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美学区的CBCT测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正畸美学区的CBCT测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正畸美学区 锥形束CT 牙槽骨 切牙位置 唇部软组织
【摘要】:目的探究正畸美学区,包括面下1/3前牙区牙槽骨、切牙位置以及唇部软组织在不同矢状面型、年龄及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间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12~50岁汉族人,根据不同矢状骨面型、性别和年龄分组。根据头影测量ANB的角度分为3组:骨性Ⅰ类(1°ANB≤5°,23例,38.3%),骨性Ⅱ类(ANB5°,18例,30%),骨性Ⅲ类(ANB≤1°,19例,31.7%);根据性别分组:女性41例(68.3%),男性19例(31.7%);根据年龄分组:青少年组12~19岁22例(36.7%),青年组20~29岁20例(33.3%),中年组30~50岁18例(30%)。分别进行锥形束CT(CBCT)测量分析。骨性分组以及年龄分组采用方差检验和多个独立样本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性别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不同矢状骨面型之间,骨性Ⅱ类患者前牙区牙槽骨及切牙过度萌出,骨性Ⅲ类患者下唇缘点的唇厚度最小;2不同性别之间,骨和软组织的各项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3随年龄增长,切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切牙的位置以及唇部软组织变化明显,而牙槽骨的宽度和骨皮质厚度基本稳定。结论正畸美学区在不同的矢状面型、性别和年龄间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指导临床决策。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山东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正畸美学区 锥形束CT 牙槽骨 切牙位置 唇部软组织
【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12G0021834)
【分类号】:R783.5
【正文快照】: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7.1390.R.20141223.2017.002.html口颌系统的功能、稳定和美观是正畸治疗的主要目标。颌面部软组织的协调,尤其是面下1/3区域(鼻下点至颏下点),与颜面的美观紧密相连[1]。在社会交际过程中,笑容所表现的不可估量的效应也主要依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敏;不同生长型人群下颌磨牙区牙槽骨形态的CBCT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蕾;种植体不同植入角度和不同骨皮质厚度对其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泸州医学院;2011年
2 郑义;载荷骨量影响微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3 许志强;钛合金/不锈钢微植体支抗稳定性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4 王红;新型颧弓骨折内固定器的模拟设计及生物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5 边翔;Nance弓和TPA拉尖牙远移后支抗效果的三维评价[D];辽宁医学院;2012年
6 林保君;不同载荷作用下颧骨微钛板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弘;刘洪臣;顾晓明;寻春雷;王立军;;微型种植钉增强正畸支抗的临床稳定性研究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义凯,余玲;下颌乳中切牙诞生牙1例报告[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S1期
2 田银华,周梦凌,闫宏利;恒切牙反牙合的预后[J];黑龙江医学;2000年01期
3 戴杰;陈申国;赵相相;;下颌5颗切牙1例[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02期
4 孙伟,周力,白丁,赵美英;切牙腭(舌)向移动“后界标志”的确定[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5 彭东;陈杰;周锋华;王学辉;;上颌右侧正切牙的雕刻方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黄迅雷,俞能芝;下颌三切牙患者的矫治[J];广东牙病防治;2003年01期
7 宋殿华,甄文芳,李丙恒,尹英玉,王立华;切牙切缘非咀嚼性磨损的分布特点的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8 汪郁;沈姝;;正畸与颌骨手术联合治疗儿童翻转180°舌侧窝在唇侧埋伏切牙[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9 陈静;400颗脱位恒切牙再植愈合中并发症的诊断[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4期
10 周蕾;王秀荣;;乳切牙过度磨损1例报道[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郁;郑光;李健君;;正畸与颌骨手术联合治疗儿童翻转180°舌侧窝在唇侧的埋伏切牙[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刘辉;王强;朱峰;罗平平;刘天麟;韦晓玲;汪丽丽;;过量氟对大鼠切牙bFGF表达的影响[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于鑫伟;高承志;;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族、汉族人群之间的切牙形态、牙弓形态及面型特征观察[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倪雪岩;黄洋;高野吉郎;内田窿;;环磷酰胺引起大鼠切牙牙釉质蛋白向牙髓侧扩散及诱导硬组织新生[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全国口腔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元德;小儿牙齿生长误区种种[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伟;正常(牙合)人切牙区颌骨形态结构的测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曲幸辉;下颌先天性缺失一颗恒切牙患者的牙颌面形态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李爱霞;后牙咬合高点导致切牙咬合升高程度的初步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4 张先跃;拔牙矫治内收前牙引起的切牙唇倾度与突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刘杰;两种不同VTO分析方法的比较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6 张慧;氟斑牙祛色剂对牙体的安全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94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694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