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单体组成及填料微结构对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11 13:52
  齿科修复复合树脂因其美观性、生物相容性良好、物理机械性能优越、操作方便等优点,极大地满足了龋齿患者对齿科修复的要求。目前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银汞合金材料,成为最常用的牙体修复材料之一,并广泛用于牙体缺损的修复,其应用范围也逐渐从前牙修复扩展到后牙修复。但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如聚合收缩率较高、机械强度不足、耐磨损性能较低和微渗漏引发继发龋等,使得复合树脂无法用于后牙部位的大面积修复。为了更好的改善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性能,本文在树脂基体和无机填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将改性的纳米SiO2(OX-50)和改性的硅藻土以不同质量比混合后填充到复合树脂中,研究了多孔硅藻土填料和纳米填料的配比对复合树脂机械性能(挠曲强度、弹性模量、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研究复合树脂的聚合收缩率、双键转化率、固化深度及光透过率等性能。为了使得复合树脂更好地应用于临床牙体缺损修复中,尝试在制得的复合树脂中添加不同含量的TiO2来进一步改善其美学性能。通过CIE 1976 L*a*b*标准色度学系统对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颜色性能评价,实验结果显示,添加少量粒径为300~400 nm的T...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单体组成及填料微结构对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性能影响


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的磨损机理Fig.l一6SchematieofabrasionindentalresineomPositesnlledwithmaero一Partieles.

纳米无机粒子,填充复合,磨损机理


第章绪论己经基本不使川」。在磨耗过程中,首先磨掉的是有机树脂,然后引起表而填半“}颗粒暴露,最终整个填书}颗粒像“拔鸡已”一十羊从树脂表面脱落(见图1一6)。图1一6大颗粒填料复合树脂的磨损机理Fig.l一 6SchematieofabrasionindentalresineomPositesnlledwithmaero一Partieles.相比之下,小粒径填料有独特优势l2c)],己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纳米填料。纳米粒子因其具有的小尺一」‘效应、表而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特征,使其呈现出一系列奇异的物理、化学性质,比如,优异的光学性能、高的机械强度、低的磨损性能、色泽和抛光度均好,日不易着色等,所以很少的体积含量就能大幅度的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对于复合材料而六,更细小的粒子尺、J一会导致更小的.}!J{粒问隙,更大地保护了软的树脂华体,使填料得到更少星的磨损,所有的这些都会导致材料耐磨性能的增强(见图卜7)。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通过掺杂小尺一寸粒一子而得到提.即30]。晶粒间空隙的减小可能会导致位错移动的阻碍增加和降低):6部应变。因此在树脂磨损时

形貌,筛盘,圆柱状,微观结构


之间的结合力,进而提高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聚合物单体渗入到相互连通的孔结构中,复合树脂的挠曲强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硅藻土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多孔结构[36·371(见图1一8)的硅酸盐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耐酸性和耐热性,保温性,低密度,耐磨性,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吸附性,以及较低的成本等。因此硅藻土作为一种填料或增强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复合树脂、催化剂载体、吸附剂载体和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填充到聚合物中可使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较好的改善[38]。图1一8硅藻土的微观结构和形貌:(a)圆柱状和(b)筛盘状Fig·1一 8Mierost一 uetureandmorphologiesofdiato而te:(a)eylinderand(b)sieveplateI3,,381.wang【3”】等首次将硅藻土弓!入到齿科修复材料中,并采用大小颗粒混合填充的力一式,将硅烷偶联化硅藻土和纳米二几氧化硅(OX一50)共掺杂与树脂基体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树脂修复材料理化特征及其在龋齿临床应用中的评价[J]. 王卫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6)
[2]复合树脂的种类、选择及应用[J]. 赵信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8(05)
[3]牙科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的性能与展望[J]. 谭彦妮,刘咏,向其军.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7(03)
[4]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美学特性及其相关的研究进展[J]. 肖丹,贺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7(01)
[5]齿科充填复合材料研究进展[J]. 张仕明,张栩,李湛勇,朱晓夏.  高分子通报. 2006(12)
[6]口腔修复材料——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研究进展[J]. 胡晓刚,王琳,顾晓宇,王新知,仝毅,罗运军,黄风雷.  材料导报. 2006(05)
[7]超细粉末湿法制备过程中粒子粒度和形貌控制的基础理论[J]. 黄凯,郭学益,张多默.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5(06)
[8]可见光固化齿科充填复合树脂挠曲强度研究[J]. 李之轶,许乾慰.  上海塑料. 2005(01)
[9]银汞合金粘接修复术[J]. 赵信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1997(01)
[10]纳米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的研制及性能表征[J]. 王臻,张维丽,刘伟强.  纳米科技. 2010 (01)

博士论文
[1]纳米羟基磷灰石晶体/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研究[D]. 韩纪梅.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0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10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f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