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3:12

  本文关键词: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rh PTH(1-34)对兔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作用。为rh PTH(1-34)在牵张成骨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及方法:选用40只SPF级日本大耳白兔(性别不限,体重2.0-2.5kg),随机分为对照组、rh PTH(1-34)12.5μg/kg剂量组、rh PTH(1-34)25μg/kg剂量组、rh PTH(1-34)50μg/kg剂量组,每组各10只,在实验动物右侧下颌体前磨牙前区、颏孔后区的下颌骨体部纵向断开并固定牵张成骨器,均建立右侧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手术7天延迟期后,随即进入牵张期,速率为0.4mm/12h,连续牵张10天,延长下颌骨8.0mm。牵张期后进入固定期。各实验组自牵张期起根据给药剂量每天8点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的rh PTH(1-34)溶解于2%热灭活标准兔血清1ml直至处死;对照组自牵张期期每天8点皮下注射0.9%生理盐水1ml。牵张手术结束后固定期的1周、3周分别处死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各5只,取出牵张侧下颌骨,通过牵张区局部标本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HE染色及BMPs免疫组化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所有的切片进行BMPs的光密度值统计分析,切取心肝肾等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1、实验动物全部耐受实验过程,未出现中途死亡。牵张器牢固稳定,兔右侧下颌骨成功延长8.0mm,右侧均出现偏颌及咬合紊乱。2、大体观察:固定期第1周,实验组较对照组骨断端界限稍模糊,更能促进新生骨骨痂形成。实验组高剂量组新骨形成的质量和密度明显好于低剂量组。固定期第3周新生骨已具有一定的硬度,给药组较对照组牵张区骨组织更加致密且光滑。实验组随着给药剂量增加成骨质量更佳。3、影像学观察:固定期第1周对照组骨断端中央可见明显透亮带、实验组随着剂量增加透亮带模糊。固定期第3周,对照组牵张间隙内可见逐渐致密组织,实验组随剂量增加骨小梁形成且数量逐渐增多,牵张区边缘逐渐与正常组织连续。X线表现可见实验组成骨质量较对照组高。实验组高剂量组成骨密度和骨边缘连续性强于低剂量组。4、组织学观察:组织切片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和rh PTH(1-34)剂量的增大,牵张间隙内新骨愈加活跃,新生骨逐渐成熟。实验组50μg/kg剂量组骨成骨效果最优。5、免疫组化观察:牵张区组织切片通过光密度分析仪分析后发现BMPs阳性染色区主要集中在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软骨细胞等处,牵张区两侧区域较中央区域深染色,对照组BMPs的阳性表达强于对照组。6、各组实验动物处死后切取的心、肝、肾样本进行病理学观察,均无明显异常。结论:间歇性应用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新骨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牵张成骨 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 下颌骨 BMPs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符号说明9-10
  • 引言10-12
  • 材料和方法12-20
  • 结果20-24
  • 讨论24-31
  • 结论31-32
  • 附图32-41
  • 参考文献41-45
  • 综述 牵张成骨新生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45-58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俊邦,史宗道;牵张成骨在颌面外科的研究进展[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2 胡静,王志国,高占巍,李继华,王大章,廖运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下颌牵张成骨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3 叶虎;下颌牵张成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2年06期

4 李国永,廖贵清,蔡斌;牵张成骨对骨骼肌影响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04年06期

5 王沙彬,杨学文,赵怡芳;下颌牵张成骨中引起开鉭的原因及治疗[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5年05期

6 祝颂松,胡静,李继华,应彬彬,王大章;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在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5年05期

7 王恩群,周树夏,刘彦普,张菊会;羊颧骨缝三维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魏奉才;张东;刘少华;孙善珍;;整合素α_Vβ_3在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表达的实验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9 胡静;颌骨牵张成骨的临床及基础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10 黄旋平;周诺;;基因治疗在牵张成骨中的应用前景[J];广西医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妹;舒衡生;邵珩;赵志明;李云生;;兔胫骨牵张成骨过程中腓肠肌的形态学观察[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2 张付超;何安江;李彪;陈莹;;颜面短小患者牵张成骨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魏奉才;张东;刘少华;;骨形成蛋白-2在下颌牵张成骨中的作用[A];2004年中国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叶虎;刘彦普;;下颌皮质骨颊向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口腔颌面部创伤暨修复重建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宋庆高;邓金勇;陈尚;蒋练;;腭裂缘骨膜牵张成骨的新骨形成研究[A];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汪玲丽;欧阳喈;张栋梁;G.J.King;;大鼠下颌牵张成骨过程中骨密度的变化[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春光;丁寅;;下颌牵张成骨中髁突Ⅲ型胶原的免疫组化研究[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Philippe PELLERIN;Alexis WOLBER;Pierre GUERRESCHI;Patrick DHELLEMMES;Mathieu VINCHON;;牵张成骨在儿童颅面骨性畸形并发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窘迫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廖贵清;李国永;蔡斌;周晓秋;;兔下颌骨放疗后牵张成骨的组织学观察[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磊;雷德林;赵英华;程晓兵;杨耀武;周树夏;;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在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A];第五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祯;促进牵张成骨骨质形成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2 王战鑫;骨生长因子对牵张成骨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3 郑明;辛伐他汀影响兔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柳玉晓;放疗后牵张成骨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丁宇翔;低强度脉冲超声促进牵张成骨新骨成熟及种植体骨结合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应彬彬;应用三焦点牵张成骨整复颏部缺损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莹;单侧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三维数字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8 杜兆杰;牵张成骨中交感神经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员与迁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曹健;SDF-1/CXCR4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并参与牵张成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10 张莉;PRP/nHA/Co复合材料促进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婧倩;犬骨髓EPCs分离、培养、鉴定及其表面标志物CD133在非血管化输送盘牵张成骨中表达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魏晓凌;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韦存志;非血管化转移盘在牵张成骨中的作用和变化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何志良;不同牵张成骨方式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5 吴仲寅;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6 戚征;硫酸钙对牵张成骨区新骨形成的作用的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叶虎;下颌皮质骨颊向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唐慧;三焦点牵张成骨在下颌骨缺损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9 王锋;非血管化转移盘牵张成骨的超微结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10 李彦;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对肌间结缔组织及神经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rhPTH(1-34)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作用的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4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084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