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增强CT在诊断口腔癌下颌骨侵犯中的价值:基于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08 07:34

  本文关键词:增强CT在诊断口腔癌下颌骨侵犯中的价值:基于诊断性试验的系统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增强CT 口腔癌 下颌骨 诊断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增强CT诊断口腔癌下颌骨侵犯的诊断效能。方法对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欧洲灰色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重庆维普数据库进行电子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4年1月3日;同时手工检索19种中文口腔医学杂志。两位评价者独立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并提取数据。运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研究,共涉及患者642名,其中7篇研究为前瞻性研究,1篇研究存在低偏倚风险,其余研究的偏倚风险情况不清。Meta分析结果显示:增强CT诊断下颌骨侵犯的合并敏感度(SEN)为0.718,95%可信区间(CI)为0.665~0.767,合并特异度(SPE)为0.909,95%CI为0.872~0.938,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 1,Q*值为0.837 8;增强CT在诊断口腔癌下颌骨骨髓侵犯时,SEN为0.787(0.643~0.893),SPE为0.904(0.790~0.968),AUC为0.949 6,Q*值为0.890 0。Meta回顾显示层厚较低的增强CT诊断效能较高。结论增强CT在诊断口腔癌下颌骨侵犯及下颌骨骨髓侵犯时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SPE较高,适合用于颌骨侵犯的确诊。选择层厚较低的增强CT能够提高诊断效能。
【作者单位】: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增强CT 口腔癌 下颌骨 诊断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基金】:2014年四川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4-SCU11032)
【分类号】:R739.8
【正文快照】: 由于人体口腔所存在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因此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容易侵犯下颌骨[1]。因为下颌骨侵犯与否对于口腔癌的治疗策略及预后有着很大的影响[2],所以治疗开始前检查患者的下颌骨是否受到口腔癌的侵犯已成为临床诊治常规[3]。目前,常用的口腔癌术前检查方法包括CT、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修汉,姚金光,黎淑芳;手术治疗口腔癌48例疗效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肖水生,李颖,贺鸿星;54例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3 孙正,100050,李宁,刘晓勇,100050;螺旋藻对实验性口腔癌预防作用的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4 王学侠,吴洪敏,陶书振,姬广国;口腔癌并发症的治疗及其处理措施[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0年06期

5 杨军,李慧增,孙远,史文进,张从纪;合并糖尿病老年口腔癌的外科治疗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李东,郭发良,李德伦,高国君;口腔癌术后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1例[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7 赵士芳,刘雁鸣,平飞云,胡济安,刘建华;口腔癌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关系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8 李黎,李京花;口腔癌症患者的心理调查与护理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年12期

9 许世成,张军安,张桂荣;自制口腔筒治疗臼后三角区癌[J];陕西肿瘤医学;2001年04期

10 李健;;一种简单的遗传学检测法可以预测口腔癌[J];国外医学情报;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薇;孙莉;谭宁;;人细胞色素P450 2A6基因在口腔癌中表达的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组织学与胚胎学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曹新颖;;口腔癌和癌前病损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贺宇彤;陈万青;张思维;李贺;杨杨;;中国2004~2005年口腔癌死亡分析——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资料分析[A];全国肿瘤流行病学和肿瘤病因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赵士芳;刘雁鸣;何立波;樊立洁;;口腔癌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微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吴煜农;王陈飞;宋晓萌;叶金海;;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状况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6 孙玉娟;孙正;;饮酒与口腔癌临床流行病学现况的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口腔黏膜病暨第五届口腔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李向春;张素欣;段玉芹;;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A];第五届全国中医药免疫学术研讨会——暨环境·免疫与肿瘤防治综合交叉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陈平;;口腔癌治疗规范的思考[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王陈飞;宋晓萌;吴煜农;;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生存质量状况的初步研究[A];第八次全国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志华;曹新颖;;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和癌前病损的研究[A];中华口腔医学会全科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瑞金医院瑞安肿瘤中心 蔡德江;劣质假牙诱发口腔癌[N];健康时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项铮;嚼槟榔真能患口腔癌吗?[N];科技日报;2013年

3 重庆万州 崔键;可怕的口腔癌[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4 ;男人口腔癌的警讯[N];贵州日报;2005年

5 郭成兵;细说口腔癌[N];健康报;2004年

6 健康时特约记者  刘远桥 邹争春;80%口腔癌可以预防[N];健康时报;2006年

7 黄芳;怎样预防口腔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浙江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 黄炜邋宋黎胜 整理;口腔癌与生活方式有关[N];健康报;2007年

9 刘桥斌;台湾口腔癌因槟榔高发?[N];健康时报;2007年

10 李博;上海找到口腔癌治疗新方案[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世斌;蛋白激酶C在口腔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刘华;口腔癌引流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与转移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素欣;不同方式负载抗原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对口腔癌抑瘤作用的体内外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韩波;反义HIF-1α基因转染提高口腔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基础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谢春;化疗后口腔癌手术安全边界确定的临床及病理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陈方淳;肿瘤坏死因子α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7 王丽京;Slit-Robo信号在口腔癌形成中的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林靖雯;口腔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舌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周成军;HIF-1α基因沉默对口腔癌CEACAM1和VEGF-C表达及脉管生成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刘培;沉默Id-1基因对人口腔癌细胞增殖、侵袭、凋亡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大魁;口腔癌与嚼食槟榔相关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杨佳;口腔癌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3 李向春;口腔癌患者手术、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4 刘雁鸣;口腔癌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微血管形成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王丽薇;人细胞色素P450 2A13基因在口腔癌中表达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6 潘海兴;口腔癌患者手术前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8年

7 张维宽;台湾口腔癌治疗及重建的近况[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军;540例口腔癌及口咽癌的临床病例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9 陈伟程;口腔癌患者术后睡眠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张素欣;微波组织凝固治疗口腔癌的细胞学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127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8127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3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