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金属托槽与聚合瓷粘结效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21 06:17
本文关键词: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金属托槽与聚合瓷粘结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下正畸金属托槽与聚合瓷表面的粘结效果,通过测定聚合瓷与正畸金属托槽之间剪切强度的大小,分析探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对二者间粘结强度的影响和正畸托槽去除后聚合瓷表面破损率的差异以及聚合瓷表面微结构在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下的差异。方法:制作聚合瓷试件块40个并根据表面处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B、C、D、E五组。A:表面无特殊处理,B:9.6%的氢氟酸凝胶酸蚀,C:9.6%的氢氟酸凝胶酸蚀后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D:35%的磷酸凝胶酸蚀,E:35%的磷酸凝胶酸蚀后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使用正畸临床常用光固化粘结剂(Transbond XT)将正畸金属托槽粘结于处理后的聚合瓷试件表面,金属托槽粘结10分钟后将试件置入37℃恒温水浴箱内24h,随后进行冷热水温度循环500次(5℃-55℃),完成后取出试件测量抗剪切强度,并统计剪切后试件块表面材料破损情况及粘结剂残留指数(ARI)。结果:表面无特殊处理组抗剪切强度值最低(3.24MPa),单独使用磷酸酸蚀组的剪切强度次之(4.17MPa);单独使用氢氟酸酸蚀处理组的抗剪切强度值(7.24MPa)稍高于磷酸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处理组(6.84MPa),但经氢氟酸酸蚀后的聚合瓷表面去粘结后瓷折裂增加;氢氟酸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组抗剪切强度值最高(10.78MPa),且瓷折裂率最高。每组实验结果与其它四组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除表面无特殊处理组及单独使用35%磷酸凝胶酸蚀处理组外其它三组处理方式处理聚合瓷表面均可达到临床正畸所需的有效粘结强度;表面联合涂布硅烷偶联剂能使粘结强度大幅度增加,但与此同时,聚合瓷材料本身折裂率也显著升高。临床推荐使用磷酸联合使用硅烷偶联剂,因此种表面处理方式既可达到临床所需有效粘结强度又可在去粘结后降低聚合瓷破损率。
【关键词】:聚合瓷 正畸金属托槽 表面处理 抗剪切强度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3.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缩略表8-9
- 第1章 绪论9-11
- 第2章 器材和方法11-16
- 2.1 主要实验仪器11
- 2.2 主要实验材料11-12
- 2.3 实验方法12-15
- 2.3.1 实验模具的制作12
- 2.3.2 聚合瓷填充12-13
- 2.3.3 聚合瓷试件表面处理13
- 2.3.4 金属托槽的粘结13
- 2.3.5 370C水浴及冷热循环13-14
- 2.3.6 记录去粘结后粘结剂残留情况14
- 2.3.7 扫描电镜观察微结构14
- 2.3.8 扫描电镜观察微结构14-15
- 2.4 数据分析15-16
- 第3章 结果16-23
- 3.1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下的抗剪切强度结果16-18
- 3.2 观察粘结界面的破坏形式18-19
- 3.3 记录和分析去粘结后各组的ARI指数19
- 3.4 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表面处理方式下聚合瓷的微观形态19-23
- 3.4.1 扫描电镜放大300倍20
- 3.4.2 扫描电镜放大500倍20-21
- 3.4.3 扫描电镜放大1000倍21-23
- 第4章 讨论23-30
- 4.1 聚合瓷的研究与应用23-24
- 4.2 临床不同材料修复体与正畸托槽间的粘结24-26
- 4.3 表面处理方法26-27
- 4.3.1 机械打磨26
- 4.3.2 酸蚀26-27
- 4.3.3 硅烷偶联剂27
- 4.4 正畸粘结剂的选择27-28
- 4.5 抗剪切强度测试方法28
- 4.6 粘结面破坏形式28-30
- 第5章 结论30-31
- 第6章 展望31-32
- 致谢32-33
- 参考文献33-36
- 附图36-37
- 综述37-44
- 参考文献42-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玉;陈东;桑卓;;3种方法表面处理后钯银合金与聚合瓷结合性能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14年04期
2 米宇菁;冯云霞;鲍萍萍;张玲梅;;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金属托槽与瓷面黏结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3年07期
3 周淳;徐珉华;张s,
本文编号:711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711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