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非血管化转移盘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和变化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2 03:46
  目的:建立非血管化转移盘牵张成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从转移盘的角度观察此种牵张成骨模式和传统两焦点牵张成骨的异同,初步探讨该新的牵张成骨模式的成骨机理,为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依据。方法:杂种成年犬6条,随机分成3组,每组2条,人为造成缺损区,制作转移盘,用牵张器固位,形成非血管化的转移盘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分别在牵张结束1周、4周、12周时处理动物,获得转移盘及周围组织标本,然后通过大体标本、X线检查、病理切片、扫描电镜几个方面进行采集资料信息。结果:牵张结束一周时在牵张间隙区及转移盘周围可见有新骨生成,并有新生骨和转移盘发生骨性连接现象,部分而区域可见破骨细胞聚集,及骨吸收陷窝的形成。四周组转移盘周围新骨接近成熟,且以转移盘中间部分的新生骨质最厚;十二周时转移盘和新骨完全融为一体,大体标本、X线检查、病理切片、扫描电镜均难以区分。结论:应用非血管化转移盘牵张成骨修复犬下颌骨缺损中,可以获得理想新骨,并能完全恢复下颌骨的生理形态;非血管化转移盘可能对新骨形成具有诱导、传导及自身成骨作用;转移盘的变化可能是再生重建和替代同时存在。 

【文章来源】: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非血管化转移盘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和变化的初步研究


实验动物

固定架,分图,青岛,病理


6自制犬头固定架(摄头部侧位片用)。10 型,青岛海诺,60kv、10mA)。特医用设备有限公司)。锅,德国 LeiCaDMR+Q550 型病理图象分图 2 牵张器及固位钉

非血管化转移盘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和变化的初步研究


切开、暴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输送盘牵张成骨修复山羊颅骨缺损[J]. 周海孝,胡静,戚孟春,李继华,王大章.  中华创伤杂志. 2005(06)
[2]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及基础研究[J]. 胡静.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5(01)
[3]TGF-β1在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局部表达及作用的实验研究[J]. 周诺,梁飞新,韦山良,蒙宁,覃迪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4(06)
[4]BMP-2、bFGF在牵引成骨中的表达及意义[J]. 周诺,麦华明,梁飞新,韦山良.  口腔医学研究. 2004(05)
[5]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进展[J]. 杨辛.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4(02)
[6]转移盘牵引成骨整复山羊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组织学评价[J]. 张圃,顾晓明,扬连甲.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1(18)
[7]下颌骨缺损的整复-自体骨移植[J]. 杨明达.  浙江临床医学. 2001(07)
[8]牵引成骨技术在肿瘤术后下颌骨重建中的应用[J]. 王兴,林野,伊彪,李自力,陈波,梁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0(06)
[9]循环应力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 王建国,陈国振,申华,徐洪.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1999(06)



本文编号:29720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720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