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6:41

  本文关键词: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影响的体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早期龋 脱矿牙釉质 再矿化


【摘要】:目的: 本实验通过体外制备人工牙釉质脱矿模型,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SEM)及显微硬度仪,观察及评价不同浓度含硅再矿化液对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效果,并借助能量分散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对经再矿化液处理后的脱矿牙釉质进行釉质表面钙磷比值分析,为临床早期龋的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实验一: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后釉质表面的微观形貌观察 收集因正畸、牙周病拔除的前磨牙、切牙或磨牙共30颗,要求无白斑、无龋坏、无缺损、无裂隙。用高速手机将30颗离体牙截根并保留牙冠部分,再用低速切割机沿牙长轴方向将牙冠分为颊、舌两部分并保留颊侧部分备用。将牙体的颊面预留出约4mm×5mm的开窗区,其余部分用不同颜色的抗酸性指甲油双层封闭。将制备好的标本随机分成5组,分别是A1组:基础再矿化液处理组(含0ppm Si的基础再矿化液)、B1组:含0.5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C1组:含1.0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D1组:含8.0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E1组:含16.0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其中A1组为对照组,B1、C1、D1、E1组均为实验组,每组6个标本。然后将标本置于乳酸凝胶中,开窗区朝上,一周后取出,制备成人工脱矿模型。分别将5组脱矿模型置于5组再矿化液中进行再矿化实验。将脱矿后的标本及再矿化三周后的标本运用SEM进行釉质表面微观形貌的观察。 实验二: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后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测定 标本的前期制备同实验一。将制备好的标本随机分5组,分别为A2组:基础再矿化液处理组、B2组:含0.5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C2组:含1.0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D2组:含8.0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E2组:含16.0ppm Si的再矿化液处理组,其中A2组为对照组,B2、C2、D2、E2组均为实验组,每组5个标本。标本的开窗区釉质表面用金刚砂纸梯度打磨,打磨平整后将标本置于乳酸凝胶中,开窗区朝上,48小时后取出,制备成人工脱矿模型。然后分别将5组脱矿模型置于5组再矿化液中进行再矿化实验。分别测定5组标本实验前、脱矿48小时后及再矿化三周后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Microhardness, MH)。5组标本的显微硬度测定结果使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实验三:含硅再矿化液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后釉质表面的钙磷比值分析 标本的制备同实验一。将标本随机分为2组即:A3、B3组,每组5个标本。然后将2组标本置于乳酸凝胶中,开窗区朝上,48小时后取出,制备成人工脱矿模型。取出后,A3组用基础再矿化液处理,B3组用实验一与实验二中所发现的再矿化效果最好的含硅再矿化液处理,分别将A3组、B3组的脱矿模型置于2组溶液中,三周后取出。干燥后运用EDS分析各组标本釉质表面的钙磷比值,并将钙磷比值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①SEM观察结果:脱矿后,肉眼可见5组标本开窗区均为白垩色,表面无光泽。SEM观察可见标本的釉质表面出现凹陷,釉柱中心被溶解,表面呈现蜂窝状结构,柱间部位相对完整。各组间釉质表面形态无明显差异(见图1)。用不同浓度的含硅再矿化液处理后,肉眼可见釉质表面白垩色改变有所减轻,大部分釉质表面光泽有所恢复。SEM观察可见不同的微观形貌,与对照组相比,所有含硅的再矿化液组都有促进再矿化的作用,其中以D1组的再矿化效果最为显著。在B1-D1组的硅浓度范围内,随着硅浓度的增加脱矿牙釉质的再矿化程度越高,而当硅浓度上升至E1组时,其再矿化程度较D1组有所下降。 ②MH测定结果:再矿化后各组釉质表面的硬度值都有所升高但都未达到实验前硬度值,其中硬度值升高最多的是D2组,其余依次为C2组、E2组、B2组与A2组。A2组与B2组、C2组、D2组、E2组均有明显的差异(P0.01)。D2组与B2组、C2组、E2组均有差异(P0.05)。C2组的硬度值高于B2组、E2组,但它与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2组硬度值略高于B2组,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③EDS测定结果:A3组釉质表面含氧、钙、磷等元素,但不含硅,其中钙磷质量比为Ca/P=1.98±0.57。 B3组釉质表面除了含有氧、钙、磷等元素外还含有硅元素,钙磷质量比为Ca/P=2.28±0.17,明显高于A3组中的钙磷质量比,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硅具有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作用。 ②不同浓度硅促进脱矿牙釉质再矿化的效果不同,当硅浓度为8.0ppm时,再矿化效果最佳。当浓度为0~8.0ppm时再矿化效果呈上升趋势,超过8.0ppm时再矿化效果呈下降趋势。 ③硅能够促进脱矿牙釉质发生再矿化作用可能是由于硅可以促进钙和磷的沉积,,并呈现为一种硅磷酸钙盐复合物。
【关键词】: 早期龋 脱矿牙釉质 再矿化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81.1
【目录】:
  • 中文摘要4-8
  • Abstract8-15
  • 缩略语表15-16
  • 前言16-18
  • 文献综述18-23
  • 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影响的体外研究23-40
  • 引言23-24
  • 实验一: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后釉质表面的微观形貌观察24-30
  • 1 材料24-26
  • 1.1 主要试剂和溶液24-25
  • 1.2 主要仪器设备25-26
  • 2 实验方法26-27
  • 3 结果27-29
  • 4 讨论29-30
  • 实验二:不同浓度硅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后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测定30-35
  • 1 材料30-31
  • 1.1 主要试剂和溶液30-31
  • 1.2 主要仪器设备31
  • 2 实验方法31-32
  • 3 结果32-33
  • 4 讨论33-35
  • 实验三:含硅再矿化液对脱矿牙釉质再矿化后釉质表面的钙磷比值分析35-40
  • 1 材料35-36
  • 1.1 主要试剂和溶液35-36
  • 1.2 主要仪器设备36
  • 2 实验方法36-37
  • 3 结果37-38
  • 4 讨论38-40
  • 全文总结40-41
  • 参考文献41-46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6-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盛;;植入脱矿物质的骨刺激新骨生长[J];国外医学情报;1985年01期

2 马振国,周树夏,刘宝林;部分脱矿异体骨移植的实验[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3 李黎;;氟化物在预防正畸脱矿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年16期

4 顾淑萍,刘正,宋培智;乳杆菌和变链菌的产酸脱矿实验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1年03期

5 李业荣;王大为;;两种局部用氟对预防正畸牙脱矿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06年06期

6 李业荣;王大为;;两种局部用氟对预防正畸牙脱矿的临床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06年03期

7 姚礼红;;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0期

8 李万顺;;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35期

9 亓坤;邹敏;刘蒸;;唾液傅立叶红外检测在青少年正畸牙面脱矿的初步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9年02期

10 罗丽娅;黎红;梁继超;雷晓旭;张慧;彭生诚;梁成文;;离体人氟斑牙脱矿与再矿化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冠华;李燕妮;姚晖;孟卓;连小丽;梁雨;张林朴;万木森;代晓华;石博雅;;OCT检出人离体牙根部早期脱矿的实验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冯岩;尹伟;李雪;范旭;胡德渝;;干燥方法对定量光导荧光系统分析早期脱矿病损的影响[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徐延勇;姚晖;李燕妮;孟卓;连小丽;梁雨;代晓华;万木森;张林朴;石博雅;靳淑凤;;利用OCT图像灰度值定量研究牛恒牙早期人工脱矿[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燕妮;姚晖;王冠华;连小丽;代晓华;张林朴;;脱矿牛牙釉质OCT反射率与矿质损失量的相关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徐延勇;姚晖;李燕妮;连小丽;王冠华;;OCT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牛恒牙早期脱矿的相关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林朴;姚晖;李燕妮;孟卓;连小丽;姚晓天;王冠华;刘铁根;代晓华;梁雨;万木森;;充填体底壁人工酸蚀脱矿模型的OCT扫描成像观察[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振国;部分脱矿异体骨移植的系列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1年

2 刘燕;脱矿牙本质—树脂混合层的引导组织再矿化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燕;脱矿牙本质-树脂混合层的引导组织再矿化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春华;CPP-ACP对釉质早期脱矿与再矿化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成;渗透疗法治疗脱矿牙齿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李罡;CPPs影响人牙脱矿及再矿化作用的体外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鲍玮玮;护牙素和氟化物预防正畸牙面脱矿的体外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4 陈怡;纳米尺寸无定形磷酸钙修复脱矿牙本质对其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5 张兆德;表面封闭法预防粘接托槽牙面脱矿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蔡晨星;婴幼儿龋危险因素初探及釉质脱矿与再矿化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7 王琪;脉冲CO_2激光与38%氟化氨银对人牙本质抗脱矿的联合效应[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8 徐延勇;基于光学CT技术的牛牙釉质早期脱矿定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徐帅;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保护脱矿牙本质基质的相关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

10 王建明;利用无定形磷酸钙修复脱矿牙本质[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61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861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