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正常人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空间位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01 12:45
  目的:测定正常人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的空间位置。从而指导临床工作中,对全面部复杂骨折病例的上颌骨定位,更为精确地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纠正骨折造成的功能障碍,达到更理想的骨折复位效果。 方法:于正常人群中随机抽取816人,不分性别,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籍贯为吉林省,汉族且年满20周岁。根据性别将样本分为男、女两个配伍组,根据年龄再将每个性别分为20-34周岁、35-49周岁及50周岁及以上三个水平组。使用普兰梅卡全景X射线机拍摄数字化头颅定位侧位片。通过winceph 8.0软件定位蝶鞍点(S),鼻根点(N),耳点(P),前鼻棘点(ANS),后鼻棘点(PNS),上齿槽座点(A)等6个标志点。测量<SNA,<N-P-ANS,<N-ANS-PNS等3个角度,及PN,P-ANS,N-ANS等3个线距。将<SNA在非正常范围内的样本剔除,剩余样本使用SPSS 17.0及Origin 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数学推导,得出正常人上面高(N-ANS)的预测公式及腭面角(<N-ANS-PNS)的角度范围。 结果:随机抽样816人,其中男性401人,女性415人;<S...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对象
        2.2.2 实验对象分组
        2.2.3 影像资料采集
        2.2.4 图像处理
        2.2.5 标志点及标志线测量
        2.2.6 非正常样本的剔除
        2.2.7 统计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3.2 PN 线距及N-ANS 线距相关性分析
    3.3 PN 线距及P-ANS 线距相关性分析
    3.4 N-ANS 线距公式的推导
    3.5 N-ANS 线距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差异性检验
    3.6

第4章 讨论
    4.1 实验研究的临床意义
    4.2 实验对象的选取及样本的纳入和剔除
    4.3

    4.4 N-ANS 线距公式的推导过程
    4.5 腭平面的确定
    4.6 本研究的临床应用前景
    4.7 进一步的设想及后续研究方向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77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777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