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流行病论文 >

2006年辽宁省洪水事件对法定传染病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0 19:17

  本文关键词:2006年辽宁省洪水事件对法定传染病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洪水事件 法定传染病 辽宁 Poisson分布 标化发病比


【摘要】:目的分析2006年辽宁省洪水事件对法定传染病的影响,筛选洪水事件的敏感性法定传染病。方法根据2006年8月1—6日辽宁省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将2006年8月上旬定义为洪水暴露期,将2005、2007年8月上旬和2006年7月下旬定义为对照期,考虑到洪水对传染病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本研究选择滞后期为1~4旬进行滞后效应分析。整理暴露期和对照期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相对危险度,根据相对危险度确定疾病的最佳滞后期,并计算最佳滞后期处的标化发病比。结果经筛选确定此次洪水事件对灾后痢疾、猩红热的发生存在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均为2旬。痢疾、猩红热在各自最佳滞后期处标化发病比及其95%CI分别为1.61(95%CI:1.52~1.72)、0.67(95%CI:0.47~0.92)。结论痢疾、猩红热可能为2006年辽宁省洪水事件的敏感性疾病。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
【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5502)
【分类号】:R181.3
【正文快照】: 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加之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洪涝灾害已成为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并且近些年来呈现上升态势[1]。洪水的发生可以直接导致死亡、伤害,引起灾后传染病流行,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洪水对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继权;张会;韩俊山;;东北地区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淑芬;姜洋;董瑞民;;辽宁省涝灾与涝灾成因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3 高璐;丁国永;姜宝法;;洪水事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3年06期

4 刘彤;闫天池;;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经济损失[J];自然灾害学报;2011年02期

5 王敏;张倩文;袁玉;历丹;安庆玉;;大连市2006—2008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9年23期

6 杨雪梅;白杉;;沈阳市2004—2009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年04期

7 梁凤国;刘和平;万金红;;基于洪灾发生频率的辽宁省汛期分期研究[J];灾害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敏;邹陈;江和文;;对葫芦岛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3期

2 张继权;刘兴朋;周道玮;宋中山;吴晓天;;基于信息矩阵的草原火灾损失风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3 佟志军;张继权;廖晓玉;刘兴朋;;基于GIS的草原火灾风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王东海;钟水新;刘英;李俊;胡开喜;杨帅;张春喜;孙力;高枞亭;;东北暴雨的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5 付丽娟;曹杰;德勒格日玛;;三种气象干旱指标在内蒙古地区的适用性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6 刘剑刚;李永化;张威;高志远;;辽宁省洪涝灾害规律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7 王彦君;王随继;苏腾;;1955-2010年松花江流域不同区段径流量变化影响因素定量评估[J];地理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8 王金莲;胡善风;刘安平;张俊香;;黄山风景区旅游气象灾害防御系统探析——以雷电监测预警系统为例[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9 历丹;张洪轩;刘大鹏;崔为军;;大连市2004—2012年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4年01期

10 廖小华;夏金;赵龙;;湖北十堰降水量的气候特征与旱涝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包玉海;乌兰;额尔德木图;包刚;;草原牧区雪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丰晓君;邹积慧;吴文杰;侯国成;蔡婷;;庄河地区一次大暴雨过程的多因子诊断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蔡新玲;雷向杰;王娜;;陕西气象灾害灾情特征及年景评估[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德萍;董海鹰;黄容;郭丽娜;郝燕;马艳;;青岛环胶州湾地区城市气象灾害分析评估[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闵凡花;夏佰成;刘德;韩余;;重庆地区近45年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6 苏占胜;王学霞;陆晓静;李艳春;;宁夏主要气象灾害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A];S5 全球典型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影响[C];2012年

7 陈彩芹;巩在武;;南京市极端低温风险预测——基于灰色加权马尔可夫模型[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2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3年

8 Huanmiao Xun;Maigeng Zhou;Xiaopeng Qi;Baofa Jiang;Songwang Wang;Qing Guo;Wei Wang;Ruihua Kang;Xin Wang;Wei Ma;;Impacts of Typhoon on Infectious Diarrhea in Guangdong Province,China——A Case study of Typhoon Koppu[A];产业竞争力与创新驱动——2014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正伟;江淮下游典型平原水网地区水循环变异的洪涝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韩晓军;可变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吴晓丹;上海中心城区暴雨积水机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廖力;洪灾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及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曹玮;洪涝灾害的经济影响与防灾减灾能力评估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6 廖力;洪灾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及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7 王灵芝;吉林西部旱涝灾害与土地利用变化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毅彬;上海市气象灾害预警改革研究(2000-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乔淑;温室黄瓜低温冷害保险决策支持系统[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4 张书娟;华东地区高温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红;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黑龙江省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6 孔华;引信离心力驱动有轴垂直转子动态特性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娟;泉州海岸带灾害及防灾减灾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常丽君;我国东北黑土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蒋伟;全球变化背景下辽宁省自然灾害发展趋势[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钟水新;一次东北冷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攀;郭生练;方彬;喻婷;;汛期分期变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验证[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6年06期

2 王琳莉;陈星;;一种新的汛期降水集中期划分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3期

3 冯平;徐向广;李海;;基于模糊集合分析的汛期分期方法及其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4 孙长平,,董蕴辉,尚志宏;东北地区洪灾等级划分与评价[J];东北水利水电;1996年12期

5 孙力,安刚,丁立;中国东北地区夏季旱涝的分析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6 强学民;杨修群;;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J];地球物理学报;2008年05期

7 林玫;吴秀玲;吕元聪;;2002~2006年广西猩红热流行病学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8 周价;黄昕;何华先;张潇;刘爱忠;杨土保;李硕颀;汤学民;谭红专;;洪灾区钩端螺旋体宿主动物及健康人群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2期

9 李宏;;我国的自然灾害及其经济成本研究[J];价格月刊;2010年04期

10 方崇惠;郭生练;段亚辉;杨德进;;应用分形理论划分洪水分期的两种新途径[J];科学通报;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希江,曾光;传染病监测系统评价[J];地方病通报;2005年04期

2 樊学军;孙敏;王志杰;黎明耕;田绿波;牛翠英;;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6年S1期

3 毛兰英;郝广福;斯琴;田文智;郭美荣;李青;王谨婷;朱琳;赵晓芳;彭涛;;内蒙古地区918名外籍师生传染病监测后续管理调查[J];旅行医学科学;2007年04期

4 陈谊;云南省1996年医疗单位的传染病监测报告[J];疾病监测;1998年02期

5 高翔,王志鹏,张红霞,杨俭,杨春梅,李加恒,刘喜梅;1992-1998年某部队法定传染病监测分析[J];甘肃科技;2000年06期

6 张昆照,赵军,吉路,张鹏,金锦扬;江西省1997~1999年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0年12期

7 丛武春,苑德才;陆地边境口岸传染病监测工作发展思路[J];口岸卫生控制;2000年01期

8 毕洪玲,韩帮平,刘军;某区部队1991~1998年传染病发生情况[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2期

9 袁洪福;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 防止疫病的传入传出[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0年05期

10 柴宏森,陈卫军,刘云凯;1995~2000年天津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习坦;;对新传染病的追踪与研究[A];中华预防医学会纪念卫生防疫体系建立50周年暨公共卫生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沈春安;沈衡;;传染病监测的内容范畴途径及信息的应用探讨[A];中南地区第八届流行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黄平;;应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的挑战[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庄伟;冯国栋;徐义洁;李晓龙;王彬;刘淑萍;;浅谈控制传染病方面的能力和经验[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颜平;杨晓华;杨家琦;石鹏;;深港口岸跨境学童传染病检疫防控工作研究[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陆永贵;丁永健;张家祝;陆永昌;张明江;;确定国境卫生检疫监测传染病的原则和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A];全国EID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4年

7 仝振东;陈国水;;移动平均数在传染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张建中;;传染病预警预测与中国生态健康[A];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首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4年

9 庄伟;冯国栋;徐义洁;李晓龙;王彬;刘淑萍;;浅谈控制传染病方面的能力和经验[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3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莫文清;;1994—2003年米轨铁路传染病监测分析(摘要)[A];全国铁路第五届疾病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东 覃卫红;云南加强传染病监测工作[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2 记者 吴泰伟 通讯员 林俊;湖南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联动机制成效显著[N];中国国门时报;2009年

3 记者 杜华斌;加美开发新型实时传染病监测系统[N];科技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海波;为什么传染病越来越多?[N];光明日报;2013年

5 通讯员 周保陶;河口与越南老街就跨境防治传染病达成10项共识[N];红河日报;2014年

6 张建龙 耿毅;山西加强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7 续敏邋潘德观 闫清丽;履行国际义务 强化口岸传染病监控[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胡学锋;加强口岸传染病监测必要性分析[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9 记者 王晓华 通讯员 张建龙 耿毅;我省强化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10 曾传萍邋李微;深粤联手用高科技手段打击伪造健康证[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霍爱梅;区域传染病环境影响因素与输入传播模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2 孙虹;我国南方口岸流行性乙型脑炎和人禽流行性感冒监测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冯佳园;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趋势预测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王婧;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力评估及其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张未寒;传染病监测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4 张小玲;中蒙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情况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2年

5 李芳;湖北省重大传染病疫情现场处理评估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陈宇飞;内蒙古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及健康状况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毕彩霞;1956年至2012年文登市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及预测[D];山东大学;2014年

8 宋晓峰;威海口岸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流行状况调查[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08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liuxingb/1208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4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