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上海市松江区结核病时空传播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4:16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松江区结核病时空传播规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空间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空间扫描统计量 时空扫描 空间聚集性 基因分型 MIRU-VNTR 北京株 流动人口


【摘要】: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有近1/3(约20亿)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每年新发结核病患者约940万,现患病例1400万[1]。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2010年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499万,其中传染性(菌阳)肺结核患者129万;WHO估计我国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约130万。我国结核病疫情呈现出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区域患病率差异大、农村疫情高于城市、中青年患病多等特点,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病人数居全球第二。随着TB/HIV双重感染及流动人口TB的不断增多,结核病的防治工作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正确认识结核病的传播规律对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结核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结核病具有潜隐感染等特点,使人们对其传播流行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全面。国内外学者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始应用分子流行病学、空间流行病学等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结核病传播规律的研究。 本研究以上海市松江区为研究现场,采用空间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与现场流行病学相结合的方法,对2006-2011年松江区新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进行研究。通过对松江区结核病流行现状的描述性研究,掌握松江区结核病疫情状况。运用空间流行病学中的时空扫描统计量方法,获得松江区本地人口和流动人口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特征,找出聚集区域,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菌阳肺结核患者聚集的危险因素。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运用16位点结核分枝杆菌散在分布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IRU-VNTR)基因分型技术鉴定结核分枝杆菌的成簇性,计算成簇率,了解近期传播情况。通过比较成簇和非成簇病例人口学、临床治疗等特征,探讨影响结核病近期传播的危险因素。通过对成簇病例的追踪调查及空间聚集性分析,进一步深入探讨结核病的时空传播规律,为松江区结核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研究方法和结果如下: 1.结核病患者分布的描述性研究 研究对象为松江区2006-2011年新登记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2916例,其中本地病例901例,流动病例2015例。其中菌阳(痰涂片阳性和/或痰培养阳性)1545例(52.98%),包括481例本地菌阳病例和1064例流动菌阳病例。2006年~2011年松江区本地肺结核病人的新登记率较为稳定,而流动病人的新登记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2.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结核病时空聚集性 本研究运用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统计学方法,通过单纯空间扫描统计量和时空扫描统计量,对松江区结核病的时空聚集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松江区肺结核的分布呈非随机分布,而是具有一定的时空聚集性。 单纯空间扫描统计量显示,全部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及全部菌阳病例均在车墩镇聚集;本地活动性肺结核病例及本地菌阳病例的空间聚集区都集中在西南部的五个街道/镇(新浜、石湖荡、小昆山、泖港和永丰);流动病例的聚集区也为车墩镇,流动菌阳病例的空间聚集区为车墩镇、叶榭镇和泖港镇。菌阳病例的聚集区与活动性肺结核病例的聚集区基本一致,且流动病例的空间聚集区与全部病例的空间聚集区重叠,说明松江区肺结核病例空间聚集区的形成主要受流动病例的影响。 时空扫描统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全部病例在2007-2008年存在聚集现象,聚集区域为车墩镇和新桥镇;本地病例于2007-2009年出现时空聚集区(新浜、石湖荡、小昆山、泖港和永丰);而流动病例聚集的时间段和区域与全部病例完全一致,提示2007-2008年为松江区肺结核病聚集的高发年份,肺结核病例的聚集主要受流动病例影响。全部菌阳病例及流动菌阳病例均于2008-2010年在车墩镇出现聚集区,而本地菌阳病例没有出现时空聚集区。提示松江区菌阳肺结核聚集的高发年份为2008-2010年,菌阳病例的聚集同样主要受流动菌阳病例的影响。 松江区东部工业区是流动肺结核病例的聚集区域,西南五镇/街道是本地肺结核病人的聚集区域,松江区结核病防控的工作重点应聚焦于这两个区域。流动人口是结核病聚集的主要因素,应重点关注。 3.结核病空间聚集性影响因素分析 对菌阳肺结核聚集区内外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特征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本地患者来说,农民职业者及就诊延误与空间聚集区形成独立相关;流动患者中,职业为蓝领工人及来源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是形成空间聚集区的危险因素。探讨结核病聚集性分布的影响因素,为流行病学的病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也可对疾病的决策及评价、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卫生资源的配置等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4.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的分布和成簇性分析 对2009年7月-2011年12月分离的615例培养阳性患者的菌株进行16位点的MIRU-VNTR基因型分型,对分型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615株分离株中,454株为唯一菌株,161株为簇菌株,成簇率为26.18%。161个簇菌株成57个簇,每个簇中的菌株数包含2-14株不等。假设基因分型成簇病例代表着近期传播,松江区约百分之十七的结核病例是由近期传播引起的。 分别对本地病例与流动病例的成簇性进行分析发现,57个簇中有22个簇为包含了本地病例和流动病例的混合簇(38.60%),说明本地人群和流动人群之间存在着传播。本地病例的成簇比例为32.37%(56/173),流动病例的成簇比例为23.76%(105/442),本地病例比流动病例更容易成簇(χ2=4.774,P=0.029)。 5.影响结核病近期传播的危险因素分析 对161名成簇患者和454例非成簇患者的人口学、临床特征等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居住在菌阳患者聚集区内的病例更易成簇(OR=1.558,95%CI:1.022-2.375);痰涂片阳性患者更易成簇(OR=1.666,95%%CI:1.087-2.553);感染北京株的病例成簇的风险是非北京株病例的3倍(OR=3.019,95%CI:1.76-5.179); MDR病例成簇的危险性是敏感病例的2.9倍(OR=2.934,95%CI:1.355-6.352)。 6.簇病例传播模式研究。 以MIRU基因分型定义的成簇病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簇患者的流行病学追踪调查发现,57个簇的161名成簇患者中,有7个簇15例患者同簇间彼此存在明确的流行病学联系。簇病例单纯空间扫描统计量分析显示,簇病例在石湖荡镇和新浜镇出现了聚集区(RR=2.32,p=0.035)。簇内患者之间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分散,提示部分患者之间结核病的传播可能由于偶然接触或共同接触了其他未识别的结核病患者所致。以往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有相当比例的结核病传播由偶然接触引起。
【关键词】: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空间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空间扫描统计量 时空扫描 空间聚集性 基因分型 MIRU-VNTR 北京株 流动人口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181.3;R52
【目录】:
  • 常用~.略语4-6
  • 中文摘要6-9
  • Abstract9-12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12-14
  • 结核病的流行现状12
  • 空间流行病学和空间统计学在结核病研究中的应用12-13
  • 分子流行病学在结核病传播规律研究中的应用13-14
  • 第二部分 研究目标14-16
  • 总目标14
  • 具体目标14-15
  • 技术路线15-16
  • 第三部分 基于时空扫描统计量的结核病空间分布规律研究16-35
  • 研究对象和方法16-19
  • 研究结果19-33
  • 讨论33-35
  • 第四部分 基于分子流行病学的结核病传播模式研究35-44
  • 研究对象和方法35-37
  • 结果37-42
  • 讨论42-44
  • 第五部分 总结和政策建议44-46
  • 研究的创新点46
  • 研究的局限性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综述50-60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瑞谦,程绵泉,卢祖洵;区域人口流动与结核病的控制策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年03期

2 端木宏谨;李亮;;防治结核病,需要你、我、他(她)[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5年01期

3 项征国;;让我们为建设一个无结核病的世界而努力[J];医药导报;2006年03期

4 龚志刚;曾建铭;;高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03期

5 姜世闻;徐汉成;李继海;;结核病现状及高等院校结核病控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6年01期

6 花德米;;谈结核病及其控制措施[J];西藏医药杂志;2006年02期

7 陈秀琴;张宏娟;;大连市结核病防治对策实施效果及评价[J];职业与健康;2006年11期

8 贺瑞珍;王兰青;;浅谈农村结核病的防治[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现代结核病控制知识”培训研讨班在京举办[J];中国防痨杂志;2006年04期

10 杨坤云;陈来生;阳泽芳;;健康教育—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风帆[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淑萍;王育忠;;西安地区住院结核病患者分布状况调查[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2 赵英君;宋巍;吕守姣;;沈阳市厂矿结核病控制状况分析[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3 邓成立;;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大会学术报告[C];2001年

4 张子胜;曹光农;;福建省结核病控制督导工作模式探讨[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薛全华;;现代结核病归口管理模式初探[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方小平;赵玉杭;陈韶华;朱国雄;;福州市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研究[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胡达敏;王烨源;;苏州市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与效果[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吴浩;王年保;李丽娟;;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肖东楼;;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战略机遇与可持续发展[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方小平;陈韶华;赵玉杭;朱国雄;;福州市开展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性研究(摘要)[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立新;控制结核病 健康促进要先行[N];健康报;2004年

2 端木宏谨 李亮;你知道如何预防结核病吗[N];健康报;2005年

3 记者杨雪梅;遏制结核病刻不容缓[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李静;市人大、卫生部门有关领导检查结核病防治工作[N];安康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刘洪文 实习记者 向燕 通讯员 黄多;地区开展“结核病防治日”宣传活动[N];阿克苏日报;2007年

6 本报通讯员 吕贵德;政府优惠政策撑起结核病人康复绿荫[N];安阳日报;2006年

7 市政府副市长 高雁卿;推动结核病防治工作快速发展[N];安阳日报;2006年

8 记者 姚庆云;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N];安阳日报;2006年

9 记者 冯小哲;我市安排部署结核病防治工作[N];保定日报;2006年

10 刘锡潼;结核病其实离你并不远[N];北京现代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崇明岛2003~2005年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侯万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结核病防治体系中的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何玲;西医传入中国:结核病案例研究(1900-1967)[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伟炳;农村地区结核病传播机制及主动发现模式的流行病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雷迅;公私医疗合作策略在结核病防治与控制中的机制与效果的循证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6 邓敏;浙江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规模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发病危险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7 吴腾燕;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林辉;重庆市结核病耐药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沈国妙;结核病复发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建;结核患者社会行为因素和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鑫铭;发达国家结核病控制管理对我国的启示[D];江苏大学;2010年

2 黄灿;湖南省结核病防治人员结核病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商勇;新市区结核病控制动态分析及项目运转社会初步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4 陶小伟;1991-2003年武进区居民结核病疫情趋势与疫情预测[D];苏州大学;2005年

5 邓俊平;山西省结核病防治系统人力资源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6 赵凌波;武汉市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实施现状与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焕生;上海市普陀区结核病防治网络架构及运行效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马斌忠;青海省少数民族四县学生结核病防治知识调查及健康促进效果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9 李双;湘潭市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2年

10 郁艳艳;贵州省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策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099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099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