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鳞状细胞癌中ALG-2、Alix的表达及其意义
本文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中ALG-2、Alix的表达及其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ALG-蛋白 Alix蛋白
【摘要】: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2(apoptosis-linked gene-2,ALG-2)、Alix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原发性OSCC组织109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22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ALG-2、Alix在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LG-2与Alix在OSCC及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86.2%vs 45.5%、79.8%vs40.9%,P均0.05)。ALG-2与Alix在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7.1%、91.2%、96.3%和68.8%、85.3%、92.6%,二者在高、低分化O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LG-2、Alix表达与OSC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ALG-2与Alix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ALG-2、Alix可作为肿瘤标志物协助诊断、判断OSCC恶性程度的指标,为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癌 ALG-蛋白 Alix蛋白
【分类号】:R739.85
【正文快照】: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术后表现为易复发、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等特点,晚期还可发生远处转移,其发生和转移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肿瘤标志物,提高对该肿瘤发生、发展的认识。凋亡相关基因-2(apop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道峰;曾灿光;林勇斌;侯景辉;朱志华;;凋亡相关基因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癌症;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志华;杨弘;傅剑华;胡yN;马芸;吴秋良;戎铁华;汪道峰;;Survivin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癌症;2007年11期
2 王滋宗;魏煜程;沈毅;杨景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Survivin和Caspase基因表达及其关系[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于振刚;王炳辙;孙开宇;;肺鳞癌中Bcl-2、Bax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J];当代医学;2011年03期
4 刘红菊;陶晓南;白明;周琼;张小菊;尚丹;;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 bcl-2 bax在肺癌中表达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10期
5 韩宝林;李立芳;武阳;;Bax、Livin和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J];天津医药;2012年05期
6 李成继;李敬龙;姚达;;肺癌分子分期的循证医学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佳;垂体瘤海绵窦侵袭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英;Survivin蛋白在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食管癌中表达的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勤 ,陈志伟 ,王丽 ,徐建芳 ,倪灿荣;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表达与其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2年10期
2 王申五,武莎莎;凋亡与肿瘤[J];中华肿瘤杂志;1999年04期
3 王梅,王冰,王晓丽,李明众,莫立平;Survivin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勇;口腔鳞状细胞癌18例病理分析[J];山东医药;2004年26期
2 王雷;高文信;马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3 吴修胤;佟冬冬;张风河;;微小RNA与口腔鳞状细胞癌[J];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011年01期
4 马开宇;马开阳;黎明;代晓明;李逸松;;基于形态学特征提取的人工神经网络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祝慧慧;刘洋;周晶琳;;口腔鳞状细胞癌机制研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年01期
6 杨成;新生血管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扩散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6年06期
7 简卫国,李凌,武培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1998年01期
8 赵世禄;程福强;史繁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07期
9 叶平,蒋泽先,张永福;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P~(53)和P~(21)表达差异[J];实用临床医学;2001年04期
10 安榕榕,傅升,杨文英;脑电图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对脑功能的影响[J];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巍;郭传tx;;口腔鳞状细胞癌延误诊断相关因素的前瞻性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衍昌;李芳;;热休克蛋白60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强;张永福;卓夏阳;贾云香;;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4 僗承翰;林美灄;戴鑓;_5正琪;;发展奈米金结合传统化疗药物以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之协同疗法(英文)[A];2013第七届海峡两岸毒理学研讨会大会手册[C];2013年
5 吴洪儒;刘晓勇;王凤光;汪育苗;;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刘晓勇;吴洪儒;汪育苗;王凤光;;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A];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李明贺;张茹慧;吴国民;;CD44 podoplan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晔;郭传tx;俞光岩;;口腔鳞状细胞癌脂肪酸代谢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9 郭传tx;李羽安;高岩;;口腔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特征再探讨[A];海峡两岸2008口腔癌诊治与修复重建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伟伟;熊学鹏;何三纲;张文峰;;≤40岁年轻女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衣晓峰 乔蕤琳;哈医大二院揭示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金火;Id1和NF-κB亚单位p6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协同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2 崔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3 孙晓菊;环氧合酶-2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关系的初步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4 吴国民;口腔鳞状细胞癌肿瘤干细胞的分选和鉴定[D];吉林大学;2011年
5 董作青;Id-1基因沉默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生长转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晓英;Gadd45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李男男;口腔鳞状细胞癌中CADM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秋旭;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PTEN蛋白表达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9 景捷;TIMPs对口腔鳞状细胞癌β-DG表达特征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春艳;口腔鳞状细胞癌中Apaf-1基因、DAPK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病理学分级及增殖活性的差异[D];江西医学院;2000年
2 张建运;β-连环蛋白及其相关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天津医科大学;2007年
3 殷树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表达的意义[D];青岛大学;2001年
4 李秀;明胶酶及其抑制因子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3年
5 周茜;上皮型钙粘素及相关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杜格非;孟加拉红染色用于早期口腔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筛检的临床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叶平;口腔鳞状细胞癌不同区域的p~53、p~21基因蛋白表达差异及临床意义[D];江西医学院;2000年
8 孙艳芳;桩蛋白(paxillin)在口腔磷状细胞癌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9 蒋宁宁;口腔鳞癌转移与MKK4基因表达的关系及其意义[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吴晓燕;hBD-1和hBD-2在口腔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9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719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