后的有限元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9年

2 徐笑梅;青少年和成人安氏Ⅱ类一分类亚类患者颞下颌关节特征的CBCT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3 郑德鑫;锥形束CT对偏侧咀嚼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颞下颌关节骨性结构的测量分析[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4 何晓兰;传代和低氧培养对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表型及细胞骨架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7年

5 马彬;山羊颞下颌关节盘及细胞自组装基体生物化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6 朱新新;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手术前后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模型的构建[D];广西医科大学;2018年

7 班鸿程;动态超声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诊断方法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8年

8 谢晓婷;恒牙列安氏Ⅱ~1类与安氏Ⅱ~2类错(牙合)畸形颞下颌关节位置及形态的锥形束CT对比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8年

9 张伊殿;颞下颌关节髁突及关节窝斜矢状截面积大小与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8年

10 何东;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究低强度超声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相关靶点的实验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3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83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