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CBCT评价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增龄性变化

发布时间:2017-09-08 14:41

  本文关键词:CBCT评价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增龄性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下颌第一恒磨牙 牙釉质 牙本质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增龄性变化。方法收集本院645例患者的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资料,分为6~15岁、15~25岁、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65~82岁7个年龄段,测量牙釉质、牙本质、髓腔高度、髓底、近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远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的厚度。结果各年龄段的远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增龄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的牙釉质厚度、牙本质厚度、髓腔高度、髓底厚度和近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厚度存在明显的增龄性变化,在远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厚度无明显的增龄性变化。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上清寺院区牙体牙髓科;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下颌第一恒磨牙 牙釉质 牙本质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12jjA10072)
【分类号】:R781;R816.98
【正文快照】: 牙体牙髓科,重庆401147;3.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147;4.重庆市高校市级口腔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重庆401147)随着年龄的增长,因存在硬组织的磨耗、继发性牙本质和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等,牙冠的硬组织会产生一定的生理性改变。目前,测量牙体硬组织的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大新;儿童第一恒磨牙拔除后重建咬合关系159例报告[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92年02期

2 侯秋萍;第一恒磨牙早期拔除2例[J];甘肃医药;1994年03期

3 沈素勤,林一南;1389名小学生第一恒磨牙的龋患调查[J];北京口腔医学;1997年04期

4 金巧霞;第一恒磨牙早期拔除的探讨(附51例)[J];浙江实用医学;1997年01期

5 李森,陈传俊,陆建华;牵引青少年第二恒磨牙近中移位替代早失的第一恒磨牙报告[J];安徽医学;1999年01期

6 黄子安;儿童第一恒磨牙拔除后第二恒磨牙前移的临床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7 王改玲,景向东;拔除第一恒磨牙的矫治体会[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8 赵红兵;拔除第一恒磨牙后对第二恒磨牙前移的观察[J];成都医药;2002年05期

9 马树泽,田香;青少年第一恒磨牙拔除时机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03年03期

10 张厚兰,高聘金,闫岩;枣庄市城乡中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患状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存晖;陈杰;刘新强;;拔除第一恒磨牙的临床矫治体会——附8例临床病例分析[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2 李先梅;;对120例第一恒磨牙龋病的发生率、病因及预防的探讨[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3 潘乙怀;;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根管治疗临床体会[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顾永春;;X线投射角度对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诊断的影响[A];全国第八次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甘宝霞;孙丹阳;金学慧;;正畸减数第一恒磨牙的矫治体会[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6 甘晓榕;刘玉兰;孙克勤;王小琴;;第一恒磨牙龋病相关因素分析[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7 尉信欣;黄优;;谈六龄齿对人体健康的影响[A];海南省口腔医学会第二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0年

8 梁睿贞;吴友农;;不同医师探寻离体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的可靠性评价[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梁睿贞;吴友农;胡明;;手术显微镜用于探寻上颌第一恒磨牙MB2根管口的诊断性试验研究[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冯波;程敏;蔡家骏;;人胚第一恒磨牙釉质表面超微结构的研究[A];全国第四次牙体牙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萍;儿童换牙异常怎么办[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永春;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变异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于雪;唐山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2 王鹏越;拔除第一恒磨牙正畸病例的初步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3 张菊菊;三种不同加力方式远移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任嘉杰;拔除第一恒磨牙正畸治疗的临床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5 俸莎;中国南宁人和老挝万象人上颌第一恒磨牙解剖形态的比较[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6 方冬冬;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根根管系统解剖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白晓亮;下颌第一恒磨牙舌侧矫治的生物力学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8 胡启慧;第一恒磨牙不同方案正畸治疗后水平向的位置改变及影响因素[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14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814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