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Spee曲线深度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6 04:32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Spee曲线深度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Spee曲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鄈关系 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摘要】:目的:通过测量大量在校大学生Spee曲线深度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探讨其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m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之间的相关性,为Spee曲线深度在TMD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山东大学在校大学生192名(男生83名,女生109名,19-24周岁,平均年龄22.3周岁),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将样本分为TMD组和正常对照组,并计算TMD组各样本的CMI指数。制取全部样本的上下颌牙列石膏模型,拍摄模型标准化图片后,将其导入AUTOCAD2014中进行分析,分别测量双侧Spee曲线深度并计算均值,运用SPSS17.0软件分析测量结果。结果:(1)TMD发病率与Spee曲线深度之间的相关性:对192名样本根据Spee曲线深度均值的大小,以0.25mm为区间进行分组,并计算各分组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发病率,对各组的发病率进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置信度为0.05水平),在0-2mm的范围内,Spee曲线深度与TMD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r=-0.731),在大于2mm范围内,Spee曲线深度与TMD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0.786)。(2)左右两侧Spee曲线深度差异与TMD之间的相关性:将192名样本依据TMD诊断标准分为TMD组和对照组,对各组内的左右侧Spee曲线深度进行配对样本检验(置信度为0.05水平),结果显示TMD组左右两侧Spee曲线深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左右两侧Spee曲线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109)。(3) Spee曲线深度均值与TMD的相关性:将192名样本根据TMD诊断标准分为TMD组和对照组,计算各样本Spee曲线深度的均值,并对其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置信度为0.05),TMD组均值为2.29±0.92,对照组均值为2.05±0.58,t=1.89,P=0.062,提示两者的Spee曲线均值无显著性差异。(4)CMI指数与双侧Spee曲线深度均值之间的相关性:对65名TMD组样本,计算左右两侧Spee曲线深度均值,对其均值以0.25mm为区间进行分组,对均值在0-2mm和大于2mm范围内的样本对应的CMI指数分别进行pearson检测(置信度为0.05水平),检验结果在0-2mm范围内,n=39,P=0.064,r=0.141,在大于2mm范围时,n=26,P=0.045,r=0.336,提示CMI指数与双侧Spee曲线深度均值在0-2mm时无相关性,在大于2mm时有较弱相关性。(5)CMI指数与双侧Spee曲线深度差异之间的相关性:对65名TMD组样本,计算左右两侧Spee曲线深度差值,取其绝对值,对各样本对应的CMI指数进行pearson检测(置信度为0.05水平),检验结果为P=0.037,r=0.356,提示CMI指数与双侧Spee曲线深度差异有较弱相关性。结论:1.对于在校大学生,TMD的发病率与Spee曲线深度具有相关性,且其深度在2m左右时,TMD的发病率最低。随Spee曲线深度偏离2mm的程度增加,发生TMD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加。2.左右侧Spee曲线深度差异过大可能会导致发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风险增加。3. Spee曲线深度均值的大小和双侧Spee曲线深度差异的大小与CMI指数均无明显相关性,Spee曲线深度对TMD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Spee曲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鄈关系 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82.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1
- 符号说明11-12
- 前言12-15
- 材料和方法15-20
- 结果20-22
- 讨论22-27
- 结论27-28
- 附图表28-33
- 参考文献33-37
- 致谢37-3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38-39
- 附件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毓天昊;张宁;王佟辉;战德松;钟丽芳;;Spee曲线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e,
本文编号:739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73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