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的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效果影像学评价
本文关键词: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的磨牙拔牙位点保存效果影像学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拔牙 间隙保持 牙槽骨质丢失 生物相容性材料 磨牙
【摘要】:目的:与自然愈合比较,观察存在骨缺损的磨牙拔牙同期植入去蛋白牛骨基质(Bio-Oss湟)并覆盖可吸收胶原膜(Bio-Gide湟)愈合6个月后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方法:16名患者共18颗因牙周病变拔除的磨牙纳入本研究,分为对照组(牙齿拔除后自然愈合组)和试验组(应用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拔牙位点保存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和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检查,通过根尖片和CBCT测量评价术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试验组中央和远中颊侧的牙槽骨高度分别增加2.90 mm和1.45 mm,而对照组中央和远中颊侧的牙槽骨高度分别降低1.00 mm和1.45 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骨宽度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骨缺损的磨牙应用去蛋白牛骨基质与可吸收胶原膜进行拔牙位点保存,可明显增加颊侧牙槽骨高度和牙槽嵴顶根方1 mm和4 mm处牙槽骨宽度。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牙周科;
【关键词】: 拔牙 间隙保持 牙槽骨质丢失 生物相容性材料 磨牙
【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金(2011-4025-04)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2-45)资助~~
【分类号】:R782.11
【正文快照】: △Corresponding auther’s e-mail,huwenjie@pkuss.bjmu.edu.cn良好的牙槽嵴和牙龈解剖形态的保存或重建是修复体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和长期成功的先决条件。牙齿拔除后,在拔牙窝愈合过程中所发生的或在拔牙之前已经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牙槽骨吸收,会造成种植治疗时出现骨量不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华;;短种植体及其临床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14年03期
2 黄其翼;黄盛兴;;上颌窦底解剖形态研究进展[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6期
3 李蓓;王瑶;李钧;;利用解剖参照点在不同锥形束CT中定位同一位点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4年04期
4 林凯申;杨P;王远勤;张丽丽;黄娜;林炬;;上颌美学区早期种植修复临床初探[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9期
5 杜瑞钿;刘森庆;耿发云;李红文;;早期应用卵圆形桥体成形缺牙区软组织形态的临床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7期
6 赵旭;邸萍;林野;李健慧;邱立新;罗佳;崔宏燕;;“All-on-4”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初步临床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5期
7 王俭;王立军;刘克礼;王晓玲;顾晓明;;非埋入式不植骨上颌窦提升牙种植术的临床效果[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10期
8 张新;刘艳丽;;控制牙周炎对拔牙后牙槽嵴高度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15期
9 林培;郑定国;陈永辉;;个性化基台及牙龈瓷修复在美学种植上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张磊;黄辉;张林;杨建;张亨国;刘向辉;;牙周病患者拔牙后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迪;RGD短肽修饰壳聚糖作为钛表面hBMP-2cDNA基因载体表达效率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乐;即刻种植后牙槽嵴骨改建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张薷文;纯钛表面氨基等离子体改性对MG-63细胞成骨特性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4年
3 黄伟;前牙区软组织自我修复效果的实验测量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4 刘椺;拔牙后位点保存的临床及组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5 张洋;上颌窦底内提升同期不植骨种植术的临床疗效观察[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6 林臻彦;CAD/CAM种植牙导板在上前牙区种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D];遵义医学院;2014年
7 叶彬;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近期美学评价[D];遵义医学院;2014年
8 卿玲;上颌窦解剖结构及形态的锥形束CT影像学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连珊;牙槽嵴位点保存的动物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10 孙婷;ITI短种植体在后牙区临床病例1~7年回顾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伟;杨小民;李铮;尹明平;沈志浩;廖楚航;;可吸收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应用的超微结构及生物力学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5928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59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