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及非唇腭裂上颌后缩的上颌骨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及非唇腭裂上颌后缩的上颌骨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建立唇腭裂上颌骨畸形形态分析的三维测量体系,总结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和非唇腭裂上颌后缩的上颌骨形态及位置特征,比较两者的上颌骨发育的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今在唇腭裂中心就诊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手术后的成年上颌后缩患者32例(唇腭裂组),上颌后缩的非唇腭裂患者24例(非唇腭裂组),正常成人32例(正常对照组)。用高分辨螺旋CT进行拍摄,全部研究对象的锥形束图像均在Mimicsl6.01图像处理软件中逐一打开,在矢状面、额状面和冠状面三维方向上准确定位。进行上颌骨、上颌窦三维模块的建立,并进行体积的测量。采用Microsoft Excel数据库管理软件建立数据库,选用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将唇腭裂组患侧与健侧、非唇腭裂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左侧与右侧牙齿标记点到矢状面的距离、唇腭裂组与非唇腭裂组和对照组、非唇腭裂组与对照组的各测量项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间的t检验,认为P0.05有统计差异。[结果]:唇腭裂组患侧侧切牙、尖牙较健侧更接近矢状面(P.01),患侧第二磨牙近中颊尖较健侧离矢状面更远(P.05);患侧牙弓顺时针旋转,前段塌陷,牙弓呈“V”形;上颌骨在牙弓水平的前段、后段以及全段长度在矢状向上投影(A1-P3M⊥CP、 P3M-P6M⊥CP和A1-P6M⊥CP)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1);唇腭裂组上颌骨各个牙位的宽度(M3W,M1W,M5W和M6W)均明显比对照组小,从后往前狭窄逐渐严重(P.01);上颌骨骨量VM以及上颌骨总体积VT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1),而上颌窦体积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非唇腭裂组相比于对照组,前颅底长度(S-N),颅底全长(Ba-N)以及颅底曲度(∠BaSN)均明显减小(P.05);A,⊥CP,P3M⊥CP和P6M⊥CP显著缩短(P.01);上颌骨在牙弓水平前段和全段的长度(P3M-P6M⊥CP和A1-P6M⊥CP)均明显减小(P.01)。唇腭裂组与非唇腭裂组比较,上颌最凸点A1到冠状面的距离无显著差异(P.05);而非唇腭裂组的P3M点、P6M点到冠状面的距离明显小于唇腭裂组(分别为P.01和P.05);相比于非唇腭裂组,唇腭裂组的上颌骨在牙弓水平的前段及全段长度在矢状向上投影(A1-P3M⊥CP和A1-P6M⊥CP)明显小于非唇腭裂组(分别为P.01和P.05)。[结论]:对于唇腭裂患者来讲,上颌骨矢状向的长度减小和上颌骨位置后移均会导致上颌凸度不足,但是上颌骨自身发育缺陷导致长度不足可能是主要因素;非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上颌骨的位置较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明显后移,位置后移和矢状向长度不足同等程度地影响了上颌凸度;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牙弓狭窄从后往前逐渐加重,患侧牙弓向内旋转,牙弓前段塌陷,牙弓呈“V”型,非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牙弓宽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上颌后缩 骨性Ⅲ类 上颌骨特征 三维测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10
-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和内容10-16
- 第二部分 结果16-19
- 第三部分 讨论19-21
- 第四部分 结论21-22
- 文献综述22-27
- 参考文献27-33
- 附录33-42
- 致谢42-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宏琳;上颌前牵引矫治上颌后缩畸形2例报道[J];宁夏医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2 蒋琳,胡宏娥,项国华;牵引成骨术联合正畸矫治骨性上颌后缩的硬组织变化[J];广东牙病防治;2005年02期
3 陈志洪;王玉琴;李天芝;李超;赵玉尧;李永相;;上颌后缩下颌前突的手术治疗(附27例报告)[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86年04期
4 徐佑兰,任露娟;口腔正畸和牵引成骨联合治疗骨性上颌后缩的护理[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5 叶翁三杰,东耀峻,任露娟;改良LeFortⅠ骨切开和正畸前方牵引矫正骨性上颌后缩一例报告[J];口腔正畸学;2000年04期
6 刘韩龙,江友福,高书芬;LeFortⅠ型截骨治疗腭裂术后上颌后缩畸形[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1994年01期
7 韩德强;侯敏;;上颌后缩伴下颌前突患者翼腭管锥体束CT观测研究[J];山东医药;2014年02期
8 陶波;刘进;郭鑫;;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五十三)——利用骨钉矫治生长发育期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型反鉭[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瑞芬;赵娟;马玉梅;金丽莉;王卫红;;颅骨支持式牵引器治疗重度上颌后缩畸形的临床护理方法探讨[A];全国口腔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黄声富;叶翁三杰;夏大宏;贺红;;PAR指数分析牵引成骨和正畸矫治骨性上颌后缩的咬合变化[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婵媛;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及非唇腭裂上颌后缩的上颌骨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范新宇;应用内置式延长器治疗上颌后缩的初步探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及非唇腭裂上颌后缩的上颌骨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0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