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居民楔状缺损及咀嚼槟榔与楔状缺损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发布时间:2021-01-09 16:57
目的:调查湖南省15岁以上居民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的患病情况及槟榔咀嚼情况,以了解楔状缺损的分布情况及咀嚼槟榔习惯与牙体楔状缺损的关系。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采取分级配额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分级以户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样本,进行挨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居民的基本资料及槟榔咀嚼情况,并进行口腔检查以观察楔状缺损的发生情况,分析楔状缺损在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居民中的分布特征,比较调查居民中长期槟榔咀嚼者与非槟榔咀嚼者楔状缺损的发病情况。结果:湖南省2123例居民中,有767例楔状缺损患者,楔状缺损患病率为36.1%;男性患病率为423/1098(38.5%),女性为344/1025(33.6%),两者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楔状缺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受小学教育程度者楔状缺损患病率为45.7%,受中学教育程度者为34.3%,受大学教育程度者为31.6%,前者与后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统计...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本资料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致自私,·心z!宫.引侧11|1、.、·,|.︸,drJ1I·﹃.
识字未上学组为48人,占2.3%;小学教育组为325人,占巧.3%;中学教育组为773人,占36.4%;高中职组为446人,占 21.0%:专科大学组为271人,占12.8%;大学以上教育组为181人,占8.5%(见图3一2)。其中以中学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最高,高中职教育程度者次之,识字但未上学者最低。性别年幼︵岁︶鑫...哥 哥 300200100100加 0300人效(个)图3一1基本资料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致自私,·心z!宫.引侧11|1、.、·,|.︸, drJ1I·﹃.:口.口.口图3一2教育程度构成图
别牙抢况种成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致病因素研究进展[J]. 高义军,尹晓敏.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2)
[2]2038例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牙齿楔形缺损的调查和分析[J]. 刘彦,牛忠英,石馨,李彦,包博,卢怡,余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11)
[3]槟榔的研究概况[J]. 任军方,王文泉,唐龙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9)
[4]槟榔碱的研究进展[J]. 王光,胡弼.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0(02)
[5]楔状缺损与龈沟液流量和pH值的关系[J]. 师保江,陈溯,廖湘凌. 北京口腔医学. 2009(06)
[6]太原市1299例牙齿楔状缺损病因调查分析[J]. 王莎莎,任吉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09(22)
[7]力对楔状缺损发病的影响[J]. 解建立,汲平,刘晓华,葛文章.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04)
[8]兰州市人口中牙体楔状缺损成因调查[J]. 何康,余占海,柳文娟,张斯,冯志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1)
[9]调对楔状缺损治疗效果影响的评价[J]. 时光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10)
[10]槟榔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J]. 张春江,吕飞杰,陶海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06)
本文编号:2967049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本资料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致自私,·心z!宫.引侧11|1、.、·,|.︸,drJ1I·﹃.
识字未上学组为48人,占2.3%;小学教育组为325人,占巧.3%;中学教育组为773人,占36.4%;高中职组为446人,占 21.0%:专科大学组为271人,占12.8%;大学以上教育组为181人,占8.5%(见图3一2)。其中以中学教育程度者所占比例最高,高中职教育程度者次之,识字但未上学者最低。性别年幼︵岁︶鑫...哥 哥 300200100100加 0300人效(个)图3一1基本资料的年龄、性别构成比致自私,·心z!宫.引侧11|1、.、·,|.︸, drJ1I·﹃.:口.口.口图3一2教育程度构成图
别牙抢况种成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致病因素研究进展[J]. 高义军,尹晓敏.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02)
[2]2038例中老年人健康体检中牙齿楔形缺损的调查和分析[J]. 刘彦,牛忠英,石馨,李彦,包博,卢怡,余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11)
[3]槟榔的研究概况[J]. 任军方,王文泉,唐龙祥.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9)
[4]槟榔碱的研究进展[J]. 王光,胡弼.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2010(02)
[5]楔状缺损与龈沟液流量和pH值的关系[J]. 师保江,陈溯,廖湘凌. 北京口腔医学. 2009(06)
[6]太原市1299例牙齿楔状缺损病因调查分析[J]. 王莎莎,任吉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09(22)
[7]力对楔状缺损发病的影响[J]. 解建立,汲平,刘晓华,葛文章.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9(04)
[8]兰州市人口中牙体楔状缺损成因调查[J]. 何康,余占海,柳文娟,张斯,冯志远.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1)
[9]调对楔状缺损治疗效果影响的评价[J]. 时光辉.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10)
[10]槟榔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J]. 张春江,吕飞杰,陶海腾.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8(06)
本文编号:29670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67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