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牙合)青年男性咀嚼肌超声形态与颅面组织形态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19:47
目的:超声测量正常(牙+合)青年男性下颌处于不同功能位置时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形态指标,比较其差异,并探讨咀嚼肌形态功能与软组织面型及牙弓形态的关系,为正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超声成像技术测量69位正常(牙+合)青年男性(年龄18至28岁)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周长、横截面积、宽度、长度、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及颞肌前束最大厚度、平均厚度,并比较其差异;将咀嚼肌超声形态测量值与颅面软组织形态指标测量值、面型比例及牙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下颌处于姿势位时浅层嚼肌、颞肌前束的厚度与最大前伸位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时浅层嚼肌的各项超声形态指标及颞肌前束厚度与最大前伸位及姿势位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下颌处于姿势位及最大紧咬位时浅层嚼肌的周长、横截面积、最大厚度及平均厚度与面中宽(BFW)及面下宽(IGW)呈正相关(P<0.05);颞肌前束最大厚度、平均厚度与面下宽(IGW)呈正相关(P<0.05)。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时浅层嚼肌的最大厚度与后面高(PFH)呈正相关(P&...
【文章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嚼肌超声测量示意图
浅层嚼肌的超声测量:将 5MHz 凸阵探头轻置并垂直于下颌升支表面,采用 B型超声实时扫描,如图 1 所示。取口角与内耳屏切迹连线与浅层嚼肌相交平面的冻结图像(图 1a),用内置式电子测量尺(精确度为 0.1mm)测量该横截面的面积、周长、宽度、最大厚度并采集垂直于嚼肌宽度中心轴,跨距为 1cm 的厚度值 5 个(图1b),计算其平均厚度;取外眦与下颌角点连线所在浅层嚼肌纵截面的冻结图像并测量其长度。颞肌前束的超声测量:将 10MHz 线阵探头置于发际线前缘,沿颞肌的解剖走向做长轴切面(图 2),沿均匀走行的肌束,测量跨距为 1cm 的厚度值 5 个,计算平均厚度,同时存储图像,测量记录最大厚度。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及颞肌前束的超声扫描图像见图 3-图 8。在每种颌位状态下,左、右两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各项形态指标都重复扫描测量记录 3 次,取均值,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扫描测量后都放松休息 5min,其中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及最大前伸位时停留时间在 15s 以内。从本测量结果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颅面两侧基本对称,两侧测量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故取两侧测量指标的均值为最终测量值。
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及颞肌前束的超声扫描图像见图 3-图 8。在每种颌位状态下,左、右两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各项形态指标都重复扫描测量记录 3 次,取均值,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扫描测量后都放松休息 5min,其中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及最大前伸位时停留时间在 15s 以内从本测量结果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颅面两侧基本对称,两侧测量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故取两侧测量指标的均值为最终测量值。图 1 嚼肌超声测量示意图[35]图 2 颞肌超声测量示意图[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地区正常的牙弓形态[J]. 谷妍,赵春洋,张卫兵,张彦,刘敏,王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01)
[2]前伸头位对休息位咀嚼肌肌电的影响[J]. 孙吉成,林雪峰,何冰,兰泽栋. 广东医学. 2010(13)
[3]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J]. 陈彩云,丁寅,刘亚京,张雅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01)
[4]3000年前人与现代人下颌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J]. 文凯新,邵金陵,刘呆运,闻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01)
[5]磨牙症患者咀嚼肌肌电特征的研究[J]. 李雪铃,林雪峰,滕伟,李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06)
[6]不同垂直颅面结构年轻女性嚼肌超声厚度及肌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英文)[J]. 李海涛,崔传江,卢恕来,何开云. 上海口腔医学. 2008(05)
[7]青少年女性高低角骨面型牙弓宽度与面高的相关性研究[J]. 何开云,杨竹丽,武伟,王孟博. 山东医药. 2008(01)
[8]局麻下口内入路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矫正方形脸畸形[J]. 许龙顺,何佑成,彭翼,肖志华,刘晓瑾. 中国美容医学. 2007(12)
[9]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特点[J]. 丛佳,张海钟,王燕一.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04)
[10]安氏II类错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J]. 丛佳,张海钟,赵林芬,王燕一,刘宇. 中国美容医学. 2007(03)
本文编号:2948201
【文章来源】:新疆医科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嚼肌超声测量示意图
浅层嚼肌的超声测量:将 5MHz 凸阵探头轻置并垂直于下颌升支表面,采用 B型超声实时扫描,如图 1 所示。取口角与内耳屏切迹连线与浅层嚼肌相交平面的冻结图像(图 1a),用内置式电子测量尺(精确度为 0.1mm)测量该横截面的面积、周长、宽度、最大厚度并采集垂直于嚼肌宽度中心轴,跨距为 1cm 的厚度值 5 个(图1b),计算其平均厚度;取外眦与下颌角点连线所在浅层嚼肌纵截面的冻结图像并测量其长度。颞肌前束的超声测量:将 10MHz 线阵探头置于发际线前缘,沿颞肌的解剖走向做长轴切面(图 2),沿均匀走行的肌束,测量跨距为 1cm 的厚度值 5 个,计算平均厚度,同时存储图像,测量记录最大厚度。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及颞肌前束的超声扫描图像见图 3-图 8。在每种颌位状态下,左、右两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各项形态指标都重复扫描测量记录 3 次,取均值,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扫描测量后都放松休息 5min,其中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及最大前伸位时停留时间在 15s 以内。从本测量结果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颅面两侧基本对称,两侧测量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故取两侧测量指标的均值为最终测量值。
下颌分别处于姿势位、最大紧咬位、最大前伸位时浅层嚼肌及颞肌前束的超声扫描图像见图 3-图 8。在每种颌位状态下,左、右两侧浅层嚼肌、颞肌前束各项形态指标都重复扫描测量记录 3 次,取均值,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每次扫描测量后都放松休息 5min,其中下颌处于最大紧咬位及最大前伸位时停留时间在 15s 以内从本测量结果看,正常牙合青年男性颅面两侧基本对称,两侧测量数据无统计学差异故取两侧测量指标的均值为最终测量值。图 1 嚼肌超声测量示意图[35]图 2 颞肌超声测量示意图[3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苏地区正常的牙弓形态[J]. 谷妍,赵春洋,张卫兵,张彦,刘敏,王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01)
[2]前伸头位对休息位咀嚼肌肌电的影响[J]. 孙吉成,林雪峰,何冰,兰泽栋. 广东医学. 2010(13)
[3]颞下颌关节滑膜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组织病理学观察[J]. 陈彩云,丁寅,刘亚京,张雅博.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0(01)
[4]3000年前人与现代人下颌牙弓形态的对比研究[J]. 文凯新,邵金陵,刘呆运,闻静.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01)
[5]磨牙症患者咀嚼肌肌电特征的研究[J]. 李雪铃,林雪峰,滕伟,李少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8(06)
[6]不同垂直颅面结构年轻女性嚼肌超声厚度及肌电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英文)[J]. 李海涛,崔传江,卢恕来,何开云. 上海口腔医学. 2008(05)
[7]青少年女性高低角骨面型牙弓宽度与面高的相关性研究[J]. 何开云,杨竹丽,武伟,王孟博. 山东医药. 2008(01)
[8]局麻下口内入路双侧颧骨和下颌角截骨矫正方形脸畸形[J]. 许龙顺,何佑成,彭翼,肖志华,刘晓瑾. 中国美容医学. 2007(12)
[9]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特点[J]. 丛佳,张海钟,王燕一.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04)
[10]安氏II类错畸形对青春期面部骨轮廓发育的影响[J]. 丛佳,张海钟,赵林芬,王燕一,刘宇. 中国美容医学. 2007(03)
本文编号:2948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48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