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难治性根尖周炎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激光治疗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9 00:49
  [目的]检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内的粪肠球菌,分析粪肠球菌的检出率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观察粪肠球菌单菌种生物膜的动态形成过程,研究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探究光动力疗法和二极管激光对体外培养的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杀菌作用,并分析激光治疗的可行性。[方法]1.按纳入标准收集需要进行根尖外科手术的单根管患牙42颗,记录症状和体征,采集根尖生物膜样本,各样本均采用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两种方法检测粪肠球菌。统计学分析两种方法对粪肠球菌的检出率差异及其与患者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2.粪肠球菌在盖玻片上培养形成6、12、24、48h单菌种生物膜模型,采用荧光技术标记活细菌和死细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膜结构及细菌的分布;结晶紫染色酶标仪观测各时期形成生物膜的量。3.提取6、12、24、48h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样本,通过Real-time QuantitativePCR(RT-qPCR)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gelE和sprE的表达进行检测。4.建立体外培养2... 

【文章来源】:滨州医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难治性根尖周炎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激光治疗的实验研究


粪肠球菌菌落形态

肠球菌,革兰氏染色


明、表面光滑、边缘完整、中央突起的直径0.5?1mm大小的圆形菌落(见图IX在BHI培养基上挑取的可疑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见图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类肠球菌为球形或卵圆形,大多数成对或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无芽胞,无鞭毛,通常不运动,直径0.5?1.0 um。2.1.2微量生化鉴定管粪肠球菌的生化特征:接触酶阴性,能在6.5%的NaCl肉汤、40%胆汁肉汤以及0.1%美兰牛乳中生长,并能在ICrC或45°CpH值9.6肉汤培养基中生长,可耐65°C 30分钟,发酵乳糖、山梨醇和甘露醇,可利用精氨酸,不发酵阿拉伯糖(图 3—7)。2.1.3 PCR检测结果相对于阳性对照组,在1082bp出现特异性条带为阳性

胆汁,粪肠球菌,检出,检出率


图7精氨酸双水膽 M:DMA 5?、子示准5 1:1?性对10-阴性对照组;2.4.6.7.8:襄肠球菌检出阳性;3.5.9:粪肠球菌检出阴性。图8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粪肠球菌PCR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2.1.4生化鉴定与PCR检测结果比较检测发现42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根尖生物膜样本类肠球菌通过生化鉴定方法检出22例,采用PCR技术粪肠球菌检出30例,生化鉴定和PCR技术检出率分别为52.4%和71.4% (见表1),X2检验统计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类肠球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08, /'<0.05), PCR的检出率更高。15


本文编号:2965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65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