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稳定性:材料降解与新骨形成
本文关键词: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稳定性:材料降解与新骨形成
更多相关文章: 组织工程 支架 骨移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 支架材料 生物降解 植骨稳定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背景: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骨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想材料的生物降解速度应与新骨替代生成速度一致,最终材料完全降解被新骨取代,以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目的:综述现有不同类型支架材料的降解及其与新骨形成的关系。方法:由第一作者从Pub 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中,以"tissue engineering bone,composite scaffold,scaffold degradation;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生物降解"为主题词检索199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发表的文献,选择与支架材料降解及其与新骨形成关系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已有多种有机、无机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作为支架材料,近年来重点是对无机材料及有机-无机材料复合物开展研究。体内外实验结果表明,各类材料具备不同的特性且各有优劣。有机材料降解速率相对较慢,无机材料虽能完全降解,但机械性能不够,对于复合材料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支架 骨移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 支架材料 生物降解 植骨稳定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70989):正畸扩弓促进牙槽突裂组织工程骨修复稳定性及邻牙移入的可行性研究~~
【分类号】:R783.1
【正文快照】: 0引言Introduction主要有聚乳酸、乙醇酸,两者的共聚物聚乳酸-乙醇酸唇腭裂是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近20年间其发病共聚物及聚己内酯,其降解机制为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率在世界范围内有上升趋势,人群中的发病率在两类,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降解速率的差别并不大,并1/700-1/2 50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迪炎,陈海龙;先天性唇腭裂治疗现状[J];实用医药杂志;2003年01期
2 毛萌;朱军;;出生缺陷监测研究现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诚;赵宇;;先天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0年12期
2 修新红;王晓明;陈玉华;;青岛地区围产儿先天缺陷二级预防现状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7期
3 王明波;冯庆玲;;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壳聚糖复式微球缓释蛋白[J];复合材料学报;2011年05期
4 韦宝伟;刘布鸣;;聚乳酸乙醇酸的生物降解和安全性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2年04期
5 何春燕;张高东;张华;周晓军;肖年;王岚;蒋秋静;周文正;;重庆市部分地区2009~2011年度出生缺陷人群监测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2年25期
6 蔡晶;杨菁;;导致出生缺陷的环境因素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2年05期
7 蒋涛;杨建丽;杨芩;包巧云;;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年06期
8 韶青华;陈振琦;;牙槽突裂植骨与颌骨生长发育的关系[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年01期
9 苗青;刘鹏;丰波;;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研究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鲁小华;;荆州市出生缺陷监测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生物降解聚酯作为抗癌药物和基因载体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素缓释支架在猪心肌血运重建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3 邹明晖;枝化状PEG交联去细胞瓣复合材料研制及力学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岳鑫业;聚乙二醇-聚酯-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三嵌段共聚物纳米粒基因载体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洪涛;HGF基因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联合Fn预涂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蒲渝;改性胶原支架组织工程化脊髓修复成年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7 王一帆;可降解内支架结肠吻合技术及其在特殊腹腔环境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8 高瞻;基于细胞膜片技术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9 赵健;复合bFGF的PCL/PLGA肝素化支架在心肌血运重建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近;可生物降解载药微球的制备和释药动力学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诚;幼犬单侧牙槽突裂隙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唐银科;MTHFR基因多态性及补充叶酸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刘学华;249例出生缺陷儿发病情况与发病因素的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吴年强;一种可生物降解温敏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旭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吗啡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试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6 贺强;新型无支架猪主动脉瓣的体外流体力学测试[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祝磊;五倍子牙周缓释凝胶的研制及体外实验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李f 晔;BCNU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脑靶向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9 梁香丽;胸腺素β4-PLGA微球眼用制剂的研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刘庆晓;盐酸多西环素原位凝胶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冰,王晴;个体化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9年03期
2 房伯君,赵永康;单侧唇腭裂修复术对上颌骨及面部软组织发育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3 谢永建,段玉贵,王大为,朱双林,卢新华;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软组织侧貌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4 何勇,徐慧芬,郑谦,廖小宜,徐丽蓉,郑艳;腭裂手术和鼓室置管对中耳功能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5 何勇,徐慧芬,郑谦,王涛;翼钩凿断和板间切开对中耳功能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6 石冰,龙洁,王晴,乔鞠;两种常用唇裂修复术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对比研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年02期
7 张永福;唇裂鼻畸形的矫正[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5年02期
8 周正炎,,丁国伟;腭裂伴发牙颌畸形正颌治疗的述评[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6年01期
9 张国志,孙晋虎;关于唇腭裂手术年龄问题的现代争议[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8年01期
10 平飞云,陈军,严奉国;复合人工骨修复腭裂腭板缺损[J];口腔医学;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鹏,许建中;动力性三维培养大尺寸组织工程骨的方法学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5期
2 严孟宁;汤亭亭;戴戎;周新社;岳冰;郁朝锋;楼觉人;;压缩冲击对骨形成蛋白2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骨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02期
3 杜毅;王其宝;孙兰英;宫作德;;肌肉和脂肪组织工程骨中Ⅰ型胶原的表达[J];现代预防医学;2007年21期
4 江汕;刘勇;王秋实;赵培冉;穆天旺;王|;覃俊君;陈思圆;裴国献;;组织工程骨神经化构建及其修复兔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5 饶燕刚;田卫东;;组织工程骨培养的分子机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6 雷万军;李秉哲;曹谊林;Karl Ulrich Kainero;彭淑鸽;崔磊;周宁生;;组织工程骨和外科人工植入物的仿生技术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14期
7 梁军;曹红彬;辛景义;;辛伐他汀组织工程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天津医药;2012年08期
8 张利难;冯瑞铮;张宝林;;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23期
9 年争好;孙凯;李瑞欣;李晖;;组织工程骨研究背景与进展[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3年05期
10 胡颖,王小平,余优成;组织工程骨的研究及应用现状[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忠;张西正;李志宏;;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策略及存在的问题(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邓力;杨志明;智伟;解慧琪;罗静聪;李秀群;刘天庆;宋克东;;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构建组织工程骨[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马全美;田晓红;柏树令;;组织工程骨膜的研究进展[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槐卿;周江;唐戎;周大利;;骨髓基质细胞和内皮细胞联合种植构造组织工程骨的初步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宋克东;刘天庆;李香琴;葛丹;孙相玉;马学虎;崔占峰;;新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内三维组织工程骨的构建[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6 何大为;金岩;;水凝胶、陶瓷类材料以及生长因子的复合对组织工程骨的影响[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罗晓中;杨志明;邓力;李秀群;;低温保存的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8 李欣;黄国英;崔艾萍;;组织工程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手术配合[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9 连辉;柏树令;田晓红;佟浩;;组织工程骨血管化策略研究现状[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开刚;曾炳芳;张长青;;小肠粘膜下层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骨膜成骨的血管化超微结构观察[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锐;我国组织工程骨应用研究获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邹争春 刘苹 记者 赵雪;我科学家解决组织工程骨血液循环障碍国际难题[N];科技日报;2011年
3 熊艳;用组织工程骨替代缺损肋骨[N];中国医药报;2000年
4 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彭萍;下颌骨再造者成功植牙[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佳;双基因修饰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其成骨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解芳;构建同种异体组织工程骨及修复犬颅骨临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马东洋;基于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无外支架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罗晓中;组织工程骨低温保存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罗飞;模拟微重力生物反应器制备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6 邓天政;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组织的构建及体内外形态学观察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常正奇;富含功能蛋白的冻干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成骨效果与成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8 吴骁伟;不同血管化策略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陈学忠;力学环境下组织工程骨的构建与动态培养[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彭浩;兔BMSCs和纳米仿生支架构建功能性管状组织工程骨[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升勇;基于形函数控制的组织工程骨架孔隙分布结构实体建模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张弓;多基因修饰组织工程骨中其基因表达时限的检测[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勇;组织工程骨血管神经化构建的早期观察[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4 穆天旺;血管束、感觉神经束植入构建组织工程骨血管神经化的早期形态学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5 拓振合;应用组织工程骨膜及其脱蛋白骨辅助支架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D];兰州大学;2014年
6 吴治林;个体化组织工程骨修复人长骨缺损的回顾性对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7 施洪臣;骨胶原凝胶制备及与细胞—微球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8 刘杰;组织工程骨修复长骨缺损实验与临床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靳慧勇;用于组织工程骨成骨机制研究的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10 孙兰英;体内组织工程骨骨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98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698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