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2 10:28
  目的:观察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对HUVEC产生细胞粘附分子、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影响,探讨P.gingivalis在AS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以及作为牙周炎与AS相关的物质基础的可能。方法:标准条件下厌氧培养ⅠfimA型(ATCC 33277)、ⅡfimA型(WCSP115)、ⅣfimA型(W83)P.gingivalis;体外培养并鉴定HUVEC。待HUVEC单层融合后,分别加入不同fimA基因型P.gingivalis,共同培养2h、6h、24h,采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和IL-8、MCP-1的分泌量;FCM检测HUVEC表面ICAM-1和VCAM-1的蛋白表达量并通过CLSM观察ICAM-1和VCAM-1的表达情况。结果:(1)P.gingivalis刺激下HUVEC表面ICAM-1表达增强,Ⅱ、ⅣfimA型P.gingivalis的这种上调作用强于ⅠfimA型P.gingivalis。本研究条件下,Ⅰ、Ⅱ、ⅣfimA型P.gingivalis刺激HUVEC表面VCAM-1的表达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文章来源】:遵义医科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卜’、、图7尸gingivalis革兰染色光镜下呈革兰阴性球杆菌10‘100倍

基因型


3.1不同夕耐基因型尸,加g才姐lis菌株刺激HUVEC表达ICAM一1的比较不同卢mA基因型 pgingivalis菌株刺激 HUVECZh、6h、24h时,HUVEC细胞表面ICAM一1的表达强度如表1和图8、9所示,结果经秩和检验及ANOVA分析显示:(l)各实验组(TI、TZ、T3)及阳性对照组在Zh、6h和24h时表达ICAM一l的强度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表明不同刀mA基因型 pgingivalis的刺激下,HUVEC表达ICAM一1的强度均增加。(2)TZ组在任意时lbJ点,其HUVEC表达ICAM一l强度高于TI组(p<0.05)。Zh和6h时,TZ组表达ICAM一1强度高于T3组(P<0.05),而24h时,与T3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H刀mA型 pgingivalis早期刺激HUVEC表达ICAM一1的作用强于其它卢nzA基因型 pgingivalis

直方图,基因型,直方图,表达强度


图9不同户mA基因型Pglnglvali.’刺激HUVEC表达ICAM一1的FCM检测直方图注:绿色、红色、蓝色、黄色和黑色分别代表Tl组、TZ组、T3组、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ICAM一1表达强度3.2不同厂加“基因型p91馆ivalis菌株刺激下HtJVEc细胞表面VCAM一1的蛋白表达量不同刀mA基因型尸gingivalis菌株刺激HUVECZh、6h、24h时,HUVEC细胞表面VCAM一1的表达强度如表2和图10、n所示,结果经秩和检验及ANOVA分析显示:各实验组(Tl、TZ、T3)在Zh、6h、24h时VCAM一l的蛋白表达强度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间VCAM一1的蛋白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不同户mA基因型尸ginglvalis刺激HUVEC分泌VCAM一1水平的比较组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两种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刺激下口腔上皮细胞ICAM-1的表达[J]. 郭永华,吴亚菲,刘天佳,肖晓蓉.  北京口腔医学. 2008(05)
[2]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超微结构观察[J]. 李彦君,潘亚萍,李琛,陈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6(06)
[3]不同fimA基因型牙龈卟啉单胞菌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分布[J]. 郭永华,吴亚菲,刘天佳,肖晓蓉,周斌,周雪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5(02)



本文编号:29316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316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a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