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透明压膜保持器戴用前后咬合变化的T-scan分析

发布时间:2022-01-11 14:32
  目的运用T-scanⅢ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采集分析正畸固定矫治结束患者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前后的咬合接触,探究透明压膜保持器在正畸保持期间对咬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结束固定矫治且在拆除矫治器后佩戴透明压膜保持器进行保持的患者34例。在患者固定矫治结束即刻(T0期)和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T1期)时采集患者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数据。对T0和T1期牙合接触点数目、牙合接触面积、牙合力中心点矢状向位移等咬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0和T1期的咬合参数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牙合接触点总数和牙合接触总面积显著减小,其中牙弓前部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和牙合接触面积增大,牙弓后部的牙合接触点数目和牙合接触面积减小;牙合力中心点向近中发生移位。结论正畸固定治疗结束后,使用透明压膜保持器会改变患者的最大牙尖交错位的咬合;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总咬合接触点和咬合接触面积减小,其中后牙区减小而前牙区增加。 

【文章来源】:口腔医学. 2020,40(09)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透明压膜保持器戴用前后咬合变化的T-scan分析


咬合分析视图

正态分布,后部,接触点,数目


NOC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配对t检验显示牙弓前部、牙弓后部和总NOC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较固定矫治结束即刻(T0期),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后(T1期)最大牙尖交错位的总咬合接触点减少,其中后牙区减少,前牙区增加(图2和表1)。表1 T0和T1期前部、后部和总牙合接触点数目(NOC)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occlusal contacts (NOC) between T0 and T1 个 NOC T0 T1 t P 前部 3.91±2.44 5.26±2.25 -3.585 0.001 后部 13.74±4.61 8.90±3.71 7.360 0.000 总 17.65±5.69 14.17±4.43 4.826 0.000

正态分布,接触面积,后部,牙弓


牙弓前部AOC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秩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T1期AOC显著大于T0期。后部和总AOC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配对t检验显示T0期和T1期牙弓后部和总AOC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较固定矫治结束即刻(T0期),戴用透明压膜保持器3个月后(T1期)最大牙尖交错位的总咬合接触面积减小,其中后牙区减小,前牙区增大(图3和表2)。2.3 COF矢状向位移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少年错患者正畸治疗后牙尖交错位接触特征变化初探[J]. 安薇薇,贺淑珍,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2011(05)



本文编号:3582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582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