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三千年来人下牙弓形态演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4 20:41
【引言】回溯人类的进化史,经历了几千万年的历程。人类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同时又逐渐适应了大自然,同时强化了肢体、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制造工具;农业、畜牧业的相继发展,解决了人类的生存问题。环境和社会的改变使得人类不断的进行着自我调整,也使得人类的咀嚼器官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咀嚼器官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生存的环境改变和文化程度的发展。研究不同年代的人类标本对我们了解人类进化史和了解人类咀嚼器官的退化过程都有着很大的意义和帮助。【目的】通过对西安市长安区少陵原西周墓遗址出土的3000年前人下颌骨标本、临潼区秦始皇陵山任陶窑遗址出土的2000年前人下颌骨标本、长安区唐代居民遗址出土的1000年前人下颌骨标本及我校解剖教研室保存的现代人下颌骨标本的牙弓形态研究,为我国体质人类学和人类口颌系统演化研究积累相关的数据资料。【方法】采用线性测量和非线性测量方法分别观测牙弓的大小和形状,线性测量采用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细尖爪数显游标卡尺(可精确到0.01mm)、上海艾速普工业元件有限公司生产的200mm弹簧分规,按照第五版《口腔正畸学》及第五版《口腔解剖生理学》中对牙弓的测量...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牙弓现有长度测量
①牙弓现有长度:将牙弓分为四段,即一侧的切牙与尖牙,第一前磨牙近中至第二恒磨牙远中触点,两侧共四段。分段测量其长度后,再将各段长度相加(分段法)。(图 4)②牙弓前段长度:中切牙间近中接触点至两侧尖牙牙尖连线的垂直距离。(图 5a)③牙弓中段长度:尖牙连线至两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间的垂直距离。(图 5b)④牙弓后段长度: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至两侧第二磨牙远中面连线间的垂直距离。(图 5c)⑤全牙弓长度:以左右两侧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为底线,两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所作的垂线。(图 5d)
7 可看出,女性牙弓现有长度和全牙弓长度有明显下降趋势。验报告了 3000 年前人组, 2000 年前人组, 1000 年前人组及现代度的各项测量指标, 并且比较了不同年代人组下颌牙弓长度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始皇陵区出土2200年前人下颌骨形态学研究[J]. 杨楠,邵金陵,段清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06)
[2]重庆地区恒牙初期正常牙弓测量分析[J]. 王萍,李晓智,季平,张福军,周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6(03)
[3]6000年前成人第三磨牙的研究[J]. 李霞,邵金陵,韩迎星,蒋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01)
[4]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J]. 刘武,张全超,吴秀杰,朱泓. 人类学学报. 2005(01)
[5]牙模型视频立体测量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 周立新,厉松,王邦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2(04)
[6]广西壮族正常青少年牙弓测量分析(模型研究Ⅱ)[J]. 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口腔医学研究. 2002(03)
[7]战国秦汉时期农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J]. 冷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8]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演化特点及东亚直立人的系统地位[J]. 刘武,杨茂有. 人类学学报. 1999(03)
[9]中国第四纪人类牙齿大小的演化及其意义[J]. 刘武. 第四纪研究. 1999(02)
[10]华北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形态特征及其在现代中国人起源与演化上的意义[J]. 刘武. 人类学学报. 1995(04)
本文编号:2977508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牙弓现有长度测量
①牙弓现有长度:将牙弓分为四段,即一侧的切牙与尖牙,第一前磨牙近中至第二恒磨牙远中触点,两侧共四段。分段测量其长度后,再将各段长度相加(分段法)。(图 4)②牙弓前段长度:中切牙间近中接触点至两侧尖牙牙尖连线的垂直距离。(图 5a)③牙弓中段长度:尖牙连线至两侧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间的垂直距离。(图 5b)④牙弓后段长度:第一磨牙近中接触点连线至两侧第二磨牙远中面连线间的垂直距离。(图 5c)⑤全牙弓长度:以左右两侧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之间的连线为底线,两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所作的垂线。(图 5d)
7 可看出,女性牙弓现有长度和全牙弓长度有明显下降趋势。验报告了 3000 年前人组, 2000 年前人组, 1000 年前人组及现代度的各项测量指标, 并且比较了不同年代人组下颌牙弓长度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秦始皇陵区出土2200年前人下颌骨形态学研究[J]. 杨楠,邵金陵,段清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06)
[2]重庆地区恒牙初期正常牙弓测量分析[J]. 王萍,李晓智,季平,张福军,周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6(03)
[3]6000年前成人第三磨牙的研究[J]. 李霞,邵金陵,韩迎星,蒋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01)
[4]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J]. 刘武,张全超,吴秀杰,朱泓. 人类学学报. 2005(01)
[5]牙模型视频立体测量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 周立新,厉松,王邦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2(04)
[6]广西壮族正常青少年牙弓测量分析(模型研究Ⅱ)[J]. 方志欣,周嫣,陈世稳,黄敏方. 口腔医学研究. 2002(03)
[7]战国秦汉时期农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J]. 冷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8]中国古人类牙齿尺寸演化特点及东亚直立人的系统地位[J]. 刘武,杨茂有. 人类学学报. 1999(03)
[9]中国第四纪人类牙齿大小的演化及其意义[J]. 刘武. 第四纪研究. 1999(02)
[10]华北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形态特征及其在现代中国人起源与演化上的意义[J]. 刘武. 人类学学报. 1995(04)
本文编号:2977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977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