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睡眠剥夺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4-30 00:18
目的:研究慢性睡眠剥夺后大鼠颞下颌关节(TMJ)的组织学变化。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模型法对实验组大鼠进行4、6和8周的慢性睡眠剥夺,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TMJ髁突组织病理学变化,CD105荧光染色观察血管新生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TMJ髁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通过改良多平台法成功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 HE染色观察到实验组TMJ髁突组织出现纤维断裂,软骨细胞减少、排列紊乱,毛细血管数量增多等类骨关节炎(OA)样病理改变,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大鼠骨软骨交界处毛细血管密度(MV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表现出随睡眠剥夺时间延长而增加的趋势。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在实验组的髁突软骨中层甚至浅层高度表达,而在对照组的髁突软骨各层中表达较低。结论:慢性睡眠剥夺后的大鼠可出现髁突软骨血管化、TMJ-OA样等病理改变,且随睡眠剥夺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的建立
1.4 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的评价
1.4.1 旷场试验
1.4.2 血清学检测
1.5 大鼠TMJ组织病理学检测
1.5.1 标本制备
1.5.2 苏木精-伊红染色
1.5.3 软骨病变得分
1.5.4 CD105免疫荧光染色
1.5.5 髁突骨软骨交界处毛细血管密度检测
1.5.6 免疫组化染色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成功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
2.2 大鼠TMJ出现骨关节炎样改变
2.3 慢性睡眠剥夺后的大鼠TMJ血管化
3 讨论
本文编号:3806035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3 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的建立
1.4 慢性睡眠剥夺模型的评价
1.4.1 旷场试验
1.4.2 血清学检测
1.5 大鼠TMJ组织病理学检测
1.5.1 标本制备
1.5.2 苏木精-伊红染色
1.5.3 软骨病变得分
1.5.4 CD105免疫荧光染色
1.5.5 髁突骨软骨交界处毛细血管密度检测
1.5.6 免疫组化染色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成功建立大鼠慢性睡眠剥夺模型
2.2 大鼠TMJ出现骨关节炎样改变
2.3 慢性睡眠剥夺后的大鼠TMJ血管化
3 讨论
本文编号:3806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38060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