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30 05:08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摘要】: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作为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成为我国现今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湖北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是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唯一的中间宿主,其地理分布与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在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播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湖北钉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北起北纬33°20',南抵北纬22°20',东至东经121°51',西达东经99°04',包含了我国的12个省、市、自治区。生存环境差异较大,对湖北钉螺群体产生了严重的地理隔离,湖北钉螺群体之间发生了遗传分化和变异,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多个地理种型,对日本血吸虫的易感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湖北钉螺种下分型和种群遗传分化的深入研究,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和湖北钉螺的相互作用、钉螺群体扩散机制、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血吸虫病低感染率情况下的主动监测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本研究首先比较了五种常用的基因组抽提方法抽提湖北钉螺基因组并扩增mtDNA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来比较抽提、扩增效果,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适合湖北钉螺大批量抽提扩增的方法,其次,在实验室获得湖北钉螺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出16对特异性引物扩增13个采集点的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并对其序列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截取各地13个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并从中筛选出系统发育信息较好和中等的分子标记,用于后续的群体遗传研究,同时还研究了在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分析中,使用线粒体分子作为标记的群体取样策略,最后通过分析mtDNA细胞色素C氧化酶Ⅱ和脱氧核糖氧化酶亚基3在景观水平上的群体遗传结构探寻中国大陆湖北钉螺不同地理景观群体在分子水平上的特异特征,分析中国大陆不同地理景观与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关系、迁徙和分化。获得结果如下: (1)5种基因组抽提方法都能抽提出湖北钉螺基因组,并能进行mtDNA-COⅡ的PCR扩增,在具体实验中五种方法在实验效果和应用价值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试剂盒方法抽提的基因组抽提精度较高,但使用成本太高,操作易出现人为误差,样本量少、精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多采用这种方法;简化方法抽提试剂简单,操作步骤少,减少了DNA的损失,简便易行,快速经济,保证了所提DNA的完整性和纯度,更适合对大量样品的提取。 (2)本研究获得的12条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长度在15183 kb到15216kb。湖北钉螺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系统发育信息不同,大致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其中COⅠ、ND2、ND5、ND3分类较好,COⅡ、ATP6、ND1、Cytb、ND4次之,而ATP8、ND6、COⅢ、ND4L较差。 (3)湖北钉螺线粒体ND3基因在不同地理群体间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多态性,且并未表现出基因多态性随着样本量的增多而增多;却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在ND3基因的群体遗传研究中的样本量范围应为10-30之间。 (4)基于线粒体ND3基因和COⅡ基因的分子序列特征将我国大陆湖北钉螺群体分为4个主要类群,长江中下游群体、云南和四川高山型群体、广西内陆山丘型群体和福建沿海山丘型群体。
【关键词】:景观遗传学 湖北钉螺 线粒体DNA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184;Q95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0
- 1 景观遗传学概述10-15
- 1.1 定义10-11
- 1.2 与相近学科的比较11
- 1.3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11-12
- 1.4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2-14
- 1.5 景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14-15
- 2 湖北钉螺研究进展15-18
- 2.1 我国湖北钉螺分布类型15-16
- 2.2 湖北钉螺全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16-17
- 2.3 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变异研究17-18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20
- 第二章 湖北钉螺基因组五种抽提方法比较研究20-30
- 2.1 材料与方法20-24
- 2.1.1 实验材料及来源20
- 2.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20-21
- 2.1.3 基因组DNA的提取21-23
- 2.1.4 基因组DNA电泳检测23
- 2.1.5 用分光光度计测样品的OD值和浓度23
- 2.1.6 PCR扩增COⅡ基因并凝胶电泳检测23-24
- 2.1.7 PCR产物拷贝数的测定24
- 2.2 结果24-26
- 2.2.1 各种抽提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及其成本24
- 2.2.2 钉螺基因组DNA的琼脂糖电泳检测24-25
- 2.2.3 PCR产物检测结果25-26
- 2.2.4 不同方法各样本的PCR拷贝数浓度相对值26
- 2.3 分析与讨论26-30
-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湖北钉螺起源分化研究及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的筛选30-52
- 3.1 材料与方法31-35
- 3.1.1 材料31-32
- 3.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32
- 3.1.3 方法32
- 3.1.4 mtDNA扩增及测序32-34
- 3.1.5 序列拼接和组装34
- 3.1.6 生物信息学分析34-35
- 3.1.7 分类准确率的计算35
- 3.1.8 拓扑距离的计算35
- 3.2 结果35-47
- 3.2.1 线粒体DNA的长片段扩增35-36
- 3.2.2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36-40
- 3.2.3 线粒体DNA分子标记系统发育效率分析40-47
- 3.3 分析与讨论47-52
- 第四章 基于MTDNA分子标记的湖北钉螺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取样策略分析52-62
- 4.1 材料与方法52-54
- 4.1.1 实验材料52-53
- 4.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53
- 4.1.3 基因组DNA的提取53-54
- 4.1.4 PCR扩增及测序54
- 4.1.5 序列分析54
- 4.2 结果54-59
- 4.2.1 PCR扩增和测序结果54-55
- 4.2.2 ND3基因序列分析55-56
- 4.2.3 基因序列多态性与样本量关系56-58
- 4.2.4 基因多态性与地理分布的关系58-59
- 4.3 分析与讨论59-62
- 第五章 应用MTDNA-ND3、MTDNA-COⅡ基因序列研究湖北钉螺不同景观群体遗传结构62-88
- 5.1 材料与方法62-65
- 5.1.1 实验材料及来源62-63
- 5.1.2 主要仪器、试剂及耗材63
- 5.1.3 湖北钉螺基因组DNA的提取63-64
- 5.1.4 mtDNA-ND3和COⅡ基因扩增64
- 5.1.5 扩增产物检查64
- 5.1.6 序列纯化及测定64-65
- 5.1.7 数据分析65
- 5.2 结果65-85
- 5.2.1 ND3和COⅡ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65-67
- 5.2.2 各群体中获得2个基因的个体数目67-68
- 5.2.3 ND3基因和COⅡ基因序列各景观群体单倍型的分布68-73
- 5.2.4 基因的群体遗传分析73-81
- 5.2.6 双参数距离分析81-82
- 5.2.7 系统发育树82-84
- 5.2.8 单倍型网络图84-85
- 5.3 分析与讨论85-88
- 第六章 小结88-90
- 参考文献90-98
- 附录:主要仪器和试剂98-100
- 致谢100-10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10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爱华;朱江;陈葵;史全良;李新平;沈颂东;;暗纹东方渶线粒体COⅡ及两侧t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5年06期
2 闫路娜,张德兴;种群微卫星DNA分析中样本量对各种遗传多样性度量指标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4年02期
3 周艺彪;姜庆五;赵根明;韦建国;;中国大陆钉螺螺壳形态性状聚类分析[J];动物分类学报;2006年02期
4 刘月英,楼子康,王耀先,张文珍;钉螺的亚种分化[J];动物分类学报;1981年03期
5 吴冬霞;郝家胜;朱国萍;陈娜;苏成勇;潘鸿春;张小平;;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的线蛱蝶亚科的系统发育[J];动物学研究;2007年01期
6 詹祥江,张正旺,吴爱平,陶玉静;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虹雉属鸟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英文)[J];动物学研究;2003年05期
7 郭晋平,张芸香;景观格局分析空间取样方法及其应用[J];地理科学;2005年05期
8 戴纪刚,吴宇格,魏泓,肖颖彬;一种简单快速制备动物线粒体DNA的方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9 赵茹;程舟;陆伟峰;卢宝荣;;基于分子标记的野生大豆居群遗传多样性估算与取样策略[J];科学通报;2006年09期
10 周艺彪;赵根明;彭文祥;韦建国;姜庆五;;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遗传变异的空间相关分析[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116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11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