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本文关键词: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偏斜 髁突 关节窝 CBCT
【摘要】:目的:本实验通过CBCT影像资料研究,探讨伴有或者不伴有下颌偏斜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形态及位置的对称性,以期对这种颅面畸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为临床上此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实验对象分成个别正常牙合组、骨性Ⅲ类下颌无偏斜组和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个别正常牙合组(第1组)从厦门医高专在校学生中选择正常牙合志愿者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0.62±2.19岁)。另外从厦门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就诊患者中,选择骨性Ⅲ类下颌无偏斜成人患者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3.71±3.57岁)和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成人患者20人(男10人,女10人,年龄22.79±3.15岁)分别作为第2组和第3组。收集实验对象头颅CBCT影像资料,转换成DICOM数据后导入Mimics14.0软件进行三维影像重建,在3D重建影像上分别进行颞下颌关节相关的解剖学测量:髁突形态的相关测量项目、髁突位置相关测量项目、关节窝形态和位置相关测量项目。采用SPSS19.0软件,Kolmogorov-Smimov检验法检验每组各测量项目的正态性。使用配对t检验对各组的两侧对称性进行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对各组两侧的差异和各组双侧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1.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形态发生不对称性改变(P㩳0.05),主要表现为:与偏斜对侧相比,偏斜侧髁突高度、前后径、内外径和髁突顶点至外极距离显著减小,而髁突最前-顶-最后点成角增大。2.与个别正常牙合组和骨性Ⅲ类下颌无偏斜组髁突形态双侧平均值相比,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偏斜侧髁突高度、前后径、内外径和髁突顶点至外极距离显著减小,而髁突最前-顶-最后点成角增大(P㩳0.05);偏斜对侧髁突形态与个别正常牙合组和骨性Ⅲ类伴下颌无偏斜组髁突形态双侧平均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髁突-关节窝间隙发生不对称性改变(P㩳0.05),主要表现为:偏斜对侧关节内间隙、前间隙和关节上间隙较偏斜侧减小。偏斜侧髁突顶点至FHP距离小于偏斜对侧,偏斜侧髁突中心点至MSP距离小于偏斜对侧,偏斜侧髁突中心点至SCP距离大于偏斜对侧。成人下颌偏斜患者下颌升支平面和髁突在颅面部的空间位置也发生了显著的非对称性改变(P㩳0.05),主要表现为: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与FHP夹角大于偏斜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与MSP夹角小于偏斜对侧,偏斜侧下颌升支平面与SCP夹角大于偏斜对侧。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偏斜对侧髁突冠状面与蝶鞍冠状面夹角大于偏斜侧,而偏斜对侧髁突冠状面与正中矢状面夹角小于偏斜侧。4.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组双侧关节窝形态和位置的不对称性改变不显著,仅表现为偏斜对侧关节窝体积、关节窝顶点至SCP距离较偏斜侧大(P㩳0.05)。结论:1.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的双侧髁状突形态和位置不对称性表现较为明显,双侧关节窝的形态和位置不对称性不明显;2.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偏斜侧为形态异常侧,偏斜对侧形态正常;3.骨性Ⅲ类伴下颌偏斜患者双侧髁突-关节窝关系的变化是髁突旋转和形态改建的共同结果。
【关键词】: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颌偏斜 髁突 关节窝 CB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2;R816.98
【目录】:
- 附录3-4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前言9-12
- 材料和方法12-27
- 1 实验材料12-14
- 2 CBCT 拍摄14
- 3 图像处理14-20
- 4 测量项目20-26
- 5 统计分析26-27
- 结果27-41
- 1 颏部偏斜量的测量结果27
- 2 头影测量分析结果27-29
- 3 髁突三维形态的测量分析结果29-30
- 4 髁突三维形态测量的平均值30-32
- 5 髁突三维形态对称性比较结果32-33
- 6 髁突位置分析结果33-35
- 7 髁突位置对称性比较结果35-36
- 8 关节窝形态和位置分析结果36-38
- 9 关节窝形态和位置对称性比较结果38-41
- 讨论41-48
- 1 实验方法的选择41-42
- 2 实验对象的选择42-43
- 3 髁突的改建43-46
- 4 关节窝形态的改建46
- 5 下颌偏斜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系46-47
- 6 不足和展望47-48
- 结论48-49
- 全文总结49-50
- 参考文献50-58
- 综述58-67
- 参考文献63-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晨辉,徐小川;人体颞下颌关节盘抗力结构超微研究[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0年04期
2 王学侠 ,徐宝琪;青少年正畸治疗前颞下颌关节X线表现的年龄和性别差异[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2000年01期
3 ;颞下颌关节外科国际研讨会及颞下颌关节外科继续教育学习班通知[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3期
4 梁星峰,李祖富;调鉭治疗颞下颌关节疼痛的临床分析[J];广东牙病防治;2004年01期
5 张雷,霍永力,孙志干,王建华;弹性枢轴鉭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9期
6 许跃,张志光,郑有华;突发性严重绞锁颞下颌关节的压力测量和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7 邓末宏;龙星;李健;蔡恒星;孟庆功;房维;;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2008年01期
8 艾晓武;汤涛;陈璐;;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临床研究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8年04期
9 王鸿玉;;颞下颌关节侧向脱位的复位[J];广东牙病防治;2009年07期
10 岳亚东;李素娟;陈艳丽;;颞下颌关节盘穿孔的外科治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星;;颞下颌关节外科的进展[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刘奕;刘世森;林松杉;;主动咬合法复位颞下颌关节的临床研究[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胡敏;;老年颞下颌关节疾病[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胡敏;孙振宇;尹音;李冬霞;李传兵;田慧颖;;加速度负荷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张志光;;颞下颌关节缺损修复与重建的应用进展[A];第九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高全文;柳春明;宋慧锋;许明火;柴家科;刘灿;;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人工颞下颌关节置换的初步临床应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胡敏;;颞下颌关节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疾患[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傅开元;;正畸和修复治疗中对颞下颌关节问题的判断和处理[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马文盛;;石家庄市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症状相关因素调查[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许跃;周雯燕;张志光;郑有华;;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颞下颌关节上腔流体三维运动仿真[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蒋天放 王刚;帕金森易误诊为颞下颌关节障碍[N];健康报;2013年
2 ;什么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4年
3 彭礼;值得注意的六大古怪症状[N];大众卫生报;2008年
4 ;睡觉磨牙是否蛔虫作怪[N];医药导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雪芬;TLR4/PI3K信号通路在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炎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沈铭;1,25(OH)_2D缺乏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李齐宏;颞下颌关节开口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4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图像融合技术建立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5 陆金标;颞下颌关节盘穿孔外科治疗的临床及影像学研究&病例报告[D];武汉大学;2014年
6 付崇建;下颌和颞下颌关节运动影像和运动轨迹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7 许跃;下颌骨单侧前上牵引力对大鼠颞下颌关节影响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志明;人颞下颌关节滑膜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化与疼痛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9 付崇建;下颌和颞下颌关节运动影像和运动轨迹的建立及临床初步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1年
10 张渊;量化的咬合接触与颞下颌关节应力关系的生物力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庆亭;PI3K/Akt信号通路在TNF-α诱导的大鼠颞下颌关节滑膜炎模型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永辉;健康青年人颞下颌关节结构的MRI与CBCT测量分析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虎;颞下颌关节弹响与单侧第二磨牙正锁(牙合)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4 孙明旭;大张口状态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D];青岛大学;2015年
5 朗么磋;单侧后牙反(牙合)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的CBCT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5年
6 崔燕;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颞下颌关节的锥形束CT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张文霞;细胞松弛素B及单轴拉伸应力对山羊颞下颌关节盘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8 李燕梅;山羊颞下颌关节盘及细胞自组装基体的生物力学性能分析[D];兰州大学;2016年
9 杨智惠;伴有或不伴有下颌偏斜的骨性Ⅲ类成人患者颞下颌关节形态和位置的CBCT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10 廖云阳;放疗对兔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影响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3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55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