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散治疗胃火热盛型牙周炎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3-02-22 17:25
目的探究清胃散加减治疗胃火热盛型牙周炎对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口腔科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清胃散加减进行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SBI、PLI评分及PD、GI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BI、PL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D、G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清胃散加减可有效缓解胃火热盛型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PLI、SBI及PD、GI评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5.2 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BI、PLI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D、GI评分比较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747980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1.5.2 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SBI、PLI评分比较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PD、GI评分比较
2.4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747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747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