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区牙周生物型特征间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20 17:24
目的运用锥形束CT测量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与唇侧牙槽骨厚度,通过口内及模型测量牙冠宽长比、角化龈宽度、游离龈缘曲度,分析各牙周生物型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位牙周健康的青年志愿者,运用牙周探诊法预先判断受试牙位的牙龈厚薄,运用锥形束CT间接显影方法测量受试者上颌前牙区唇侧釉牙骨质界处牙龈厚度,以及牙槽嵴顶根方1、3、5 mm处牙槽骨厚度,通过口内及模型测量牙冠宽长比、附着龈宽度及游离龈缘曲度。结果牙周探诊法区分的厚龈型与薄龈型间牙龈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厚龈型(牙龈厚度≥1mm)与薄龈型(牙龈厚度<1mm)相应的牙周生物型特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前牙唇侧牙龈厚度与牙槽骨厚度呈正相关(r=0.293,P=0.001),与牙冠宽长比呈正相关(r=0.273,P=0.003),与角化龈宽度呈正相关(r=0.291,P=0.001),与游离龈缘曲度呈正相关(r=0.290,P=0.001)。结论牙周探诊法可用于对牙龈厚薄的快速判断,不同牙周生物型在软硬组织厚度及形态上有差异,相对于厚龈型,薄龈型治疗的美学风险更大。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牙龈厚薄的预判
1.2.2 锥形束CT(cone beam CBCT,CBCT)拍摄及数据测量
1.2.3 口腔内及石膏模型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牙龈厚度的测量结果
2.2 上颌前牙牙周生物型各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厚龈型与薄龈型各特征间的差异
3 讨论
本文编号:374699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牙龈厚薄的预判
1.2.2 锥形束CT(cone beam CBCT,CBCT)拍摄及数据测量
1.2.3 口腔内及石膏模型测量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牙龈厚度的测量结果
2.2 上颌前牙牙周生物型各特征间的相关性分析
2.3 厚龈型与薄龈型各特征间的差异
3 讨论
本文编号:37469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746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